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的歌聲”是指一個演唱者既要有好的演唱技巧,還要有好的藝術表現力,更應該有豐富的個人情感。也就是說,我們唱歌既要唱聲,又要唱情。只有用聲情并茂的歌聲正確揭示歌曲的情感內蘊,才能產生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關鍵詞】演唱技巧 藝術表現 情感表現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7-0177-01
作為一名聲樂教師,在聲樂教學中筆者始終都強調:聲樂藝術就是歌唱技巧與舞臺表演藝術相結合的一種綜合藝術形式。歌唱的形象和心理等問題,都是歌唱演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當然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夠用親切、清晰、自然的語言來表達作品的人文環境、豐富內涵,就能夠塑造出感人的藝術形象,從而使觀眾受到藝術的感染,全身心受到啟發和激勵,獲得美的享受。那么這就要求每一個演唱者打開自己的心扉,唱出自己的心聲,真正塑造出屬于自己的“心的歌聲”。
我們將“心的歌聲”從表面上理解為以下幾個方面:(1)準確把握音樂作品中的節奏律動;(2)具有線條美的行腔;(3)準確、清楚、有感情地朗誦歌詞;(4)有感情地換氣;(5)作品中漸快、漸慢、漸強、漸弱的巧處理。以上幾點,正是我們要建立的與舞臺形象、歌唱心理緊密聯系的,又是歌者應當具備的又一演唱素質。
人們對于藝術的喜愛越來越濃,就單從聲樂方面,很多人都喜歡上了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報考聲樂專業的學生,不再是過去只為了能夠參加考試,幾個月專唱三首或四首歌曲,相反他們為了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努力學習科學的歌唱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夠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那么,在現有基礎上又該如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呢?這就需要有歌唱技巧、藝術表現、情感表現三者的結合。情感表現又是最主要的,我們在演唱歌曲時必須注重歌曲內在情感的挖掘和歌唱情緒的全面投入,最后達到充分地表達,也就是我們要建立的“心的歌聲”。
我們也看過很多屆青年歌手大賽,眾多參賽者在演唱方法和技巧方面駕馭得嫻熟有余。然而卻沒有脫穎而出,十分遺憾。這是因為在高水平的比賽中,不僅要有好的歌唱方法與技巧,還要有對演唱作品的獨特處理和細膩的情感表現,并以充分的激情表達。換句話說,就是要有歌唱的整體感,投入感和藝術表現的深度。那么我們該如何塑造好“心的歌聲”呢?
一 完美處理技巧和藝術表現的辯證關系
聲音技巧是實現藝術表現過程的工具和手段,沒有藝術表現的需要,聲音技巧的存在沒有靈魂,也沒有價值和意義;反過來,沒有聲音技巧的存在,藝術表現便無法實現,只是頭腦中的思維、情感而已。只有二者合一,才能達到歌唱藝術的完美統一。所以說,建立“心的歌聲”首先必須處理好聲音技巧和藝術表現的辯證關系。
唱歌既要唱聲,又要唱情。只有用聲情并茂的歌聲正確揭示歌曲的情感內蘊,才能產生極大的藝術感染力。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雙江曾演唱過一首軍隊抒情歌曲《懷念戰友》,深沉、雄渾的旋律與赤誠、深情的歌聲交匯,當李雙江淚流滿頰,用心靈唱完最后一個音符時,臺下的觀眾有許多已是潸然淚下,并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外國著名指揮家尤金·奧霍曼稱李雙江的歌聲為“金子的高音,火焰般的激情”。
所以說無論是美聲、民族或通俗唱法,都需要表現情感,表現人物,這才能唱得松弛、自然,才能富有感染力。
二 演唱者要把握住作品思想內涵、風格和藝術特色
演唱一首作品,既要了解作品的創作時代和背景,及詞曲作者的創作意圖,還要把握作品的整體風格、情緒變化,提煉出歌曲所表現的主題思想。也就是說塑造“心的歌聲”還必須正確理解和把握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藝術風格和藝術特色。有時為了唱好一首新的作品,還得親自體驗生活,到歌曲特定的生活環境中捕捉靈感,這樣才能把作品唱得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充滿真情實感。
三 演唱者必須有豐富的演唱能力和聲音特征
演唱者除掌握正確的歌唱技巧和方法外,還要學習并增強演唱不同風格、體裁的音樂作品的適應性。塑造“心的歌聲”還須具備表現多種不同藝術風格作品的演唱能力和聲音特征。歌者只有在個人氣質、性格、愛好及藝術趣味、美學觀點、思想道德、文化素養、生活經歷、藝術實踐等方面提升自己,才能適應多種不同藝術風格作品的要求。
四 演唱者既要敢于情感表現又尊重原作
音樂作品是詞曲作者思想感情的融合與升華。演唱者在練習和演唱過程中,除了保持詞曲作者的要求外,還不可避免地帶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處理,而形成自己的演唱特色。塑造“心的歌聲”,必須正確處理情感表現與尊重原作的關系。郭淑珍教授演唱過的《黃河怨》給人留有很深印象,她對作品恰如其分的演繹使聽眾身臨其境、與歌同悲,那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把聽眾帶進了神情交融的境界。
五 歌者要加強舞臺、屏幕表演的實踐鍛煉
舞臺和屏幕上的演唱,不但是聽覺藝術,也是視覺藝術。如果我們缺乏舞臺實踐,“心的歌聲”就失去了最好的藝術土壤,只有不斷地加強舞臺鍛煉,爭取更多的舞臺演出機會,歌唱才能逐步回歸“心的歌聲”。
以上關于塑造“心的歌聲”的六個觀點,不僅是歌唱家追求的目標,也是每一個聲樂學生和熱愛歌唱藝術的同行們共同追求的目標。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