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妮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5)
自入世以來,中國的外貿持續呈現良好的成長態勢,各種外貿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商務英語人才也隨之成為緊缺型人才。各類高等院校開設商務英語專業正是為了適應滿足這一需求,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從事對外商務聯系、談判和管理工作的專門應用型人才。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江蘇財院”)商務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外貿行業管理生產一線的外貿公司業務員、跟單員、單證員,外資、涉外企業中各類商務助理、翻譯等職業崗位人員。《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是為培養這種技能型國際商務人才而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培養學生外貿制單能力的必修課程。
《外貿單證實務》課程主要講授外貿單證的概念、種類,各種單證的基本格式與內容,制單和審單的要求與方法。課程設置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繕制外貿業務中各種主要單證,正確掌握和應用外貿業務知識及國際慣例,提高學生在外貿單證業務方面的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該課程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外貿單證課程講授的是在實際外貿業務中所使用的單證及其制作方法,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并審核信用證,根據信用證制作相關單據的能力。因此,該課程不但要求學生了解各種單證的相關概念,更要求學生能夠熟練制作并且正確使用相關單證,具有很強的理實一體化的特點,在學習時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相互配合,并且要注重學生具體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
外貿單證課程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較高的英語水平的要求。外貿業務環節是圍繞合同與信用證展開。合同與信用證都是用英文開立,里面還有大量的英文專業術語,只有掌握單證的合同與信用證的內容,才能進行后續的單證制作,而且涉及的單證也多是使用英文。除了單證以外,學習過程中還需要了解相關的國際貿易慣例,例如《UCP600》,這些都需要較高的英語水平才能夠閱讀理解。
外貿單證課程不是完全獨立的一門課程,它是國際貿易課程的一個分支,是《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以及《外貿函電》等課程的后續課程。學生只有在掌握先行課程的基礎上,了解了相關的知識信息,才能更好地進行單證課程的學習。
江蘇財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除了學習商務課程外,更多接受的是商務方向的英語課程,這也導致了學生對商務類課程的輕視,對外貿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因此《外貿單證實務》開始授課時,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重新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在講授每種單證時,教師大多采用講授法,講解概念、專業詞匯、制作方法,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雖然之后也能根據各個知識點來制作單證,但從結果來看,學生普遍做題速度慢,出錯率高,對于不同的業務案例不能夠靈活變通。
外貿單證課程培養的是學生閱讀信用證,根據信用證制單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不是僅僅掌握相關的理論。目前從事單證課程教學的教師大多是畢業后直接走上教師崗位,缺乏實際業務實踐經驗,雖然取得了有關外貿證書,但是對該課程的理解仍然處于理論層次上。雖然部分教師之前也有企業工作的經驗,但是從教幾年,沒有接觸企業一線工作,不能獲得最新的專業信息,慢慢地也就失去了經驗優勢。教師的實踐經驗缺乏也就無法達到對學生的培養目標。
外貿業務中所使用的單證一般是全英文的,涉及的條款欄目的填寫都需要運用專業的術語表達,在外貿單證課程中應盡可能多地用英語教學,但是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一方面,江蘇財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其他英語課程的輔助下,有一定的英語優勢,但由于高職學生入校時普遍水平較差,在理解專業的英文方面仍然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導致英語教學實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師的復合能力有限。要么教英語的不熟悉專業知識,要么教國際貿易的英語水平又不夠高,同時外貿單證教材基本都是中文版本,全面系統的中英雙語或者英文的單證制作教材十分欠缺,由此在教學中就無法使英語和外貿進行有機融合。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中文講解,這也導致很多學生連最基本的信用證條款和單據欄目都無法看懂,更不用說用英文制單了。
江蘇財院商務英語專業開設的外貿單證課程在即將結束時配有一周的實訓課程,以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外貿單證的制作。但是在實訓實踐過程中,教師仍然采用分開訓練,使用外貿單證軟件,逐個練習每種單證,整個過程缺乏業務連貫性,不利于學生對整個業務環節的理解。同時,無論是課堂還是實訓周實踐所選用的操作業務,大多是專門人員編寫的案例,缺乏真實性,不能真正體現行業的真實業務情況。
外貿單證課程作為國際貿易等課程的后續課程,與先行課程的聯系非常強。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外貿知識,才能更好地進行外貿單證的學習。因此,商務英語專業在課程設置上要注意先后課程的銜接,不能脫節,否則會導致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生疏。同時,采用小班教學商務課程,提高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對其重視程度;加強對學生商務課程的考核,也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
因課程的特點,英語教學應在該課程中起主導地位,因此需要積極創設有利的雙語教學條件。沒有合適的英文版本單證教材,教師可以自主編寫符合學生特點的雙語校本教材;有效利用學校師資,將英語教師與專業教師結對,相互提高各自的專業水平與英語水平。有了適合學生的教材,英語水平提高的老師自然可以實施雙語教學。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技能型應用人才,單證課程是培養學生的實際制單能力,要實現這一目標,授課教師自身需要專業的實踐經驗及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深入企業進行調研,經常用假期去外貿企業進行實地鍛煉;另外,學校要創造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實習的機會,使之積累相關的單證工作經驗,培養真正的“雙師型”素質,建立一支名副其實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學校與校外企業建立聯系,開設校外實訓基地的同時,可以邀請企業單證工作人員進校進課堂,或者直接聘請企業人員擔任實訓課程的導師。企業人員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帶來最新的行業動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課堂上可以使用公司真實的業務,要求學生完成整個環節的單證工作,在學生制單過程中給予學生指導,使其了解如何對某些項目進行變通等,而這些都是對書本以及專業教師授課內容的最好補充。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對外貿單證業務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這也是他們對職業社會的初步接觸,為其以后走上單證員崗位奠定了基礎。
[1]李肅.獨立學院《外貿單證》課程雙語教學的研究[J].經濟師,2011(12):133.
[2]俞培燕,鄭艷.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9(6):42-43.
[3]翁旭青.外貿實訓教學改革初探[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16(9):117-119.
[4]倪琳.高職院校外貿單證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J].中國市場,2011(49):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