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初中化學》中指出:要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努力創設真實有意義的學習情境,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有啟迪性的學習情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化學知識。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的已有經驗,以及學校的實際條件,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情境素材,引導學生從真實的學習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學習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以及客觀現實條件所創設的一種旨在引起學生的情感和心理上的反應、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的氛圍和環境。真實有效的學習情境對于啟迪學生的思維、陶冶學生的個性、激勵學生的志趣、升華學生的情感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教育過程中其他要素所不可代替的。研究學者認為,一個真實有效的學習情境至少應具備四個特征:有明確且適當的學習任務;學習者有學習的意向;有和諧、融洽、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賞的心理氛圍;有豐富、高尚品質的學習資源。明確且適當的學習任務意味著我們的教學時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背景下,在學生的頭腦中有同化新知識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學生,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水平進行教學。教學時有明確的目標追求和任務驅動,在創設學習情境時,應力求真實、生動、直觀且富有啟發性。那么,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怎樣創設真實有效的學習情境呢?
一 利用化學實驗,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而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的必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趣味小實驗、探究性實驗、家庭小實驗來創設情境,讓學生親眼看到化學現象,自己動手做化學實驗,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和諧,學生的求知欲旺盛。如:在“中和反應”教學中,讓學生先自己做實驗,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無色的酚酞試液,會發現酚酞變成紅色,這時學生能用上節已學的堿的知識來解釋。讓他們繼續滴加另一種液體(鹽酸),結果溶液的顏色逐漸消失,直至褪成無色。為什么滴加鹽酸后溶液顏色由紅變無,學生的思維關注點油然而生,興趣高漲。
二 利用化學謎語、化學史實,創設生動、現實的學習情境
化學故事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在課堂上適當運用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化學小故事和史實創設情境,會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中,可結合福建人侯德榜制純堿,并觀看相關的史實圖片等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聯系日常生活,創設直觀的學習情境
教師應聯系身邊的生活實際,抓準現實生活的切入點,創設情境,將化學問題實際化、生活化,使學生在學習化學時能身臨其境。如:在對CO的毒性、如何防止CO中毒機理的實驗教學時,為加強環保與人文內容,我補充了小白鼠中毒的演示實驗,在兩個盛有無色、無味氣體的容器中分別放入一只小白鼠,當小白鼠在盛有CO氣體的容器中慢慢中毒快要死亡時,不少同學感到既新鮮又驚奇,同時產生了疑惑:這是什么氣體?懸念由此產生,我隨即點題:這個無形的殺手是誰?——CO。并及時地將快要身亡的小白鼠迅速地移入另一容器中,一會兒這只小白鼠又活蹦亂跳起來,全班同學為之興奮不已,氣氛甚為熱烈。結合CO性質,我采取動靜結合來表現,說明它的用途來增強同學們的感觸,當講到CO中毒原理,如何防止CO中毒及保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時,全場鴉雀無聲,同學們一個個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下課后,同學們紛紛表示:這節課印象太深了,我們一定要注意愛惜動物、保護環境。
四 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
豐富有效的教學資源能使課堂變得精彩,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態度。化學要求加強實驗教學,某些有毒、有危險的藥品和實驗以及常規方法難于實現的反應,我們無法在課堂上向學生演示,或學生無法或不宜在實驗室做的實驗,我們可以通過化學多媒體課件來彌補。如濃硫酸的稀釋,往濃硫酸中加入水,加入的水立即沸騰,濃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通過濃硫酸稀釋的實驗,使學生明白濃硫酸的稀釋方法;瓦斯爆炸;面粉加工廠爆炸等,這些實驗較難在實驗課完成,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學生易理解。如在“鋼鐵制品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中,我采取了將第一天到第六天的實驗現象通過錄像逐一排列在大屏幕上,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以其獨特的方式使這些馬拉松式的實驗在短短的1~2分鐘內完成,生動直觀,從而使化學課堂演示實驗不僅局限于實驗演示和模型,而且是利用多媒體手段進一步補充、深化、擴展,提高了演示效果,優化了課堂教學。
總之,教師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學習欲望強烈,教學過程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設最佳學習情境,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學習,這是全面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2
[2]姜大源.世界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勢及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7):7~13
[3]俞露.淺談高職高專的行業英語教學[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12)
[4]汪莉.高職特色教材開發與高職英語教學改革[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0(2):117~118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