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學美術課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作為新課程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學與傳統的語文、數學課程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尤其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對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美術教學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談一下自己的觀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 中學美術課程 創新意識培養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9-0157-01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靈魂,同時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這同樣適用于中學美術教育教學。在中學階段的美術課上,應當不斷加強對美術教育教學的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一 當前中學美術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我國正大力發展中學素質教育,對教學理念、課程標準以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方法進行了全面的改進與創新,同時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過程中,加大了投資力度。但實踐中因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國內中學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據調查顯示,當前國內很多中學美術教育教學思想相對比較落后,教師依然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思想,照本宣科的現象屢見不鮮;同時,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聽講,因此導致很多學生的作品非常相似,很難體現出個性特點、缺乏創意。中學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與學生缺乏必要的溝通與聯系。模式單一,缺乏創新。比如,當前很多學校仍采用傳統的寫實教學方法,客觀事物與描繪之間沒有差異性,雖然該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中學生自身的寫實能力,卻嚴重影響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同時,中學美術課程教育教學過程中,脫離社會人才需求等問題非常普遍,學校及教育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當前市場的需求,只是按照教學大綱之要求,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因此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非常差。
二 培養中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對當前中學階段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
第一,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建設創新型師資隊伍。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若想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國內中學美術教學現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最重要的是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觀念,建設一支創新型師資隊伍。教師是中學美術教育教學的主導者,因此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與素質,這是實現美術教學觀念創新的關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
第二,以學生為中心,營造創新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課堂交給學生,以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及其主體作用,同時還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以此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各項教學活動均應為學生服務。在中學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不應以師者高高在上,而應俯下身子、放低姿態,將傳統的師道尊嚴轉變成現代的教學相長,以此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創造一種相對自由、民生以及和諧的美術課堂教學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想法通過畫筆有效地表達出來,敢于彰顯自己的個性和觀點。
第三,因材施教,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創新。中學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注意觀察學生創作中的創新火花,展示他們的個性潛能,從而實現自我價值。同時,還可以通過發散性思維,借助已有的知識和信息,對新思維進行組合,以期能夠在此過程中產生新的見解和設計思路。在中學美術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并引導學生在選材、立意以及構思過程中,徹底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拓展他們的發散思維,鼓勵他們大膽創新。
第四,對美術作業進行多元化的設置和評價。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評語的設置,同時將評語與星級有機結合,采用互評與自評相結合的方式對美術作業進行優化設計。針對當前中學美術自身的可視性特點,可通過舉辦校內美術作品展的形式,讓師生對其進行高度的重視和廣泛的參與。中學美術課程教學評價時,教師可讓學生先將自身的作品進行分組,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學生相互點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而且還可以激發他們的主動性,提高他們的美術鑒賞。
三 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新課改背景條件下,要想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我們首先要創設一個充滿創新氣息的課堂教學氛圍,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業,并在此基礎上調動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藍英娜.中學美術教育中創新意識培養的重要性探析[J].教育界,2013(2)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