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倩
摘要: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重技能輕理論、重專業輕文化、重繼承輕創新等問題,需進行改革。改革課程設置的路徑有:加強專業理論課程教學、促進藝術課程與文化課程改革、增加多樣化的選修課等。
關鍵詞: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探討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11-0038-02
一、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重技能,輕理論
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有一定優勢,如進校年齡小,學習舞蹈、歌唱等專業技能時可塑性強;接觸專業早,專業思想容易得到鞏固等等。因此,三年制幼師升格成五年制幼師后,學校仍然繼承了老傳統,從一年級開始一直非常重視“說”“唱”“彈”“跳”“畫”等專業技能的培養。在總的課程設置中,專業技能課程的課時比重甚至接近40%,而專業理論課程比重不到20%。因此,五年制學前專業學生專業理論基礎很薄弱。
(二)重專業,輕文化
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大職業教育思想指導下,五年制學前專業的培養目標一直定位于合格的幼兒園一線教師。為能讓畢業生一走上工作崗位就能全面擔當起幼兒園的各項工作,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能力的培養,注重實踐教學。這影響了學生基礎文化的學習,進而影響其專業成長。從課時比重上看,基礎文化課程與專業理論課程大體相當,但由于五年制學生的前三年原本就應該完成高中階段的各門文化課程學習,同時又要學習多門專業類課程,所以其課時、學習內容、考核標準等與普通高中有很大差距。另外,也不排除一些師生的放松心理。
(三)重繼承,輕創新
五年制師范學校脫胎于原三年制中師,在課程設置與教學方面繼承了原來的優良傳統,為本地區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幼兒教育工作者。但是,課程設置力度仍然不夠。這一點無論在專業理論課程,還是專業技能課程及基礎文化課程的教學改革上都有所表現。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尚未能夠借鑒國內國際最新的學前教育改革的實踐經驗與理論研究成果,主動學習、積極創新、取長補短。
二、改革課程設置的路徑
(一)加強專業理論課程教學
五年制學生理論水平有限,應加強專業理論課程教學。可采取如下措施:(1)提高專業理論課程的課時比重,以保證課時;(2)在專業理論課的教學中增加幼兒園見習的課時,促進理論與實際的聯系;(3)根據需要和可能,適當調整專業課程的內容與難度,如在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這門學科的教學中加大學生對觀察法、作品分析法的學習等;(4)教考分離,加強學習效果的檢查與考核。
江蘇省從2012年開始每年都要舉行全省師范生的基本功比賽,且從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考核轉向重視其專業理論水平的考查。同時,從2015年起,全國實行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所有師范生都必須通過統一考試才能獲取教師資格。這種新形勢也更促進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必須以相應的措施夯實學生專業理論功底。
(二)促進藝術課程與文化課程改革
1.藝術課程改革。聲樂、舞蹈、美術等藝術課程改革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減少課時,二是革新內容。在總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專業理論課程的課時,同時適當減少其他課程的課時。當前,世界各國都反對學前教育小學化,明確提出要讓幼兒在幼兒園里自由地活動與發展,教師在幼兒發展中要起到引導者與支持者的作用。幼兒在進行藝術活動時,教師更重要的工作是引發興趣,觀察活動過程,在必要時提供支持。重點在于促進幼兒對藝術的感受與表達,而不是教幼兒學會唱一首兒歌,學會幾個舞蹈動作。因此,幼兒教師自己不必成為歌唱家、舞蹈家、畫家,但他(她)必須成為專業的教育者。如果藝術課程課時減少,那么就要加強課程改革,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如減少鋼琴課程學習,可增加吉他等方便攜帶的樂器的學習,這樣可使教師在彈奏時更能融入幼兒,更好地觀察幼兒活動,并自由地組織幼兒活動。又如,在選擇練習曲時,應與幼兒園當前的實際相聯系,更多地選擇一些幼兒喜歡的、經典的、具有時代感的新曲目。
2.基礎文化課程改革。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基礎文化素養,一方面又要有利于學生專業學習。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課程綜合化。如將物理、化學與生物綜合為一門“科學”課程。當然課程綜合化對教師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但這是當前世界課程改革的趨勢,同時也符合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特點。因為幼兒園教師與中小學教師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幼兒園教師是包班上課的“全科”教師,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可以說就是幼兒園的五門綜合課程。(2)改革課程內容。如在語文學科教學中,適當減少文言文學習,增加應用文寫作、論文寫作;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增加簡單的教育統計學知識等。(3)適當降低英語課的要求。目前,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各年級除了藝術類課、體育課、語文課之外,就是英語課。但是,從學生未來將從事的幼兒園教師工作的實際要求來看,對英語的要求并不高。一方面,幼兒園教師職稱晉升沒有英語水平要求;另一方面,幼兒園是否應該開設英語課程,目前還存在很大爭議。如臺灣就規定幼兒園不得對6歲以下幼兒進行英語教學。所以,幼兒英語課課時可適當減少。(4)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加強教學質量的考核。考試不是學生學習的目的,但卻是檢查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不能隨意降低學業要求,或改變課程的性質。考核形式可以多樣化,不能都是開卷考試,或由考試改成考查。當然,學校還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嚴格操作。
(三)增加多樣化的選修課
在課程改革中,許多課程的課時、難度或內容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調整,所以可充分利用多樣化的選修課程彌補課程的不足,同時還可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激發學習興趣,擴大學科視野。如可開設“玩具中的科學”,將物理、化學等知識的學習與玩教具制作等專業學習相結合,增強專業性并強化知識的應用;“看電影,學教育”可通過對《一個都不能少》《死亡詩社》等國內外反映教師與教育的優秀影視作品的賞析,深入探討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的本質等專業理論問題。在“藝術課程選修”中,學生也可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選修一個藝術方向等等。這樣,不僅可保持五年制師范專業學校原有的教學優勢,也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形成自己的專業特長。
(責任編輯: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