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普及和應用,多媒體教學在教育系統,尤其是在職業教育課堂上的應用最為普遍。不管是基礎課還是專業課教師都在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毋庸置疑多媒體課件是圖、文、樂、動畫等的結合,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使白字黑底的單一教學模式變得五彩斑斕。但是是否所有的課程都適用此教學手段呢?
前段時間我們學校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教師教學比武,進行了教案展示、說課、課堂教學等課目。老師們都做了充分的準備,認真對待這次教學比武。教案寫得非常全面、準確、詳細,板書設計得也非常工整美觀,確實是老師們高水平的一次競技展示。進入課堂教學時大多數老師都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我們就從多媒體課件教學和傳統教學兩方面來探討教學之利弊。
一 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教師提前將授課內容以幻燈片的形式做成課件,再用計算機講解。講課時老師就能手握鼠標輕松有條理地講授,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對一些實踐性較強或感觀性較強的課目增加視頻圖像不失為一堂非常好的實驗素材課。譬如在講軋鋼專業方面的課時,采用較形象的軋機動作模型圖,學生從未見過軋制過程,增強了想象力。再如在講液壓傳動系統時,以液壓千斤頂為例,抬起手柄液壓泵從油箱吸油,壓下手柄進入液壓泵(腔)的油液被擠壓到液壓缸,從而頂起重物。這個過程在講解和看到形象的動作完成的同時,達到了最佳效果,有的學生實際操作過液壓千斤頂,但不知是怎么完成的,一看過程就懂了。這種集圖、形、動、樂、美于一體的教學方式效果確實非常好,增加了好奇心和欲望,有了較好的學習動力。但是,一旦課件內容變成了文字,課堂氣氛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學生先是不知所措聽不懂,接著就犯困。在聽課時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由于多媒體課件是由老師事先設計的,對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甚至問題的設計都早已安排好,上課時,教師只需按照流程機械操作,完成各個教學步驟,這樣就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教師將目光移向課件的順利銜接,阻礙了師生的交流。課堂由原來的被教師把持著、控制著,到現在的完全被多媒體課件所掌控,不得不說是由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此外,學生老盯著屏幕看,對學生的眼睛也不利,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其實,教學不應該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師生互動的雙向配合。教師也不應是操縱者,而應是師生情感交流的調控者。如果缺乏靈活運用,融入多媒體后,教學的雙邊活動成了教師操作課件、學生死盯屏幕的現象,多媒體充其量只是一個“熱鬧”的工具,難以起到讓師生正常交流的作用。另外,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需花大量的時間,容易使教師放松對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多媒體課件的設置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教師為了使畫面漂亮、文字富于變化,往往在一項設置上需反復設置、反復演示,在課件的設計上花了大量時間,教師往往就無力再去鉆研教材、教法了。所以說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應因材而用,不要泛泛而談。
二 傳統教學技法運用
傳統課堂教學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教師的語言和行為要多方位啟動。黑板上雋秀的字體、工整的板書設計,老師有條理的講解和推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最佳效果。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可以近距離接觸,教、學、練相結合,還可以隨時提問、隨時交流,思想上容易產生共鳴,比死板地站在講臺上講課要靈活得多、親近得多。但傳統教學也有一定局限,如在講《機械制圖》時,用課件可以使視圖各面旋轉,這個黑板確實完不成。缺乏現場的表現力和互動效果,學生看到的是屏幕上的實物,卻想不到空間形體的方位轉換及位置關系,這樣對空間想象力的培養就有了局限性,對畫出正確的三視圖就會事倍功半。因此,我們應該將傳統教學法與多媒體應用結合,要求教師不能坐著講課,要求內容、語言、行為都要活起來。當教師與學生有了感情交流、思想共鳴,就會受到學生的尊重和喜歡。
有人說,現在都是多媒體教學,怎么板書啊,徒手畫圖都可以不用了,教師的基本功也不用練了。我認為,這種說法不正確。課堂教學中老師有條理的推導過程在板書教學中應用的得心應手,學生們會一步步跟上老師的思路,當學生有疑問時還可以直接在黑板上演練講解,師生互相探討直至達到最佳效果。課堂教學中老師還可以和學生交流,對新學內容為了達到理想的接受效果,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掌握主動權,參與教學過程,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競技答題,增強學習興趣、鞏固學習內容。這些在多媒體教學中是無法實現的。學生有問題只能重新講解,學生也不能參與互動操作,沒辦法讓學生實戰演練,所以不知道其學習效果如何。因此,傳統教學方法不能丟。如果有可能應建議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也要實時應用課堂教學,讓學生提出相應問題并參與其中,讓學生動起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方式有利于樹立教師的聲望、增強師生感情、縮小溝通距離。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興趣、自信心和動力。
我們提倡,教師演起來、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教學效果就一定會好起來。教師如果能成為知識的大師、技術的能手和藝術的表演家,教學一定能成功。因此,在選用正確教學手段的同時,我們還應考慮如何提高自身素質,俗話說“要想給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來準備?!苯處熓紫纫羞^硬的教學本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給大腦充電,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用足夠的知識儲備量來充實自己。再有教師還要有一顆博大的胸懷和慈母般的愛心,愛生如子,才能得到同行和學生的認可。
以上是筆者在這次教學交流中的一點小小的感悟,希望同行能根據所教課程合理地選用教學手段和方法,結合自己的專業和實際,創造性地發揮個人才能,讓教學更具藝術性,魅力無窮。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