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嶸
摘 要:隨著高效課堂在民族地區的開展與實施,帶來諸多問題,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大,兩極分化日趨嚴重怎么辦?完不成預設的學習任務,影響教學進度怎么辦?怎樣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參與?面對這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試從高效課堂中的預習學案,分層檢查;了解學情,分層展示;展示評價,分層得分;培養組長,分層輔導,這四個方面試探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預習檢查;高效探究;展示;質疑
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于高效教學分為三大板塊:預習—展示—反饋。但是隨著高效課堂在我省民族地區的開展與實施,帶來諸多問題,有人問:學生學習水平不同,兩極分化日趨嚴重怎么辦?完不成學習目標,影響教學進度怎么辦?想要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參與,教師又該如何調控課堂?面對這些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筆者試從高效課堂分層教學淺談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希望對同行有一些幫助。
一、預習學案,分層指導
從導學案來看,預習板塊包括學習目標解讀、作家作品了解,以及積累字詞、初讀全文、整體感知。然而學生實際情況不同,層次有高低差異,有的學生僅用十幾分鐘就可能完成預習任務,而有的學生需要花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來完成預習案。因而課前每個學生都必須將課文中不會讀的詞語讀音與詞意通過查找工具書寫在課本上,在課堂預習檢測環節中,每個學生都要適時完成填寫預習案的任務。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自己檢查完預習案后再幫待優生檢查一遍,幫助待優生將詞語讀正確,可示例造句,對詞意再度強化指導;中等生在完成預習案后還有空余時間就可以再讀課文圈點勾畫,做筆記,為探究案習題的討論做準備,這樣做的目的是既實現了預習案的分層教學又能分層指導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事做,真正達到課堂的有效與高效。
另外,這個環節既包括學生自學、獨學方式,還有教師的輔導參與其中。因為自學獨學更適于優等生,對待優生和普通生教師就要多加鼓勵與引導。
只要教師考慮到每個學生的需要,在預習檢測這一環節有針對性地檢查與輔導,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積極探究,分層展示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就我校實際情況而言,待優生對通讀課文、識記詞語、理解課文都會感到非常困難,課堂上讓他們高效率地完成所有學習任務更難達成目標,因此在本人的課堂教學中,探究環節最難的問題由優秀生講解,難度較低的由普通生講解,較為簡單的問題由待優生講解,這樣在探究時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在展示環節中待優生只要能將板書或文中的相關內容讀得較為通順、教態大方得體就算達到了教學目的,若有他生質疑而無法解答時,待優生可讓本組講解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解決,這樣做的目的是既解除了待優生因表達不流暢而產生的畏難情緒,又可以讓他在長期的這種訓練中逐步提高對個人的要求,相信進步是同時伴隨的。對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則側重于質疑問難、答疑解惑。對普通生要求積極質疑,查找講解者的漏洞。
在實施高效課堂時,只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任務進行探究與展示,這樣每個學生都會積極參與而有所收獲。
三、展示評價,分層得分
當一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站在講臺上能夠大膽講解探究題時,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什么樣的評價呢?是與優等生同等的評分還是再給一些鼓勵分?在學生面前教師不能當面劃分層級,但為了便于教學,在老師心中學生是分優劣的,不妨將他們分為優等生,普通生,待優生。評分的通常做法是,只要待優生學生能將習題答案讀通順,他人能夠聽清楚就可以打5分;普通生將分析過程講解清楚,對他人的質疑答復較好,打3分;優等生講解與質疑都無誤時打2分。學生的講解好壞與否需要其他小組的成員來評價,當學生因評分爭執不下時,教師就要充當解決矛盾者的角色。
四、培養組長,分層輔導
高效課堂的實施是與小組長的培養分不開的,因此在教大多數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習慣之前必須培養小組長的學習能力,讓小組長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教師首先要指導小組長獨立解決文中字詞,朗讀課文,查閱相關學習資料,在閱讀課文時做一些圈點批注。其次,要讓小組長熟悉高效課堂的每個環節,從預習檢測到展示與反饋怎樣給小組成員分配任務。另外,還要學會板書,提高書寫速度,板書者、講解人一定是小組長提前了解本組成員之后確定的。小組在探究完習題后有剩余時間時由小組長組織成員讀課文。小組長在適應了這些訓練之后,再由他們指導小組的另外五個同學就要輕松多了,這種兵帶兵、兵練兵、兵強兵的方式也正解決了高效課堂分層教學的復雜性,使之變得簡約化。
必須要說明的是,在實施分層教學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素質,切不可在表揚優秀生時貶低待優生,教師要適時警醒對學生以鼓勵表揚方式促使其學習,不在言語上諷刺挖苦。因個人表現,小組成員座次也可定期互換,并且告訴學生換位是為了更好地讓他們相互幫助共同取得進步,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座位調換有心理陰影,同時無論學生取得多大的進步都要及時肯定,讓每個學生都感到教師的關心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
總之,只要我們能不斷地嘗試各種適宜于分層教學的方式,并能長期堅持,兩極分化、影響教學進度以及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問題都會得到相應的解決,我們的教學就會走出舉步維艱的窘境。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