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群英
蘇霍姆林斯基曾深有感觸地說:“在我們的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后進生是教育活動中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雖然在班上所占比例還不算太大,但對每個后進生的家庭和個人來說,卻是很大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后進生的形成原因
1.對學習數學不感興趣,思想上不求上進,學習數學不認真
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抽象性的學科。由于它的抽象性,給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無形中增加了難度,再加上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因而部分學生就會對數學的學習提不起興趣。解題時缺乏積極思考的動力,遇到一點困難就不想動腦筋,總有一種依賴心理,從而使自己的學習處于被動的境地,導致成績越來越差。
2.學法不當,缺乏信心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說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有的后進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往往很努力地學習,成績卻總是不理想,做題時也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會觸類旁通。久而久之,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3.貪玩好動,自控力差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心理特點,大部分后進生都比較貪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比如,數學作業還沒有完成,其他人的玩鬧聲就早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于是放下作業就和別人一起去玩了。
4.師生情感,不夠融洽
現在的教育是一個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個學生都照顧的面面俱到。,這時后進生可能就會由于考試、競爭的影響,感覺教師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拖后腿不受老師歡迎。再加上小學生的逆反心理,在課堂上更不與教師積極互動,他們會想你的數學課上得再生動、再好,我也不聽,甚至有時會出現言語、動作的沖撞等情況。
5.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小學數學后進生心理障礙分析
1.具有明顯的自卑感、失落感
2.具有膽怯心理
3.具有惰性心理
4.具有逆反心理
5.注意力不集中、記不住、遺忘快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幾項措施
1.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后進生對抽象的知識難于理解,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和肢體動作的演示,能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達到聲形兼備的效果,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內心獲得喜悅和享受的同時,也使得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
2.感受成功,增強自信
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的時期,教師給予后進生充分的表揚,會讓后進生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一次不經意的表揚,可激起學生千百次的希望。如果說表揚對于優等生而言是錦上添花的話,那對差生來講就是雪中送炭。
3.以禮相待,消除后進生的自卑感
師生之間融洽友好的關系,對后進生學好數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贊許的目光頻頻投向優秀的學生,對后進生則冷眼相待。后進生稍有過失,就加以訓斥,他們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價值得不到表現,使他們在心理上自覺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他們自我貶低、自暴自棄。因此教師鼓勵他們,讓他們融入數學課堂的學習中,消除他們的自卑感。
4.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教會學生預習和聽課的方法。
5.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人生
對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是非常復雜的。對小學數學“后進生”的轉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教師、學生、家長長時間的默契配合和不懈努力。教師和家長尤其要對他們傾注更多的耐心和熱情,學會真正的理解他們,以誠相待;幫助后進生解決難題,使他們擺脫內心的陰影,重拾學習的信心,主動地改變學習態度,積極努力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