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玲
我國的教育事業正在蓬勃地發展,教育工作者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也進行了研究,為了讓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進一步實現,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在進行小學語文教育的時候,要提出分層次教學的模式,來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現在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把學生分成幾組,對水平相近的群體進行區別對待,這樣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指定相應的策略,所以分層教學在教學中的實際意義是非常大的。
一、開展分層教學的優勢
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分層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把成績相近的學生放在一個小組里,教師針對這一層次的學生來制訂相應的教學策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成功的喜悅。另外,分層教學可以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同時還能夠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收獲新的知識,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就會主動地去開展學習,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就能夠更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開展分層次教學的具體措施
1.學生分層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基礎知識非常扎實、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以及成績優異的學習可以劃分為A層;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相當的就是中等水平,還有一定的上進心這樣的學生劃分為B層;把基礎知識以及學習能力不足,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的學生劃分為C層。
2.進行分層教學
根據學生能力的高低,我們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那么在教學目標設定的時候就要有所不同,比如,《詹天佑》這一課的教學,我針對C層的學生,要求他們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進行理解,把課文的段落劃分清楚,對課文進行初步理解,可以找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敘述。在對課文敘述的過程中,讓學生弄清楚整篇課文一共敘述了幾件事情。對于B層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段落的分析:第一段(1~3):講清政府在一些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京張鐵路的修筑權的情況下,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第二段(4~6):重點敘述詹天佑帶領中國工程技術人員修筑京張鐵路的經過。第三段(7):講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給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回擊,詹天佑為中國人民爭了氣。段落的分析結束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會更加的深刻,這樣我們在進行中心內容講解的時候就更加的容易。對于A層學生,自學能力就非常好了,很多時候只是需要教師來提出問題,他們就能根據問題來開展自主學習:(1)文中有一句話直接點明他是什么人,哪一句?(2)這句話中有兩個關鍵詞,哪兩個,什么意思?(3)為什么稱他為杰出的愛國的工程師,他對我國鐵路事業有何貢獻?然后學習第一段2、3句和第二段第一句。通過對幾個問題的預設學生就可以把課文的脈絡設置清楚。
3.作業分層
我們在進行作業設置的時候,為了提高教質量,促進學生的學業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布置作業的內容既要和教材內容進行相互的聯系,還要和學生的生活進行相互的聯系,這樣,學生的思路才能夠不斷地開拓,作業開展的形式才能夠多種多樣,教師就要在難度和內容上進行相互的設置。
總之,因為學生的個性存在差異,所以分層教學的開展要符合學生心理以及課堂教學原則,這樣就能夠保證每個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基礎上取得很大的進步,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
參考文獻:
[1]周英.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北方文學,2014(04):3-5.
[2]鐘慧.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模式探討[J].知識經濟,2013(06):10-11.
[3]張建東.淺議分層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2014(03):11-12.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