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澤 趙 佳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談民辦高校西方現代設計史實踐式教學法
宋 澤 趙 佳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實現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西方現代設計史課程的教學改革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為目標。西方現代設計史實踐式教學法是指在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中,通過作業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情景式教學等方法全面實現教學目標。
民辦高校;西方現代設計史;實踐式教學法
西方現代設計史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課,它旨在讓學生掌握西方現代設計思潮的演變過程和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并逐步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審美鑒賞力以及藝術創造能力。而西方現代設計史課程也是一門理論課,對于絕大多數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理論課學習過于枯燥無趣,所以西方現代設計史課程也被列為最為最不感興趣的課程之一,尤其是部分現代西方現代設計史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還在遵循著十幾年不變的“一言堂式”的理論知識傳授,更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以上的這種現象在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中顯得更為突出,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由于自身不好的學習習慣和較低的文化素養,對于像西方現代設計史這樣的理論課程極為排斥,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設計史教師需要調整思路,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來改變這種僵局。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就要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培養出適應未來市場競爭的人才,在推進西方現代設計史課程改革的同時要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中心思想,圍繞著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來采取措施。以下是筆者結合多年的西方現代設計史的教學經驗總結出的實踐式教學法。
實踐式教學法是指在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中,通過作業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情景式教學等全面實現教學目標,貫徹教學要求,實施教學改革。這種實踐式教學法改變傳統西方現代設計史教學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布置課上、課下設計作業、師生間的互動、學生間的討論經,典作品設計情景的再現,學生與歷史上的設計師的換位思考等方式,全面實現教學目標。實踐式教學法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自主學習。在西方現代設計史的教學過程中,傳達教學要求,講授教學內容,掌握教學節奏,調動教學氣氛等都由教師完成,同時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師的指引下自主完成各項學習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可適應當代教育發展變化的新趨勢,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作業式教學法是以課上和課下設計作業訓練為中心,通過作業題目的設定,作業要求的規定,作業過程的輔導,作業效果的評定等環節實現教學目標,達到培養學生實踐創造能力的目的。作業式教學法可分為課上快題設計訓練作業、課后長期作業和結合其它課程作業幾種形式,課上快題設計訓練是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專題式的講解,根據學生不同的專業方向布置設計作業,時間在二十到三十分鐘,教師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這種方法既可以快速的消化知識還能將理論知識快速結合到設計實踐中去。例如在課堂教授包豪斯設計風格完畢后,向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生布置包豪斯設計風格的產品設計你,向環藝專業的學生布置包豪斯風格的家具設計,總之作業類型要依據不同的專業而定,課堂的短期作業訓練要讓學生用簡單快捷的工具去完成,彩色鉛筆是做好的選擇;課后長期作業可由小組分工協作完成也可由學生單獨完成,長期作業可選擇某一專題做深入性研究,其過程甚至可以貫穿設計史學習的整個過程,課下教師對進程隨時進行指導。例如環藝專業的學生要完成波普風格家具設計的長期作業,首先結合教師課堂上的講解去收集波普風格設計的資料,然后小組成員出多個方案進行討論并進行修改,最終選擇一到兩個既有創意又有風格性的方案完成;將西方現代設計史作業同其它課程相結合,首先需要西方現代設計史教師同其它課程任課教師有良好的溝通,或者設計史教師同時又是其它設計課程的任課教師。怎樣才能做到設計史作業訓練同其它課程相結合哪?比如在產品專業開設燈具設計課程時,指導學生參考西方現代設計史中的包豪斯風格、裝飾風格和后現代主義風格等,在視覺傳達專業開設書籍裝幀課程時,指導學生完成一幅具有莫里斯風格或是具有穆卡風格的插畫,在環藝專業開設裝飾繪畫時,要求學生完成一幅具有克里姆特風格或是荷蘭風格派蒙德里安風格的裝飾設計作業。這種方法即可將設計史中學到的各種理論知識應用到設計實踐中又豐富了其它設計課程的教學。
互動式教學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互動,而西方現代設計史教學中的互動式教學法更突出對學生設計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法不僅包括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還包括更為豐富的互動方式,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所涉及的知識中去。還可在授課過程中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比如就貝聿銘的盧浮宮擴建工程水晶金字塔來談一下如何協調傳統與現代的關系,給學生幾分鐘時間進行討論、思考、總結,最后讓每組的學生代表陳述自己的觀點,也可就傳統服飾服從現代還是現代適應傳統這樣的命題將學生分為兩組展開辯論(可提前將命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收集資料),在辯論中學生可各抒己見,達到以學生為主體參與教學的目的。另外,在課堂教學完成短期作業后,針對優秀的課堂作業,要求學生闡述自己的設計理念,然后其他同學針對這一設計談自己的想法并給出意見,最后由教師給出評價。
歷史中經典設計作品設計情境再現,這種方法就是引導學生進入一段歷史,通過與歷史上的設計師換位思考的方式,了解這段歷史及歷史上的設計風格,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講授安東尼·高蒂的建筑作品時,首先向學生介紹新藝術運動時期的設計發展和西班牙的歷史背景以及高蒂的個人經歷、工作態度,分析高蒂的設計靈感從何而來,然后指導學生以高蒂的視角去分析其設計作品。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評應該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在傳統教學中“評”往往只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手段,而與教和學無任何聯系,西方現代設計史實踐式教學法的評價必須與教和學聯系在一起。任何課程的教學改革都會受政策法規、教學條件、教師、學生、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制約,所以任何課程教學改革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都會產生許多問題。民辦高校西方現代設計史課程教學方法的變革也受到政策不完善,教學設備投入不足,師資隊伍水平不高,學生精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對西方現代設計史實踐式教學法的評價標準應是培養實踐創造性人才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準則,不是以傳統的閉卷考試成績來檢驗教學成果。另外,還可以設計教學改革評價指標的問卷,采用追蹤調查、對比研究等方法,對教學成果做出評價并不斷總結經驗,根據反饋信息,如學生對作業難度、強度的反饋,學生對課堂互動方式靈活性的反饋等,及時對下一步的教學進行調整,在保證完成教學基本目標和基本任務的同時,堅持不懈的探索以培養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實踐創造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改革。
[1]王曉光.試論服裝史的作業教學法——藝術設計專業史論課程教學改革微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0).
[2]趙佳.藝術設計專業史論課實踐創造能力培養研究[J].大眾文藝,2012年07期.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課題編號:JG2013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