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梅
德國心理學家艾濱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記得在我讀書學習歷程中,一直有學習筆記相伴,也深感它的價值。而今,這一傳統的學習方法好似被遺忘,實感可惜。多數人可能都會認為,數學學習的好與壞與孩子的天資有關系。不可否認,孩子的聰明程度的確占數學學習的一部分優勢,但卻不是絕對優勢,在數學學習中,學法指導將對孩子的自身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做好數學筆記,不僅可以彌補記憶缺陷,更是培養學習能力、發展數學素養、提升智慧的恒定選擇。
一、記什么
數學筆記,到底記什么?我認為一定要有所選擇。該記的則記,該聽的則聽。數學筆記應根據自身的實際及需求而定,記錄各自認為的難點、疑點、易錯點;記錄獨特、創新的分析解答;記錄各自瞬間即逝的靈感及感悟……通過復習筆記,可以重新喚起課堂學習的感受,起到溫故知新、提升能力的作用。
二、怎么記
記數學筆記前,建議學生羅列一些有針對性的欄目。如“易錯題”“疑難題”“提高題”“妙題巧解”“方法點撥”“點滴收獲”“遺憾之處”等類型,這樣分類去記會更清楚,也便于日后針對性地查找與復習。
1.記錯例,找原因
在數學學習中,我們學生往往比較注重對錯誤的訂正過程,常忽視對自己所犯錯誤的原因分析,因此在操作中可建議學生將錯誤原因分成一個個模塊,讓錯誤變得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比如,標注出“概念錯誤”“理解錯誤”“審題馬虎”等錯誤原因,這樣學生再遇到同類習題時,會立刻回想起曾經犯過的錯誤,從而避免再犯,起到警示作用。如,把“1千克棉花比1千克鐵輕”歸于“理解錯誤”,“把一堆桃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四分之一”歸于“審題馬虎”,“0不是自然數”歸于“概念錯誤”。事實上,優秀的學習筆記是個人最重要的復習資料,是最好的指導老師。
2.記重點,突關鍵
數學學習中,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解題的訓練。一般來說,解一道題,經歷題意分析、方法構建、過程表達、數學檢驗等步驟,是個復雜的過程,滴水不漏地做好記錄,容易造成記了來不及思考的顧此失彼的局面。有些題解不出來往往就一個點沒想到,這個點打通了,后面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這樣一道題:一段山路長12千米,小華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時3千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時6千米,求上山后又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學生做這題時往往會掉入題目的文字陷阱中,直接列式為(3+6)÷2。因此,在做數學筆記時,應重點記錄自己不易想到的關鍵一步,起到突出重點、強化記憶的目的。上述這道題可以這樣記錄:本題的重點、難點是掌握數量關系,即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除以總時間。總路程是12+12=24(千米),總時間是:12÷3+12÷6=6(小時)。
3.記疑難,求突破
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是很正常的。發現疑難,就要努力攻克,否則問題積累太多,會讓人喪失克服困難的信心,失去學習的興趣。及時記下疑難之處,課后再斟酌,獨立思考后解決不了再與同學、老師進行探討。只要我們長期堅持下去,昨日的疑難題不久就成為今日的普通題。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解一些奧數題,自己做過了,想過了,再次遇到時就不會覺得無從下手了。解題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可能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學習效率最大化,而記筆記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以筆記為載體,做到課內外相結合,教與學兩方面相結合,把課上不懂的弄懂,把不系統的變系統。
4.記巧解,悟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引用經典的例題、恰當的比喻、形象的表述來突破難點、強化重點、說明方法、優化思維。有的會讓我們恍然大悟,有的會讓我們回味無窮。例:雞和兔關在一只籠子里,它們有30個頭,72只腳。問雞和兔各有多少只?描述:“同學們,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哈利波特,手里拿著一根魔棒。魔棒一揮:所有的雞全都飛起來——停在空中,所有的兔全都舉起兩只前腳站立起來。”學生笑了起來,感到有趣。接著教師立即發問:“同學們,你能計算出此時站立在地上的腳有幾只嗎?”學生很快算出有72-30×2=12只。“這是誰的腳呢?”“兔子的。”學生很快明白兔有6只,雞有24(只)。學習中,我們要不失時機地記下有關解析的經典范例和突破重點、難點的巧思妙解,以便日后再品味,效仿與創新。
5.記提高,促共享
在數學筆記中,有一個模塊的內容是學生很感興趣的,那就是習題精粹模塊,這里記錄了各自認為的提高題,教師一段時間后可組織學生交流一次,請學生出題,當考官,適時充當一個“小老師”進行講解。課堂上,師亦生,生即師,師生相長,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激蕩和交流中,迎來思維的迸濺與生成的美麗。這種形式充滿了挑戰,活動中學生常表現出不愿服輸的斗志,同時學生也享受著成功的喜悅。實踐告訴我們: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就會還你無限精彩。
6.記收獲,培思維
學習可以分為三個層次:(1)“懂”。就是聽懂教師講解的內容,這是學習的初級層次。(2)“會”。需自己動手、動腦進行模仿練習和實踐。(3)“悟”。就是對所學知識悟出道理來,對所訓練的方法悟出規律來,從本質上進行把握,這是學習的最高層次,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以下摘錄了一位六年級學生的學習筆記:例題:在一個圓柱形儲水桶里,把一段半徑是5厘米的圓鋼全部放入水中,水面就上升9厘米,把圓鋼豎著拉出水面8厘米長后,水面就下降4厘米。求圓鋼的體積。我的收獲:這道題難度系數很高,我找到了自己的解題方法:把這根圓鋼分成兩段,其中一段是8厘米長,8厘米長的這段圓鋼再投入水中,水面將上升4厘米,因此可以認為:8厘米長的這段圓鋼體積和高度4厘米水的體積相等,先算出儲水桶的底面積:3.14×5×5÷4=157(平方厘米);然后算出圓鋼的體積:157×9=1413(立方厘米)。長期堅持寫學習收獲,將提升感悟的層次,促進方法形成,發展自己的數學思維。
7.記遺憾,談感想
在筆記中,學生可以談學不好的原因,可以談對教師的建議,可以談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和感受等。敞開心扉,暢談所想,以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調整教學方法。
事實上,優秀的學習筆記既是課本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又是思維過程的展現、提煉和升華,在做中,能彰顯學生的獨特個性,是最好的“學習檔案”。其記錄內容及記錄方式很多,以上舉例難免掛一漏萬,本文以此喚起同行對這一重要學法的重視和研究,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