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澤武
實際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淵源,實際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小學數學新課改的一種教學思想就是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然而,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并非簡單地回歸現實生活,也并非簡單地統一現實生活與數學。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務必注重學生固有的知識背景與生活經驗,緊密地聯系現實生活與數學教學,并且需要凸顯數學教學的規律與本質,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有效結合。
一、教學知識過渡為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把單調、枯燥的教學知識向學生實際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轉化。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接近整百、整千數加減法運算的時候,最為根本的是取整和湊整,像對于366+96,不但可以表示為366+96=366+100-4,而且也可以表示為366+96=362+(4+96),還能夠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馬上就要過節了,小紅跟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媽媽買了一身裙子花掉366元,小紅買了一雙鞋子花了96元,那么請問小紅與媽媽一共花了多少錢?倘若小紅買的鞋子花去了100元,就是366+100,然而鞋子比100元少了4元,因此是366+100-4,這樣,倘若數學教學可以立足于學生平時的生活,那么就一定能夠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讓學生從“要我學”逐步地轉變為“我要學”。
二、創設適宜的生活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有著非常強的抽象性,而他們的主導思維是形象思維,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創設關于教學知識的生活情境,進而讓學生可以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氣氛中學習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有關“相遇問題”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迅速地學習與掌握“同向而行”“相背而行”“相對而行”的異同,教師能夠在教學課堂上給學生安排下面的小游戲:學生幾人一個小組,
可以自由地進行組合,在學校內選擇某個地點,為學生提供10分鐘的游戲時間,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演練,最后,教師集合所有的學生到教室互相溝通和交流。這樣,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為自我取得的成就而感到快樂和滿足,不但將抽象的問題變得形象直觀,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還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了實際生活當中的數學原型,使學生切實掌握了有關的數學知識,
也體會到了生活實際中時時處處都充滿了數學,進而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除此之外,針對教材當中一部分有著較強實踐性的數學內容,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走出教學課堂,在教室外面開展教學,以使學生在實際的環境當中更加有效地理解數學知識。
三、跟實際生活相聯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可以說,數學知識跟實際生活是統一體。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年月日知識的時候,要求所有的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出生年月日,再要求學生間對自身年齡的大小進行比較,以使學生明確自己比其他的同學大多少或者是小多少,如此就能夠使學生更加順利地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也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有效地跟生活實際相聯系。為此,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啟發學生對生活實際的一些學習素材進行收集,以使學生累積更多的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實現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實踐表明,倘若教師能夠啟發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探究數學素材,那么就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實際生活當中時時處處都充滿數學知識,學生的數學學習也會變得更加親切和自然,學生仿佛置身其中,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意識,最終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務必有效地挖掘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實現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以及讓學生在生活實際當中理解與把握數學知識,從而體會數學世界的無限魅力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霍秀文.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新課導入的有效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2]陳俊新.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方法[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