一 問卷調查的目的
地理是一門空間觀念很強的學科,地理教學在培養中學生空間思維、空間想象的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針對初二學生的年齡階段、身心發育及知識水平,結合課題研究方向的需要,作此次調查問卷。
二 問卷調查的時間、對象、方法
調查時間:2012年6月中旬。本調查主要采取匿名問卷的調查方式。問卷由本人親自收發,在我校初二年級11班和12班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共發放問卷調查表121份,回收121份,問卷結果具有代表性、真實性。
三 調查問卷的設計
根據調查的目的和對象,初二地理組設計了一份12道選擇題的問卷,其中前十題為單選題,后兩題為多選題。
四 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
1.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
1~3題主要反映的是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的基本認識。第1題中選擇“很喜歡”和“喜歡”的學生占90.1%。初步分析認為,由于地理學科豐富的知識性、趣味性,因此受到多數學生的喜愛,但受地理知識的難易程度、考評方式,部分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等方面的影響,少數學生選擇了不喜歡,作為教師,應積極從多方面查找原因,幫助每一位同學形成愛好地理的良好習慣。第2題中,認為地理“很有用”和“有用”的學生占93.4%,說明學生比較重視地理學科,這是地理學習強勁的動力。從這個結果看,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地理學科所學的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也大有益處。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促進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確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從第3題的選擇中可以看出,學生認為《地球和地圖》最難,《世界地理》部分略難,主要是受年齡結構的影響,缺乏空間想象能力、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填圖、繪圖能力導致的。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優化地理課堂教學,準確把握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認知矛盾的焦點,巧設問題情境,以引導學生通過層層深入,逐步求得結果,掌握思維和解答規律,以達到消除學生學習障礙的目的。
2.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水平
4~9題主要反映的是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水平。從對問卷的分析,可以得出所調查的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水平較低。而每道題中最能反映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選項中一般是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說明男生空間感更強。第4題和第5題學生所答選項較分散,反映出學生在應用地圖和地理思維方法還很薄弱。
從以上六道題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經過兩年的地理學習,學生具備了初步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但對于地圖辨識與區域位置的認定仍存在問題。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多視角、擴散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分析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時都會在頭腦中呈現相應的地圖影像。
3.學生對空間思維能力及其在其他學科中的影響的理解方面
第10題是關于“什么是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調查。選擇“知道”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61.2%;選擇“不知道,沒聽說過”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11.6%;選擇“老師講過,但不太清楚地理”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27.2%。從調查結果看,通過兩年的訓練培養以及地理知識的積累,八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對地理空間思維的建立、對“將要被定位的事物”的時空特征在頭腦中的構建已有成效,但仍有少部分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欠缺,存在學習困難。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仍是地理教學中的一個重點。第11題“哪些學科對地理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幫助較大?”的不定項選擇中,選擇“數學”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65.3%;從調查結果看,大部分學生認為數學學科對于有效地完善學生的空間思維、發掘學生智力、促進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4.怎樣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方面
第12題設計目的是想通過學生的建議,為老師的地理教學提供參考意見。學生的補充內容,經整理如下:一是運用地理模型、地理圖像、多媒體動畫等手段,使地理空間思維培養形象化、直觀化、過程化;二是將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用空間觀點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樹立空間的概念。三是邊玩邊學,培養學習興趣,師生互動,指導識圖的方法。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如何掌握地理空間概念有合理訴求,因此,地理教學中要以“培養興趣、提高能力”為指導思想,轉變傳統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地理知識,形成基本的地圖分析方法,提高地圖空間思維能力,從而破解地理學習的掣肘,幫助學生樹立地理空間概念,掌握地理空間分布,理解地理空間的發展及其影響,培養地理空間思維分析的能力和解決地理區域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