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中愛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筆者認為,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條件是對此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正確、要深刻,民辦高校師德建設工作也不例外。也就是說,各級民辦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尤其是一線教師對師德建設的重要性一定要有充分的認識,并在實際工作中予以重視。
關于師德建設的重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指出:第一,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保證,也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處于不同階段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迫切要求。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各學校德育工作狀況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第二,師德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長期以來,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贏得了國家和社會的尊重。但同時,在市場經濟條件和開放的環境下,師德建設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的挑戰;師德建設工作中還存在較多不適應的方面和薄弱環節。比如,某些教師在師德方面存在政治立場不牢、敬業精神欠缺、育人意識較低等問題,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和全面素質亟待進一步提高。由此可見,當前,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
我們只有真正認識到了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師德建設才有可能得到重視和落實。為了進一步加強民辦高校師德建設,在此對目前民辦高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形成原因、解決的途徑和措施進行分析、探討。
當前,從我國民辦高校教師的整體思想道德狀況看,總體上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好的態勢,大多數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積極工作、為人師表。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還存在以下問題:
1.某些教師對民辦教師職業認同不高,過于重視物質待遇。在現實中的表現主要是經常與公辦高校的教師比較,感覺自己教學任務重,沒有公辦學校的福利和待遇好,也沒有編制,心理沒有安全感,壓力比較大。還有一部分老師常常和從事其他高收入職業的人作比較,羨慕其他職業,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自卑的心態。有的教師過分看重物質待遇,為了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甚至想方設法謀求第二職業。
2.個別教師不尊重學生。由于絕大部分民辦高校錄取的學生是三本或二專,特別是二專的學生,相對公辦高校的學生來說,基礎比較差,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教育好這些學生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然而有些教師卻沒有耐心,總拿學生和大學的自己相比,認為學生就是一群傻瓜,因此發生對所謂的“壞”學生、成績差的學生進行諷刺、挖苦等出口傷人的不道德行為,對學生心理造成了極大地傷害。
3.一些教師愛崗敬業精神欠缺、工作積極性不高。在民辦學校,由于一些教師的思想認識問題,對民辦學校有成見,心里沉不下來,導致工作狀態不佳。在工作中的表現如備課不夠認真、不充分,教學缺乏責任心,家事重于工作,工作敷衍且時常處于被動狀態,時常想著如何跳出民辦高校這個圈。
4.一些教師在身教方面表現較差。這方面的表現主要有一些教師上課遲到、早退、毫無忌諱地接打手機,在學生面前闖紅燈、言語粗俗、行為不夠文雅;衣著打扮過于時尚,與職業不符,一味追求名牌并且把這種追求毫無忌諱地傳遞給學生;過生日或過節時暗示想評優秀學生、優秀班干部或想拿獎學金的學生送禮物、請吃飯等等。
5.一些教師只顧教書,忽視了育人。一些教師把自己的教學工作僅僅歸結為傳授科學知識,知識講完就萬事大吉,而將育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拋在一邊,表現為上課來了,上完課就走,不愿意和學生交流知識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用說關心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6.治學不夠嚴謹。有的教師缺乏嚴謹的治學態度,上課很隨便,信口開河;平時對學生管教不嚴,上課學生隨便出入教室,課堂秩序混亂;對學生考試作弊現象采取姑息態度,更有甚者甚至幫助學生考試作弊,或在批改試卷時不能一視同仁等等,敗壞了學風、考風。
經過分析,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可能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經濟過于追逐經濟利益的負面影響,使某些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立德樹人這一光榮而神圣的工作和任務的認同感降低,而過于看重物質待遇,導致其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而其想方設法謀求生財之道就不難以理解。
第二,部分民辦高校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由于民辦高校大部分創建的時間較短,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部分教師借機鉆空子,做一些違反師德的事情,且事后對評優、職稱晉升毫無影響,這無疑對本來師德高尚的老師會產生負面影響。
第三,民辦高校對師德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日常工作中,民辦高校管理者及教師對師德建設的不夠重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工作中對師德的要求強調不夠。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強調要求教師一定要認真備課、上好課、做好科研等,但是沒有對工作中教師應遵守的道德規范進行強調,這樣一來,使一些教師放松了對自己的職業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師考核中師德考核不夠重視。教師考核的指標中雖然有師德考核,但是因其考核標準不夠科學和操作性不強,考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這也導致某些教師對自己的職業道德要求降低。
第四,民辦高校部分教師有雇傭思想,對自我道德修養的要求不高。為人師表,身教重于言教,但由于部分教師有雇傭的思想,僅僅把教學工作作為一個掙錢的途徑,忘記了或忽略了教師這一職業的神圣職責和根本任務。沒有真正認識到教師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影響作用,因此工作中就只管教書、搞科研,忽視了自身的道德修養。
第五,民辦高校教師的選拔不夠嚴格和科學。筆者認為教師的選拔應該足夠重視其職業認同感和師德水平。現實中,本來由于人的道德素質一時難以考查和衡量,所以在教師招聘中往往忽略或不夠重視,而對應聘者的考核主要是對其文憑、講課水平和科研能力的考核。還有的應聘者對民辦教師職業并不夠認同,只是作為一個跳板。這樣,很難保證所有入職的教師在工作中能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為了搞好民辦教育工作,培養大批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我們應該通過以下途徑和措施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
1.各級教育部門尤其是民辦高校要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要不斷加強師德教育和宣傳工作。要重視教師入職前的師德教育和日常的師德宣傳工作,通過師德教育和宣傳工作使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要對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一個足夠的認識,并通過樹立先進典型人物鼓舞和激勵教師,從而促使教師自覺進行師德修養。
(2)師德建設中要“以人為本”,加大對民辦教師的關注與投入力度。有關部門及民辦高校要充分關注民辦高校教師的工作現狀,關愛他們的生活,提供更多機會,穩定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因為民辦高校教師中青年教師比重很大,他們剛參加工作,工資相對較低,但又面臨買房、結婚、生子等壓力,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會使其產生心理落差。因此,民辦高校要密切關注青年教師的生活,在家庭、交通、住房等方面盡可能地提供幫助。
(3)要認真做好師德考核工作。師德考核工作對教師來說既是動力又是壓力,對推動師德水平的提高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要使師德考核工作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第一,師德考核工作必須認真嚴格執行,使其落到實處,結果公開。第二,師德的衡量標準要科學、具體,具有可操作性。這就要求制定系統的師德評價體系并實行全程的民主評價。第三,師德考核和建設工作要進行嚴格、有效的民主監督。第四,師德評價的結果應在教師晉升、評比中發揮作用,并應給予適當的獎懲。
2.作為從事民辦高等教育工作的一線教師應做好以下工作
(1)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和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師德教育和培訓,充分認識到師德對學生的重要影響,從而在思想上對此給予高度重視。
(2)教師在深入認識自己從事的職業的特殊性、重要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責任心,自覺地不斷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教師應主要從語言、儀表、行為等方面加強修養。
[1]朱蓓蕾.論醫學院校“80后”青年教師的師德養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27(2):253-255.
[2]王志剛.淺談醫學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0,23(2):90-93.
[3]藍蔚.教育現代化視野下的師德建設[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2):114-115.
[4]朱文欣.論大眾化進程中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J].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25(3):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