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花
摘 要:綜合性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具有很強的整合性。語文綜合學習必須立足于語文,因地制宜,師生共同開發和利用資源并注重其趣味性和選擇性。
關鍵詞: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
綜合性學習是當前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語文綜合性學習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乃至整體素質為目標,具有很強的整合性。在教學中如何充分發現并利用學習資源,切實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呢?筆者認為,語文綜合學習必須立足于語文,因地制宜,師生共同開發和利用學習資源。
一、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學習資源
教師要高度重視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要形成濃郁的語文學習文化氛圍,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使之長期受到熏染,進而培養個人素養。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具有開放性,其內容有的來源于教材,有的來源于生活實際,有的來源于社會視角,其學習形式、方式手段都是開放的。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安排學習時間和地點,可對課外和校外進行拓展,從教材和課外讀物中選取有價值的主題,讓學生自主搜集資料,調查研究、實踐論證,與其他學科知識有機融合,優化學習資源,有效解決問題并通過有序的過程達到學習效果的優化。
二、注意學習資源選擇的趣味性
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要選擇好有探究價值的學習主題。選題時要注重其內容的趣味性,讓主題與內容貼近學生實際,適合年齡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就容易調動起來,就會產生好的學習效果。在選擇資源時,可以傾向趣味化,比如時事的、新穎的、幽默的、調查呈現的內容等,用這些喜聞樂見的學習資源作為載體,容易啟迪學生思維,把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知識點都轉換成趣味化的內容,課堂就會充滿靈氣和活力,學生才能興致勃勃地進行學習。
三、注重學習資源選擇的自主性
學生是存在差異的,活動的內容要滿足不同的發展水平,滿足具有不同興趣、愛好、特長學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學生通過對資源內容、方式的自主選擇,主動參與,進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面向全體。所以,在開放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有預見、有準備,以保證學習的資源與活動內容具有選擇性。如,學習《田園風光》系列主題的文章后,教師因勢利導開展了以《走進家鄉》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可以當小導游介紹家鄉的風土人情;可以當詩人、歌唱家、畫家贊美家鄉;還可以當設計師展望家鄉的美好明天……學生既能得到鍛煉,又能陶冶情操。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教師只有充分放手,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對所學知識進行選擇、整合、利用、創新,學生才能在參與和體驗中不斷提升語文素養及多方面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劉文靜.小學語文教學的細節及案例[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