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時代給小學英語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網絡的高速發展引起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發生深刻變革,信息技術從縱橫兩個方面極大地擴展與延伸了教育的空間和時間。本文從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專業知識的學習、教研方式的改變、教學資源的應用四方面淺談了信息時代小學英語教師如何與時俱進,為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時代 小學 英語教師 與時俱進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7-0099-02
近幾十年來,信息技術在全球被廣泛使用,深刻地影響了經濟結構、社會文化和精神文明。2013年1月15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了5.6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2.1%,保持低速增長。網絡的高速發展引起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發生深刻變革,信息技術從縱橫兩個方面極大地擴展與延伸了教育的空間和時間,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是實現終身教育、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必由之路。
網絡為教育提供很多便利的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建設以衛星、電視和互聯網等為載體的遠程開放繼續教育及公共服務平臺,為學習者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學習條件。小學英語教師要緊跟時代,把握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學會順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成為愛用、會用、常用信息技術的“網絡達人”。
一 教學理念更新與時俱進
互聯網的發展打破了知識信息傳遞的狹小空間和單一方式,信息以幾何級的速度增長,知識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以靈活便捷連通的特點和高度的互動性成為實現互動雙向交流的最佳選擇,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擴大了知識的渠道,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一個全新的境界。網絡從根本上改變了社會中的信息分布形態,學生可以輕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將不再是學生唯一可以依靠和求助的“專家”了,這就削弱了教育者的權威性。另一方面,學生從網絡上學到很多新知識,他們往往不滿足接受式的傳統學習模式,希望教師教會他們如何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即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在信息時代,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網絡教學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它和傳統教學、現代教學相比,其特點是信息容量大,傳輸速度快,交互性、滲透性強。網絡教學提倡的學習方法是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學生是知識建構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起著中介作用,是學生達到其學習目標的“工具”之一,對學習的最終結果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學習者本人。英語教師只有廣泛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以及國內外英語教學的先進成果,學會信息技術新理念、掌握新技術、進行新實踐,才能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和技術水平。
二 專業知識學習與時俱進
小學英語教師大部分畢業于師范院校英語專業,任教多年后,在教學方法上都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由于長期面對英語水平遠低于自己的學生,且常用的英語句式、課堂用語有限,隨著時間的流逝,英語老師的英語專業能力在不斷削弱,專業知識也會跟不上時代,這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塊“短板”。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教師應不
斷更新知識結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并能在自己的繼續學習和實際教學之中加以運用。由于網絡的大部分資料是用英語呈現的,網絡為英語教師提供了英語學習交際的良好環境。因此,英語教師要學會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學習外語學科的語言知識、基本技能及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加強自己所教語言材料的儲備能力。網上有許多教育網站、電子圖書館、電子書刊、虛擬圖書館、虛擬軟件庫、新聞組、教育類博客等,教師可以在數以萬計的海量文章中,搜尋自己需要的內容。英語老師還可以登錄英語版網站或國外網站,在瀏覽英語新聞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可以收聽和收看英美等國家英語網絡電視和電臺的在線節目,以提高自己的聽力和理解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英語學習網站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例如,“普特英語聽力網站”提供了豐富的聽力材料,既可在線聽也可下載,還可聲文對照。“滬江英語”、“大耳朵英語網”等都是人氣十足的英語學習網站。教師可以嘗試用MSN和Skype等即時通訊軟件與世界各地講英語的人士進行文字和語音及視頻交流,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交友網站,如“English,baby!”網站,選擇要交的朋友或發布自己的征友廣告,通過電子郵件可以與他們進行交流溝通,這對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很有幫助。
三 教研方式改變與時俱進
傳統的英語教研,離不開學校英語教研組和市、區教師進修學校或教研室。在學校教研組內,英語教師進行共同備課、互相聽課、評課、學習等。進修學校或教研室則在此基礎上開展圍繞某一主題的培訓活動,通過組織教師對理論的研究、課堂的實踐和集體反思,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但由于受組織方式、時間、空間的制約,難以邀請到較高水平的專家,難以讓大部分想發言的教師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教研活動效果對教師的影響有限。教研活動還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教師由于種種原因無法參加,只能望而興嘆;有些教師參加傳統的觀課、評課教研活動后,還想再仔細回味課中的精彩片斷,卻很難達成心愿,只能根據頭腦中的印象和筆記進行不完整的回憶。
通過網絡來改變教研方式能較好地解決上述矛盾。首先,時間地點自由。教師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候,在任何有互聯網的地方進行學習、討論,解決了由于時間問題無法參加教研的難題。智能手機的普及使教師參與研究的時間更加靈活。其次,學習方式自主。教師可以加入教研QQ群,和本地或外地教師、專家進行互動,相互學習。教師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署名或匿名,可以公開發言,也可以個別探討。教師還可以隨時用博客或微博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思考,既便捷又有利于文字的保存和分享。最后,學習內容豐富。教師可以觀看網上課例、微型課等,教師可以建立博客,插入圖片、視頻,把博客變成一個立體的交互空間,成為教師交流教育故事、教學反思、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生活感悟的平臺。教師可以在網上論壇提出問題,向同行請教,也可幫助他人解決問題。“K12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的“英語教學論壇”、“人教論壇”中的“英語教育教學論壇”、“外研社”的論壇都是頗受英語教師歡迎的論壇。網絡已經成為教研的沃土,成為教師成長的搖籃。
四 教學資源應用與時俱進
教學資源是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種可資利用的條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等,可以說,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學的物質都是教學資源。不僅教學媒體是教學資源,教師和學生也是教學資源。互聯網上有海量的英語教學資源,但是質量良莠不齊,多數質量較好的資源是需要付費的,教師急需時往往很難選擇。教材配套的光盤,雖然便捷,有時卻適應不了教師的個性教學要求。
教師應該學會積累教學素材,積極從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源。首先,教師應該了解互聯網各種資源的獲取方法。除了簡單使用搜索引擎外,教師還要學會使用網上文庫、網盤等。例如,小學英語三年級學習倫敦的建筑、河流等,教師可以從網上搜尋視頻,讓學生看到真正的風景。網上還有很多原版動畫片,如“迪斯尼英語”等,教師可以和學生到“土豆網”、“優酷網”等視頻網站在線觀看,也可以通過客戶端下載。其次,教師要學會搜集使用網絡軟件,使之成為教學的好幫手。例如,在進行單詞教學時,下載使用“金山詞霸”、“我要背單詞”等軟件,有趣又方便。學生要練習英語打字,“金山打字通”就是一位好老師。為了促進學生認真模仿英語發音,教師可以使用錄音軟件錄制學生的英語朗讀,并通過和標準發音的對比促進學生改進。再次,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師生資源。如請學生拍攝英語對話小視頻,通過郵件發送給老師,教師選取合適的用于課堂。教師也拍攝自己做某事的視頻,可形象地教學過去時態。教師還可以隨時拍攝學生的作業,編輯后用于課件制作或打印出來進行班級展示,都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除了以上四方面,信息時代英語教師可以研究的方向還有很多,如利用Moodle進行網絡課程的創建;利用網絡創新教學模式;利用網絡進行在線調查;利用網絡設計新型作業;利用教育云服務進行上傳和下載;利用即時通訊工具和家長溝通等。網絡上的新資源和新技術可以說是一日千里,小學英語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以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方式對待信息技術和網絡,讓信息技術成為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提高的好工具。
參考文獻
[1]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
www.cnnic.cn/gywm/shzr/shzrdt/201301/t20130115_38518.htm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
[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蔣國珍.混合式研修: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
[5]陳瀅.基于青少年的網絡偏好開展網絡輔助教學[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12):18
[6]丁來洲.教師應如何應對教育信息化的挑戰[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3):21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