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應注重聽和說的能力。大學生英語口語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和訓練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目前,在該課程的教學中,發現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提高不明顯,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依托CBI教學理念,以教學內容為中心,對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CBI理論 大學英語 口語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7-0070-02
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一體化發展的進一步擴大,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要求逐漸提高。當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普遍是講解示范性教學,大學生口語能力普遍不高,并且很難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用英語有效地進行溝通。因此,我們應盡快改變原有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來改變這種現狀。
一 理論依據
“內容依托教學法”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西方,簡稱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指依托課程內容進行外語教學,是將學習者和語言教學要掌握的學科內容或學習者感興趣的信息融合在一起的語言教學方法,是一種通過主題或學科內容教學達到外語習得目的的教學理念。Raphan Moser認為,CBI的學生不僅習得了語言本領和專業知識,還學習到了學術成功所必需的技能。在中國,蔡基鋼教授基于CBI理論框架設計了分科英語(Discipline-based English)教學,并詳細探討了大學英語如何實行教學,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成績。袁平華根據Brinton等人的研究,進一步將CBI教學模式總結為由“以內容為重點”的強式教學模式到“以語言為重點”的弱式教學模式系列。
CBI模式作為最為常見的模式之一,它具有以下四個特征:(1)要適應學習者的三方面需求。學習者的語言程度、認知和情感需要必須在教學中的話題、材料和活動中有所體現。(2)核心是主題,即教學是圍繞著教學主題這個進行的,而不僅僅是語言形式。其中,語言交際能力是通過培養綜合素質來提高的。(3)語言材料必須是真實的。教學文本、視頻、音頻等材料應選自學生接觸到、所使用的原汁原味的材料。(4)新信息的涉入。新信息學習應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新舊結合。
二 大學英語口語的現狀
雖然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與前幾年相比有較大的發展,但是大學英語口語的教學質量卻始終不能有很大的提高。由于近些年來高校持續擴招,導致嚴重缺乏大學英語口語教師、大學英語口語課時安排較少、以小班制上課的課程要求得不到滿足、學生使用的口語教材針對性不高、實用性差,再加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口語考試人數不多,得不到相應的重視。上述問題導致了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發展緩慢,學生口語能力下降。事實上,大學英語
屬于基礎教學,但是我國很多高校忽視了這一點,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和高校教學質量都上不去。其中專門開設口語這門課程的也不是很多,即使開設了這門課程,因為由于種種原因,比如學校教學設備不齊全、經費不足、學生興趣不高等,最終導致現在的結果。同時,正是注意到這項不足,本文試圖應用CBI理論構建出一種既能操練學生英語語言技能,又能鍛煉學生積極思辨的教學模式。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大學生其實都想學好口語,渴望擺脫“啞巴英語”的狀態,但是往往力不從心,因為長期以來,學生錯誤的學習方法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根本不知道如何運用有效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因此,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仍然不高。
三 CBI理念在大學英語口語課程中的運用
當今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提高受到限制,主要是不會靈活使用英語詞語,不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CBI理念給大學英語教師口語教學的啟示是,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英語口頭表達和技巧(包括語言的和非語言的規范和要求),還需要幫助和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以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口語練習的內容,理解認識和鍛煉表達能力,做到讓學生有話說、會說并且條理清楚、意思明確清晰。
根據內容教學法的這些核心理念,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聽說課中的運用:
1.主題
運用CBI理念和教學系列模式,大學生英語口語課以老師用英語做報告的技巧為主題,展開實踐,教學目的是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報告的內容包括學術、文化、商務等方面,雖然這些報告的具體內容和目的各不相同,但是它們的基本目的以及演講的基本規范和技巧都是相通的;大學生也有很多機會用英語做報告。他們面對的一般都是由國際友人組成的聽眾,所在場合比較正式。這一切都需要有規范得體的語言能力和語言表達技巧。用英語做報告的目的的實現和技巧的運用自然表現在報告者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上。
2.話題
由于CBI教學理念的目的在于消除存在大多數教育背景下的認為將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學習分離開來的現象,本文認為將CBI理論應用于口語的教學中可以使上述問題得以圓滿解決。話題是基于內容之上從不同側面對主題的探討。也就是說我們要把同一個主題劃分成不同的話題,對各個話題再進行討論學習。以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教材《視聽說教程》第二冊為例,文化主題可以分為Parties、Festivals and holidays和Gestures等不同話題。在聽說課上,教師應針對不同的話題進行充分的準備,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并聯系新舊知識,引導學生對話題進行學習。
3.任務
任務是在語言教學中所開展的與語言學習直接相關的活動。英語口語課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在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法中,不能再機械地強調任務、以任務為中心去培養技能,這樣就會背離原來的初衷。在主題、話題和內容都準備好的前提下,在教學活動中設計不同的任務,引導學生去學習。只有做到任務與內容、任務與話題很好地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完成教材中的課文之外,教師也可以準備些其他的材料來豐富課堂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便于學生們獲取真實的話語和文本,促進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
4.教師加強指導
CBI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但以學生為中心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除了在課堂上的指導外,還可以講座的形式將自己學習英語的經驗傳遞給學生,如定期開辦英語專業四級聽力輔導講座等。英語專業基礎階段的學生,迫切需要提高英語聽說能力。教師可以將提高聽力的好方法教給學生。
5.在探究性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在采用CBI教學法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課堂匯報的模式,在學期開始時給學生布置課堂匯報的內容,讓學生獨自尋找并完成課堂匯報所需要的影音資料,如相關的新聞資訊、電影預告片等。在課堂中反復精聽所選材料,學生設計出思考題讓師生參與,然后作出答案以PPT的形式在課堂上向教師和全班同學展示。這種模式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都很有幫助。
四 結束語
口語教學受限制較大,因此,實施目標教學法必須緊緊圍繞主題進行,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加強師生互動,增強英語口語教學的效果。使用CBI教學理念指導英語口語課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達到學科知識和語言知識學習的雙贏效果。CBI理論下的教學改革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科知識為背景,注重學習過程,注重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注重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實現學科知識和語言能力的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Leaver, B.L. Stryker, S.B.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3):269~275
[3]Short, D. Assessing integrated language and content instruction[J].TESOL Quarterly,1993(4):627~656
[4]蔡基剛.CBI理論框架下的分科英語教學[J].外語教學,2011(5):35~38
[5]唐樹良、張國輝.CBI教學法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0(4):66~68
[6]劉文娟.基于內容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法的C+T+F教學法[J].海外英語,2011(11):186~187
[7]李麗生.SCLT教學模式及其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外語界,2002(4):36~40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