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連民++任潔++張永宏
【摘 要】 近年來,軍隊資產標準體系建設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當前應該研究論證軍隊資產標準體系的構成,科學地劃分不同級別單位系統軍隊資產標準體系的制定權限,分階段逐步推進軍隊資產標準體系的完善。
【關鍵詞】 軍隊資產; 資產管理; 標準化管理
建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軍隊資產標準體系,是抓好資產管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深化軍隊資產管理改革的關鍵。
一、軍隊標準體系的研究現狀
目前軍隊資產標準概念主要是指配置標準。有的認為,軍隊資產標準是指軍隊實物資產,包括裝備、土地房屋建筑物、設備器材、庫存物資以及其他資產的配置數額與數量的定額。還有的認為,資產標準,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理論界定,一般指單位或部門履行職能任務應當編配的資產定額,包括資產配置的最高數量、價值限量、最低使用年限和性能等參數指標。
上述概念的表述,主要按照通行的說法定義,而且軍隊以及地方也在推進“資產配置標準化”改革,但不十分完善,內涵比較窄。筆者認為,軍隊資產標準并不僅指配置標準,它應該是一個由多種標準組成的體系,軍隊資產標準體系,是指軍隊實物資產在形成、分配、消耗、處置等管理環節和運行過程中,相應制定的配置標準、消耗標準、處置標準和管理標準的有機整體。它是根據各單位、部門編制人員實力、擔負任務和經費可能以及資產消耗處置和管理要求,而制訂的各類實物資產參數指標,是軍隊管理設備器材、辦公用品、庫存物資、營房營具、工程設施等資產,安排資產購建預算,落實資產購建使用與處置的基本依據。另外,現有的研究對策也主要圍繞配置標準展開。
二、軍隊資產標準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覆蓋面不足,且缺乏時效性
隨著我軍幾十年的建設發展,逐步積累了種類繁多、數量可觀的軍隊資產。且隨著軍費投入的日益加大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軍各種高科技資產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目前除建筑面積、文化裝備、醫療設備等全軍已經統一明確的資產標準外,大部分推行改革的單位僅是結合單位實際,對辦公設備等通用性較強的一般設備制定了編配標準,仍處于無限額控制狀態,超標準購置、重復建設現象仍然存在。由于我軍的資產標準建設滯后,資產標準不全,有的資產標準定的過粗,有的資產標準早已過時,根本無法保障任務的完成。現在已制定資產標準的單位,由于單位自身的局限性和技術手段的不足,在資產標準中數值的確定上不能精確把握,沒有達到“最優數值”,只是在總部明確的營房辦公面積、后勤裝備配置等方面的標準上相一致,作為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相結合重點的辦公設備配備標準,由于不能準確計算不同業務部門的工作性質和任務需要之間的差別,對這部分資產標準的制定只能搞簡單的“一刀切”,只根據編制人員實力確定標準配置的數量,造成所制定的標準既單一又不科學。
(二)缺少有效的制定方法,可操作性差
多年來,總部和上級制定了一些資產標準,但由于整個經濟環境不斷變化,部隊建設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加上一些不健康的消費心理影響,使得有些標準不能適應新時期發展的變化,個別標準偏低,實際工作中往往標準偏高,就高不就低,特別是公務經費支出高居不下,直接影響標準的嚴肅性。按照規定,上級已經制定資產標準的,按標準執行;沒有制定或者明確標準的,單位應該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規章制定,由事業部門依據編制、任務、財力和單位實際情況,擬制資產標準方案,分別報司令機關、政治機關、后勤機關、裝備機關領導審核后,由財務部門匯總、平衡,以單位后勤部(處)名義,逐級上報至軍級單位黨委審批。因編制、任務發生變化,單位應當按照相應程序和權限,修訂資產標準。但這些規定并沒有具體說明事業部門和財務部門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去制定資產標準。如:有的不考慮不同業務部門的工作性質和任務需要,資產標準“一刀切”;有的資產標準要素不全,有數量標準而無價值限額或價值量化標準過高,以及使用年限標準不夠合理等,失去了限額控制的意義;有的對數碼相機、攝像機、投影儀等一些高檔資產,本可以以部門為單位制定資產標準,卻以處(科、室)為單位編配,易造成資產的閑置浪費。
(三)缺少專業的審核機構和有效的制約機制
標準一經制定,部隊所屬各業務部門應該而且必須無條件嚴格按照執行。現實中,由于資產標準是由事業部門自己依據編制、任務、財力可能和單位實際情況,擬制資產標準方案,報所屬機關領導審核后,由財務部門匯總、平衡,上報軍級單位黨委審批,造成制定的資產標準缺乏權威性、法規性,事業部門在執行過程中沒有法規約束力和較強執行力,財務部門隨意調整個別資產編配標準限額,造成制定的資產標準形同虛設,沒有發揮應有的制約作用。
從實際情況看,相當多的單位沒按規定上報到軍級單位黨委審批,甚至有的單位在事業部門擬制標準后,沒經本部門領導審批直接由財務部門匯總后執行等,嚴重降低了資產標準的權威性。資產標準在執行過程中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事業部門不嚴格依據編配標準編報資產預算,或是虛報資產處置計劃,逃避資產標準審核;財務部門審核預算不夠嚴格,資產采購把關不嚴,預算與執行“兩張皮”;毀損待報廢資產不夠及時或隨意處置未達到使用年限資產等;還有的單位,在利用“軍財工程”系統編制年度預算過程中,隨意調整個別資產編配限額,造成資產標準形同虛設,沒有發揮應有的制約作用。資產標準作為一個體系,其內容不僅包括品名、計量單位、編配數量,還包括價值限額、使用年限等。
(四)相同類型單位之間的標準差異較大
資產標準應該是由總部統一頒發,全軍部隊共同遵照實施的一項制度依據和法規標準。但由于總部還沒有制定統一標準,導致現實中相屬同一地區、同一級別的單位,由于缺乏相對統一的資產標準基本內容與具體的制定原則、參考依據等,制訂出的資產標準差異過大,造成苦樂不均,不符合標準相對統一的要求。根據當前規定,除上級已制定或明確的標準按標準執行外,其他資產標準,由各單位結合實際自行制定,逐級上報到軍級單位黨委審批后執行。由于不同單位考慮問題不同,導致分屬不同軍級單位管理,但執行同樣任務、相同類型單位之間的標準差異過大,造成苦樂不均,不符合標準相對統一性要求。
三、完善軍隊資產標準體系的對策
(一)研究論證,推進理論創新
軍隊實物資產在運行過程中,要經歷形成、分配、使用、處置等階段和環節,每一個環節都要根據其不同階段和環節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定,自然產生不同的標準。除現有的配置標準外,還客觀存在資產的使用年限問題,應該結合各種不同類別的資產,根據其性質、技術標準,考慮到資產的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制定消耗標準,盡量避免因使用不當提前報廢,提高資產使用的效益;根據資產的使用狀況、利用價值,加強資產價值評估,制定處置標準,包括處置的程序、方法、機制等內容;根據資產的整個運行過程,制定資產的管理標準,明確資產管理的職責分工、資產績效考評辦法,充分發揮單位黨委的領導作用、財務部門價值管理作用和事業部門的使用價值管理作用。這樣科學合理、要素齊全、層次清楚、職責明確的資產標準體系,將會進一步推進軍隊資產管理改革。
(二)統分結合,科學確定權限
原則上講應將當前制定資產標準制定模式,改變為由總部統一制定,下發給下級單位貫徹實行。但是,由于資產標準建立的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加之軍隊資產種類繁多,在較短時間內建立一個完善的資產標準,難度大,不現實。根據軍兵種和各大軍區對所屬部隊情況較為熟悉,且能夠站在較高的層次上考慮問題的特點,現階段可以將標準制訂權力下放至軍兵種和軍區一級:由軍區以下各級單位在限額范圍內制定本部隊標準上報軍兵種和軍區大單位,軍兵種和軍區大單位對上報標準進行匯總,并根據所掌握情況進行修改完善,在軍區一級形成統一標準。總部只根據部隊所擔負的任務類型、編制實力、所處地理位置、經濟水平等因素制定資產總限額以及在制定資產的原則、依據及所參照的技術標準等方面對大單位給予宏觀上的指導,在認真調查論證、合理測算后,確定每一類資產所占總資產的比例,如果單位所擁有的資產從總額上沒有達到上限,但其中一類資產已達到此類資產占用的比例上限,那么,即使是有經費這類資產也不能再增加。
(三)結合實際,合理構建體系
1.總部制定標準的方式和內容。參照現行的公務事業費供應模式,對現有的全軍統一標準,如武器裝備、營房營具、醫療設備等,由總部機關會同相關職能部門,結合當前軍隊建設形勢、任務和需求變化,深入調查研究,在已確定的編配標準基礎上,結合已明確的單位資產總限額,匯總編制易行且可操作性強的資產配置標準,頒布全軍統一遵照執行。盡快制定《軍隊資產績效管理規定》,形成全軍統一的軍隊資產管理標準。
2.軍區級單位制定標準的方式和內容。對應由總部制定但還未制定的通用辦公設備器材標準、周轉物資標準等資產標準,軍區級單位按照總部的授權,根據本區部隊駐地環境、任務類別、駐地物價水平之間的差異,平衡所屬部隊上報的資產標準申請,進一步設定要素指標,報總部批準后在軍區內下達。要素指標可分為地區經濟水平指標和任務消耗性指標。地區經濟水平指標可下設地區GDP指標、消費價格指數指標和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任務消耗性指標可下設戰備設施擁有率指標、醫療衛生設施條件指標和安全因素指標。對所屬部隊提出消耗標準和處置標準的原則性指導意見。
3.軍以下單位制定標準的方式和內容。由于各級部隊所處環境不同、資產使用頻率不同,必然造成資產的使用狀況各不相同,由軍以下單位制定具體消耗標準和處置標準比較合適。軍以下單位在編制資產標準之前,黨委牽頭,搞好工作部署,擬制實施方案,明確方法、步驟與具體要求,后勤財務部門和資產使用部門根據具體要求組織資產清查,摸清存量資產數質量及分布情況。事業部門結合本單位人員編制實力、工作職能、業務工作需求和現有辦公設備情況,擬制一般設備資產標準初步方案,經部門領導審批后提交后勤財務部門。后勤財務部門在總部確定的本單位資產價值總限額之內,依據軍區級單位下達的要素指標制定本級資產標準,一并提交黨委研究。本級黨委研究決定后,經上一級單位后勤部門審批施行。
(四)梯次推進,逐步進行完善
第一階段:完善全軍現有配置標準,提出并研究論證資產標準體系的構建。對全軍已有統一標準的,由總部機關會同相關部門根據當前實際修訂調整,制定限額;對目前尚未建立標準的,按照由“急需到一般、由較易到較難”的原則,制定急需建立、較易建立的資產標準。通過總體框架的初步確立,使各級部門資產標準建立工作得以啟動。
第二階段:總結推廣實踐經驗,逐步充實標準體系。總部在鞏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礎上探索深化,逐步對標準體系配套完善。一是分析總結第一階段所取得的成效作為依據,以此制定尚未建立的資產標準,并在執行過程中進行修訂完善;二是利用建立的信息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匯總執行情況,針對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系統分析標準本身的缺陷,查找存在的漏洞,進一步整理修改已制定標準;三是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規定每年對資產標準進行系統、細致、全面的梳理,使標準的制定與部隊發展同步。
第三階段:科學結合部隊實際,最終確立標準體系。通過持續不斷的改進,對各項資產標準進行最后定位,并由總部以正式公文的形式下發全軍《軍隊資產標準管理規定》,最終形成符合軍隊建設實際、涵蓋全面,可以動態調整的軍隊資產標準體系。
【參考文獻】
[1] 董德元.科學推進軍隊資產管理法規體系建設[J].軍事經濟研究,2010(3):11-14
[2] 于志平,包天元.總部機關推行資產管理改革工作探討[J].軍產工程財會,2012(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