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wǎng)絡培訓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有很多優(yōu)點,通過網(wǎng)絡培訓,不僅使我的工作成績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對教與學的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好地改變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所以,網(wǎng)絡培訓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方式,有著其存在的必要性。
【關鍵詞】網(wǎng)絡培訓 教與學 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7-0046-02
對于教師這個職業(yè),我想,最容易讓人們聯(lián)想到的一句贊譽便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次聽到這句話時,我的心里就驀地一緊:這是一句多么讓人有壓力和動力的話啊!
眾所周知,教師的職責首先是傳道、授業(yè)、解惑,這對教師本身的知識儲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知識儲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師應該有“教”的能力。在我們自己作為學子求學的過程中,也見過很多滿腹經(jīng)綸,但卻訥于言的教師。故而,教師更應該會“教”。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似乎很注重教師的“教”,但明顯少了對學生“學”的高度重視。通過網(wǎng)絡培訓,我聽了很多優(yōu)秀教師和專家的課程,有了很多深刻的體會,特別是對“教”和“學”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對此,我加以理性的思考,將之貫穿到日常教學中,收獲頗多,工作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 “教”和“學”的關系
1.教師自身的“教”和“學”
在我剛入職的時候,有一位老教師給我們做培訓,他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如果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如果想給學生一桶水,教師得有一缸水。這里,有很簡單的一個公式:教>學。
教師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首先自己要有豐富的知識積淀。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各種信息的快速更迭,教師原有的知識可能對新的學生來說是陳舊和不足的,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必須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現(xiàn)在的年青教
師較之過去的老教師,最大的便利之處便是有了網(wǎng)絡這個媒介。網(wǎng)絡之寬、網(wǎng)絡之廣、網(wǎng)絡之浩渺,自不必贅言。我們從其中獲得了前輩人也許究其一生實踐都無法獲得的信息和知識。這對于教師,特別是年青教師盡快、盡可能多地獲取新知識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渠道。
就網(wǎng)絡培訓來說,其具有的可視性、直觀性和快捷性,可以使受訓教師能在短時間內(nèi)與專家,甚至大師級的學者進行交流。通過網(wǎng)絡培訓發(fā)現(xiàn),原來對我來說高高在上、虛無縹緲的大師們居然也這么可愛和樸實,我在一種輕松、愉悅的心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他們的思想和觀點。
對教師來說,通過網(wǎng)絡學習,可以達到“過去的我”與“現(xiàn)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更是為了提高自己、發(fā)展自己、更新自己。所以,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于向實踐學習,更要向更多的前輩和專家學習。
2.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和“學”
這是我們理解最為常規(guī)的教、學關系。如前所說,正是因為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才有了教師的“教”。“教”和“學”應是互動的,應是相輔相成的。有了教師的“教”,才有學生的“學”;同樣,有了學生的“學”,才有了教師進一步的“教”。如果教師只是停留在過去的教學水平上,那么,他很快就會被淘汰。
二 由“教”和“學”的關系所引出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1.尊重和平等對待學生
很多教師將自己高高地“掛”在講臺上,端起了長輩的架子,最后,騎虎難下。其實,每一個學生心中都燃著一把火,都想與親愛的老師親近些,再親近些。每一位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應平等地對待學生。只有學生得到了老師的尊重,他們才會尊重老師,才愿意學習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評價出來的優(yōu)秀教師,不一定是上課最好、科研能力最強的老師,但一定是他們最喜歡、最尊敬的老師。所以,教師首先要尊重和平等對待學生。
2.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榜樣
我的一個女同事,字寫得剛柔并濟、飄逸非凡。大家好奇,問她是不是練過字帖,她說沒有。只是因為初中時她喜歡的一個老師字寫得很好,所以,她總是盼望著上這個老師的課,上課做筆記時,就模仿老師的筆跡寫字。久而久之,字也寫得很漂亮了。
作為一名教師,其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某個年齡階段,教師的形象甚至超過了父母。所以,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關系到學生未來的品德發(fā)展。無數(shù)經(jīng)驗表明,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身教重于言教。俗語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教育學生。
3.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可以說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教師的愛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從而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熱愛可以使教師與學生達到心靈的溝通,使他們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分擔挫折的煩惱。
通過培訓,我懂得了“愛”是一門藝術。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能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每個學生。”教師只有懂得熱愛學生,尊重和信任學生,才會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如果教學中忽略了這種情感的關愛,就等于抽掉了教學的靈魂。只有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chǎn)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4.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目標
我們應切實轉變觀念,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目標,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和多種形式的教學組織活動。只有圍繞“以學為中心”,并將之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教師才能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所求所需都得到較好地滿足。
三 網(wǎng)絡學習的必要性
1.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模式的需要
長期以來,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學生聽和記,這已經(jīng)成為固定的教學模式。然而,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進行教學,而要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開展教學。這種教學必然要打破傳統(tǒng)的傳授式教學模式,而構建適應信息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
通過網(wǎng)絡培訓,我進一步了解了“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多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該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從而形成自己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2.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的需要
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教師要不斷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fā)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而網(wǎng)絡學習就是最佳途徑之一。
同時,知識的快速更新?lián)Q代讓學生接觸到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nèi)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教師不學習怎么能勝任高要求的教學工作?在信息社會,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應具有現(xiàn)代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應掌握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wǎng)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yǎng)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網(wǎng)絡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現(xiàn)代化教學的需要,成為一名高素質的新型教師。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通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干,以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