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的部分。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通常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選擇各種類型的材料,對學生進行不同閱讀技能的強化訓練。筆者認為,這種突擊訓練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師能把握教材的編排體系,根據課文題材的不同特點,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閱讀技能的訓練,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高中英語教材中所選文章材料“原汁原味”,話題內容豐富多彩:有生活感悟、社會文化、人物軼事、科技發明、飲食健康等,體裁涵蓋了記敘、說明、議論等。該教材在每個單元都介紹了一種閱讀策略,并且在每篇文章后面都安排了培養學生閱讀技能的訓練內容。所以,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現有教材的閱讀材料。本文就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九和模塊十兩本書為例,就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介紹幾種做法。
一 利用課文材料進行理解詞義和句意的訓練
學生對課文材料中關鍵詞和關鍵句的理解直接影響其是否能從閱讀材料中獲取相關信息,從而影響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因此,教師應告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注意文章中句子之間的聯系,任何句子都不能孤立地去理解,而應結合上下文,并和文章主題相聯系。教師可以選出文中難懂的詞或句,讓學生獨立思考幾分鐘后發表意見,然后通過集體討論來確定詞或句的含義。如(1)There are frozen wastes, vast mountains, enormous open plains, countless rivers and seemingly endless forests.(2)In 1835, the new government began a serious effort to restore the Acropolis.
上面所列舉的句子結構雖然簡單,但這些詞在文中確有特殊含義。在教學過程中,我強調學生一定要注意文中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系,學生經過自己思考和集體討論后,很快就明白句中畫線詞語的含義:countless——too many to be counted;restore——bring back to the original conditions。
二 利用課文材料進行細節理解的訓練
教師應根據文章的體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關注材料的細節,并獲取有用信息。閱讀記敘文時,教師應要求學生把握其五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經過和結果;閱讀人物傳記文章時,應要求學生抓住文章的主線,注意時間詞和方位詞的運用、人物的年齡和出場順序以及人際關系;閱讀說明文和科技小品類文章時,教師應要求學生注意文中事物的名稱、日期、數字、比較、功能和作用等;閱讀新聞報道時,教師應先確定行文方式是順敘、倒敘還是插序,對文中的數據不能簡單地累加,對文中提及的地點、方位要找準參照物等。在學生快速閱讀之后,教師應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和細節設計問答題、填空題、排序和填表等練習。
三 利用課文材料進行把握作者態度和意圖的訓練
想要正確地把握作者的寫作態度和意圖,我認為讀者應立足于作者的角度,順著作者的思路去分析、思考、聯想和判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的用詞傾向,這對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非常重要。我們知道一般文中出現的三類詞: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這三類詞分別體現了作者的三種態度,即贊成、反對和中立。因此,基于以上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課文材料巧妙地設計一些思考題來訓練學生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例如,以模塊十Unit 1 Reading中的閱讀材料Give a man a fish為例,這是一篇關于幫助發展中國家的essay,文中主要敘述了目前在世界上,有許多發展中國家面臨著許多嚴峻的問題,如饑餓、疾病、貧窮、戰爭、能源危機等。面對這些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國際上一些組織采取了一系列援助活動,然而作為發展中國家本身應該怎么做呢?文中圍繞兩種觀點即“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展開論述。學生通過仔細閱讀文章后,老師可以這樣設問:After reading the essay, what do you think the authors attitude? Give a man a fish or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why? Please try to find some sentences to support your idea.學生經過在課文中找關鍵句,很快就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向,即作者支持“teach a man to fish”這一觀點。
總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其間要經歷培養閱讀興趣、訓練閱讀技巧、養成閱讀習慣等過程,同時還要與聽、說、寫同步進行,只有下苦功夫,堅持不懈地訓練,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而利用現成的課文材料有計劃地加以訓練也不失為一種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