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靈
(廣東省廣州市第六中學, 廣東 廣州 510300)
地理課前“小”演講引發(fā)的“大”變化
李洪靈
(廣東省廣州市第六中學, 廣東 廣州 510300)
課前演講,就是在老師講課開始之前的五分鐘時間內,由一名學生到講臺前,采用一定的方式(講述、多媒體輔助等)講自己事先準備好的地理知識相關內容。地理課前演講的具體操作形式如下:
1. 在傳授新課前,由一名學生上臺演講,時間以不超過5分鐘為宜。
2. 演講要選取與地理知識有關的內容:天文、古往今來、自然現象與規(guī)律、人文城市等均可(與本節(jié)課有關的內容更好)。并盡可能用所學知識加以解釋和闡述。
3. 演講者要提前一周申請并做充分準備,演講時要姿態(tài)大方、聲音洪亮、語言流暢、語速適中,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講解。
4. 演講完畢,教師要給予科學評價和小結,在鼓勵的前提下,優(yōu)點要肯定,缺點也要指出。

分類演講主題自然地理看云識天氣、雨霧天氣、龍卷風、貝加爾湖、多瑙河、瑞士琉森湖區(qū)域地理世界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迪拜、威尼斯、印度尼西亞、克里米亞、南非、挪威、新加坡中國新疆阿勒泰、延邊風情、潮汕、釣魚島風波、青島天文地理八大行星、歷法
班上一名同學花了大量時間,做了長達30分鐘的關于多瑙河的演講,內容之詳實,PPT畫面之精美,講解方法之引人入勝,給同學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將他這次演講內容做以下簡介。
現把他演講的主要內容對應在流域圖上的相應地區(qū)。

這個學生課前演講的精彩之處有:
1. 線索清晰,一氣呵成
從河流的源頭到入海口為講述線索,一線貫穿,思路清晰、明了。
2. 內容詳實,知識跨度大
本次演講涵蓋自然地理原理、河流開發(fā)利用、歷史人物生平事跡、歷史文化名勝和城市發(fā)展、國家政治制度、世界名曲賞析和珍稀動物資源等,可以說已經超越了地理學科范疇,是一次綜合性強、學科跨度大、“鴻篇巨著”式的演講。
3. 有效借助多媒體教學,加深視覺、聽覺印象
這位同學制作出來的PPT畫面精美,觀賞與眾不同,從畫面、字體、鏈接和切換、選材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力求盡善盡美,在整個演講過程中都有優(yōu)美旋律的世界名曲縈繞耳旁,令人心馳神往。
4. 演講方式引人入勝,循序漸進
雖然這個演講嚴重超時,共用了30分鐘,但是學生們被豐富有趣的演講內容吸引,師生共同被這個學生引領著進行了一次沿著一條河流跨越時間的旅行。
經過兩個月的嘗試,教師發(fā)現地理課前演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學以致用,以講助學
學生選擇的很多主題都需要應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如判斷一個地區(qū)的氣候類型和成因,地形和植被,一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區(qū)位條件等,這些都是課堂上強調的地理學習的主干知識,學生自己搜索的案例進一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2.課堂內容與課前演講內容的契合
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碰到與學生課前演講內容相關的情形,可以說學生的課前演講為教師課程教學又提供了一個案例,而且是印象頗深的案例,這樣也使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些效果體現在一些測試和考試中,當出現學生講過的區(qū)域時他們都會感覺熟悉和親切,解題能力提高。
3.探究地理現象,培養(yǎng)鉆研精神
很多自然地理現象很神秘,例如龍卷風、風云變幻、神奇的百慕大三角,這些都使學生感興趣。學生利用課前演講這個平臺跟大家探討,提高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4.變換講解對象,以講代學
平時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大多數是被動的學習。而課前演講,課前學生需要準備資料,之后理清思路,組織語言,上臺演講,整個過程中對所講的內容可以說深入理解并牢牢掌握,這樣一次性主動學習獲得的效果是教師課堂講解之后很難達到的。
5.鍛煉表達能力,培養(yǎng)綜合素質
由于課前演講為每個學生又多提供了一次鍛煉的機會,希望通過課前演講,學生慢慢培養(yǎng)出在公開場合講話能放松自如,落落大方,口齒清晰,舉止得體的習慣,地理教學課堂可以在素質教育這方面做出一點貢獻。
6.樹立榜樣的模范帶頭作用
同學《多瑙河》的成功案例演講可以說給了其他同學很大的觸動,教師也從內容、技術、美感、態(tài)度等角度都給予了高度的贊揚。之后的課前演講悄悄的出現了變化,同學們都以這個優(yōu)秀學生做事的方式在改善和改變著自己的演講,PPT變得更漂亮了,內容也詳實了,講解注重技巧了。他們逐漸在重視這個演講,把它當成是自己一個需要完成的小小的事業(yè),如何能盡善盡美,如何給大家以觸動,而不是一次教師交代的需要完成的任務。可以說,這樣身邊的榜樣模范作用,是老師說多少話都很難達到的效果。每個中學生都是追求進步和優(yōu)秀的,當身邊的一個人用他認真負責、盡善盡美的做事方式,將一節(jié)演講課呈現出來之后,打動和影響了周圍的同學,不用老師說教,學生們已經自發(fā)地去學習他了,這樣的收獲已經超越了地理課堂的收獲。當然如果沒有地理課堂演講,這個優(yōu)秀的學生也就沒有展示的平臺,學生們也不會受到這么大的觸動。
演講這一活動,可以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有意識地觀察和思考一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演講對于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當然課前演講也會占用一定的時間,如果人人都采用那個優(yōu)秀學生30分鐘的課前演講,估計任課老師的上課進度就會受到影響,所以針對課前演講教師也要有必要的調控,如課前與學生交流下選題,給予必要的指導,學生講解完之后教師要進行必要的點評。由于知識水平等原因,學生的演講內容偶爾會有知識性的錯誤要及時指正。如果在課時能保障的前提下,地理教師不妨嘗試下采用這樣的方式,將地理課堂變成學生激情飛揚的舞臺。
勘誤:
2014年第14期第37頁《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點做法——以“洋流復習課”為例》一文的作者工作單位有誤,應為“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一中學”。特此勘誤,并向作者張進勇老師和趙甘欣子老師及廣大讀者致歉!
《地理教學》雜志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