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閣
摘 要:教師認真負責就是在教學生認真負責,教師敷衍馬虎就是教學生敷衍馬虎;教師熱情就是教學生熱情,教師冷漠就是教學生冷漠;教師公正就是教學生公正,教師偏私就是教學生偏私。
關鍵詞:教師;奉獻;愛;學生
子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的領路人,是學生成長的榜樣、路標。即使你的業務表彰再多,教學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若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無用之功!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一顰一笑,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學生就像是一張白紙,任憑你在上面亂涂亂畫。特別是初中生,模仿力極強,一個不經意間的壞習慣,就有可能影響學生一生。這種示范性將由輕描淡寫的畫面潛移默化成為刻骨銘心的記憶。常言道:立人先立德,樹人先樹品。要想成為“德藝雙馨”的當代人民教師,我認為年輕教師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典范,用愛澆灌心靈
冰心老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教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了一切。”正因為有了愛,才有了奉獻、勇敢、執著等一切的優秀品質。教師的一切品質都會在學生的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樹以良好的形象,為學生的明天繪出七彩的藍圖,才能對得起“人民教師”的稱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培養人。首先要教會學生怎樣去做人,然后再教學生怎么去唱歌。學生上課不遲到,這是講誠信;唱歌有激情,這是熱愛生活;課堂守紀律,這是大局意識。課堂雖小,但包含著做人的種種道理。崗位平凡,卻要真正做好學生的模范榜樣。所以不管是教師嚴于律己,還是在學生中樹立典范,都會給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一次在課上,我問有誰沒有帶豎笛,一位成績還不錯的學生站起來,說他沒帶。當我問他為什么的時候,他的回答讓我驚訝,他說:“××(班里最調皮的孩子之一)他們也沒交。”原來榜樣的樹立對學生的成長是那么的重要,樹立錯的榜樣也就等于樹立錯了目標。有些人有質疑了,說不定,那些調皮的孩子將來比學習好的孩子更有出息呢!是的,人的成功有很多條途徑,但是,我認為社會評價榜樣的標準有所不同,但是對于學校來說,榜樣就是團結、勤奮、節儉、守紀。這是人生的基礎,也是人生的態度。
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從而引導學生,感染學生,要自覺認識到作為教師的責任,不要以為只有上課才是育人,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學生:我們認真負責就是教學生認真負責,我們敷衍馬虎就是教學生敷衍馬虎;我們熱情就是教學生熱情,我們冷漠就是教學生冷漠;我們公正就是教學生公正,我們偏私就是教學生偏私。
二、無私奉獻,關注學生成長成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說的是教師默默的奉獻。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更應該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播撒在這教育的沃土上,奉獻給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在我們當地,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最新招聘的年輕教師,必須到農村鍛煉三年。說實話,農村的條件確實不好,由于師資力量不夠,我擔任了二年級班主任,在這短短的三年班主任工作里,我深深地體會到農村教師的不易。每天領隊進校園,帶領打掃衛生,冬天劈柴火,生爐子,開家長會,家訪,照顧學生,這些遠沒有多教幾個班的音樂課輕松。
在學校活動中,農村的孩子,除了扔沙包、跳皮筋兒,再也沒有其他的愛好,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創辦班級特色,我決定教學生打快板、說快書。在這里的時間大部分都用來教學生打快板,從站姿到手型,從音樂快板到天津快板,他們都學得有模有樣。后來,我們有機會參加了一些官方組織的才藝大賽,從校級、縣級、市級、省級,最后站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的領獎臺上,站到了全國頂級的舞臺上。每一級的比賽都是第一名,證書、獎章、牌匾都拿了很多,還為學校贏得了最佳組織獎和十佳獎。學生看到什么都好奇,到了天安門,進了故宮,和鳥巢合了影,和曲藝家們要了簽名,我們也不虛此行。有個學生還告訴我:“老師,我將來一定要來北京居住。”“老師,我非北京大學不上。”我覺得通過藝術教育關注了學生,關注了他們的成長與成才,對于這些來自農村的孩子來說,有這樣一次次體驗,肯定會終身受益。
三、重在溝通,做好良師益友
教師的職業是平凡而瑣碎的,教師的生活是清貧而艱辛的,但是教師的精神是豐富充實的,因為有學生,生活永遠多姿多彩。通過與學生促膝交流,傾聽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每當看到學生有了進步,有了改變,取得成績,教師臉上永遠掛著晨曦般的笑容。2013年,我的得力門生王凱旋(化名)被評為“全市十佳少年”,我聽到消息后心里不知有多高興。同事們都知道,快板教學是我從事的藝術活動的一大特色,但是不知道王凱旋同學練習快板以來,整個人都發生了蛻變。平時上課調皮的他,一下課就拿起快板,愛不釋手,在學習文化課失去興趣和信心的他,對快板卻是那么的著迷。我針對這個現象跟他交流,要想打好快板,沒有好的知識做基礎是不行的,學習也是這樣,沒有知識作為基礎,做什么事情都是空中樓閣。在獲獎學生代表發言中,他說我是他人生中的良師益友和啟蒙老師,光榮的使命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有一個曾做過教師的人說:教師這工作是少有的凈土,如果能在光榮感之余再多點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我感到問心無愧。
這就是我,一位年輕教師對“立德樹人”的理解——立德樹人,德育先行,樂于奉獻,持之以恒。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