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應幫助弱勢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為他們堅持體育鍛煉創造條件,鼓勵他們揚長避短,堅持體育運動,得到健康成長。
【關鍵詞】弱勢學生 克服 心理障礙 減緩坡度 揚長避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9-0167-01
中學生對體育活動有兩大類型的心理傾向:一類學生求新好奇的心理比較明顯,自信心非常強,在體育活動中好動、好玩、膽大、什么都敢試,表現欲強,主觀意識和好勝心都很突出,不服輸,可稱其為“強勢”群體;另一類學生身體素質較低,自卑心理較重,缺乏自信心,對體育運動項目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這些同學可稱其為“弱勢”群體。這種心態形成了嚴重的學習障礙,使得這些學生的體育學習更加被動,問題更多,與同學之間的距離拉開得更大,形成惡性循環。情況的危害性不僅如此,因為他們的不良狀態還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關注“弱勢”群體,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進行正常的、有效的體育學習,就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 適當減緩體育訓練的坡度,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分出層次,根據學生的不同素質、興趣、愛好,將學生客觀地分成多個層次組,對不同層次組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特別是針對“弱勢”群體的學生心理弱點,要采取循序漸進的誘導方式來調理,首先考慮如何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和恐懼、嫉妒心理。因此,在教學中應先讓他們從難度很低并且能完成的動作做起,而且是肯定他們每次的動作完成,逐漸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使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勇敢站起來。同時,利用其他同學的幫助、鼓勵,讓他們產生相信他人、相信自己的意識,從而在心理上對周圍環境產生安全感,進而放松心態,完成既定動作。
如我在上“迎面接力賽跑”時,我進行了接力棒交接方法的講解示范和學生分組的練習,當大部分學生已掌握交接棒技術時,便開展小組接力比賽。比賽中我利用語言引到“把棒接穩、好好加油”等,同學們也不知不覺地為“弱勢”的伙伴齊喊“加油”,比賽結束后,我請同學們談談對接力的認識,大家都認識到集體中每個成員都很重要。在這種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體能較弱者、身心有障礙者也能融入到班集體中共同學習,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我成功,我快樂”。
二 滿足弱勢學生的自尊心和進步欲望,鼓勵他們揚長避短,堅持體育運動
渴求進步的愿望得到關注和鼓勵,自己的付出得到收獲,自己的狀態得到進步,這是處于弱勢的學生埋藏在心底的強烈愿望。對于他們,這種需求一旦被滿足,便會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不論是籃球場上一次不算差的遠投、接力賽上一次及時的傳遞,還是在大家談論眾所關注的足球比賽時道出一些鮮為人知的消息,一旦吸引了老師、同學的興趣或贊揚,都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精神激勵,鼓起他們對體育學習和體育運動的信心。抓住“弱勢”學生的這種心理,通過體育活動滿足他們的進步欲望和成就感,就非常有利于學生運動心理的健康發展。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對體育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掌握了學生的上述心態,教師就能做到胸有成竹,積極設計巧妙的教學手段來激勵他們。例如,某學生個子嬌小,體能較弱,在很多體育項目的學習和訓練中都感到困難,成績不佳。體育老師看準了這位學生的弱項是體質條件,而不是體育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于是就大膽地讓她參與到“教師”的行列中來,指導她根據體育項目的特點,嘗試自己備備課、上上課,模擬教師組織一個教學片段,內容和形式不拘一格,讓她自由發揮。這樣就給了她一個奮力飛躍、突破龍門的機會。同學們利用各種學習手段,通過各種途徑主動獲得知識,盡力做好充當“老師”的機會。此時,教師對學生的每次展示都應給予贊賞和鼓勵,使學生的表現欲望得到滿足,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在學校體育運動場上,四組學生正在進行多人踢毽組合比賽。多人踢毽組合不同于日常的個人踢毽,個人踢毽的出色表演需要的主要是技巧,而在多人踢毽比賽中,不但要求每個隊員有好的身手,而且需要他們有默契的配合。在出色的個人技巧與豐富多變的多人配合下同學們都踢出了很多綺麗變換的花樣。只見一個身材嬌小的女同學將迎面飛來的羽毛毽在左腳上踢了一下,使之從頭上向自己的背面飛躍過去,這時,她右腳跟往后一抬,又將毽踢向旁邊的一個同學那里……在現場觀看的人群中爆發出了一陣陣的掌聲。而這個踢毽出色的女生,正是由于我鼓勵她揚長避短、奮力拼搏而樹立了自信心的。如今,她已經是體育場上引人注目的一把好手了。
參考文獻
[1]王博.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J].吉林教育,1987(8)
[2]趙建民.體育運動中心理障礙的診斷極其矯正[J].桂林師范學院學報,2003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