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教學是體現我國素質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它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闡述解決問題的方案,對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必須要改變以往傳統的以教師“教”為主的教學模式,營造一種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學習環境,建構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 自主學習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7-0158-02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世界各國都把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信息技術是高新技術的龍頭產業,為我國培養出新世紀的新型高技術人才,信息技術課的基礎教學任重而道遠。鄧小平曾說:“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那么義務教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應怎樣落到實處,關鍵要看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下面筆者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探討如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 激發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積極主動探索的過程,興趣是人認知需要的情緒表現,在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主性,教師應精心創設情境,從教學第一環節導入開始,激發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可以起到誘發興趣的效果。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也是影響整節課教學效果的關鍵。如果教師能設計出構思巧妙、想象奇特并且形式多樣、富于變化的導入方式,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之處于最佳的活動狀態,從而為課堂內容的教學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在這樣的狀態下,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主體發揮作用,積極思維,可使學生心顏頓開,形成一種歡悅的課堂氣氛,不僅避免了教師的傳統教學給學生帶來感官上的疲憊,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在flash中引導層動畫制作”時,我先展示幾幅swf動畫圖片:奧運火炬的傳遞路線、“嫦娥一號”繞月運行、姚明投籃的拋物線入筐。這幾個動畫立刻引起了學生的強烈興趣,有學生問:“這是怎么制作出來的?”然后教師問:“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為什么火炬會按照我劃的線進行傳遞嗎?嫦娥一號為什么又會按照我劃的橢圓曲線運行呢?電腦是神奇的,它能把我們的想象變成現實,你們想學嗎?”學生立刻,興趣高漲,教師很自然地就把學生引導到課堂教學中。這幾幅動畫都結合當今時代主題,因此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老師的精心講解下,有些學生不但學會了當堂課的內容,而且還制作出一些高難度的動態圖,學生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老師的導入方式。由此可見,一個好的教學導入方式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強烈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初中學生雖然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但是他們有惰性情緒,教師要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就必須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
二 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
在成功的教學導入的基礎上,教師要緊緊抓住學生學習興趣高漲的黃金時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那么,在教學中就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指導作用。在自主性學習中,學生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積極主動規劃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并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分類、總結、整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創新學習,讓學生能對所學內容展開獨立思考,進行多向思維,創造性地獲取新知識。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而欠方法的傳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币虼?,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根據教材或者幫助文件自己探索完成,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只做補充、提點、指導,等到他們完成任務以后,我再找一部分學生來演示自己的成果。如在教學“走進Word”一課時,教師沒有像平時一樣滔滔不絕地進行講解,而是把學生的思維引向已經學過的“畫圖”窗口,復習過“畫圖”窗口后,教師揭示課題,并讓學生回憶打開“畫圖”窗口的方法,嘗試用相同的方法能不能打開“Word”窗口,學生充分實踐后請學生演示操作,教師只需略作點撥、歸納即可。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即可輕而易舉地解決關閉Word窗口、Word窗口標題欄及菜單欄介紹的教學。這樣,學生積極把學過的舊知識和新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學得輕松,也容易掌握,真正做到了輕負擔、高效率。我以此為契機,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認真地點評他的優勢和不足,優點加以表揚,不足加以更正。這樣,在課堂上,我和學生共同學習,亦生亦師,爭當課堂的主人,充分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積極性。
三 鼓勵學生動手實踐,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教學情境良好的課堂上,教師可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動手實踐是創新精神與自學能力的集中體現,是訓練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最佳途徑,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能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成功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探索欲望。如在教學電子表格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聯系現實情況,讓學生自己制作課程表,并設計格式、背景、圖案,再打印出來,這樣的教學能讓學生既學有所用,又能提高學生自主、創新、主動的品質。另外,在教學“網
頁制作”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讓學生自己思考、選擇和學習、生活相關的主題設計,如班級主頁、體育明星、昆蟲世界等,我只是提出設計出3個頁面,并讓他們把平時制作的“有自己創意的形狀補間動畫”等動畫插入到網頁中,學生的興趣很高,主動學習、探索的氣氛很濃厚,學習效果也好,在學生創作出新穎的作品的同時,自主學習的能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和提高,同時也體驗到了極大的成就感。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發揮學生自主作用的關鍵在于創造一個完整的充滿新的教學理念的教學情境。教師只能成為課堂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指導者、把關者,不需面面俱到,包辦代替學生所要做的一切。教師應給學生留有更多的思維空間,應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大的空間,使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新和自學的樂趣。這不僅讓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再過渡到“我會學”甚至還會有意識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深化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的目的。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