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笑靨
摘要:樹立自信心與培養(yǎng)興趣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當學生對于聲樂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才會有學習及表演的欲望,從而不知不覺中樹立起自信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讓學生自覺地愛上學習。
關鍵詞:聲樂初學者 興趣 自信心 訓練 審美
一、提高聲樂初學者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對于學習聲樂也是如此。由于學習的欲望來源于學生自身的興趣及愛好,因此,只有在此基礎上體現(xiàn)出表現(xiàn)欲望,才會促使聲樂初學者熱愛這門藝術。由此可見,作為一名教師,掌握一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是有必要的。因此,在針對聲樂初學者的教學中,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于聲樂初學者來說,自信心更是學習聲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自信心是一個人對其自身能力的一種肯定。自信心強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充滿了信心,相信自己任何事情都能做的很好,哪怕遇到困難,也能面對困難迎刃而上。
樹立自信心與培養(yǎng)興趣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只有當學生對于聲樂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才會有學習及表演的欲望,從而不知不覺中樹立起自信心。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讓學生自覺地愛上學習。
二、發(fā)聲的整體訓練
(一)呼吸訓練
呼吸是唱歌的基礎,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十分重要。我們?nèi)粘I钪械暮粑亲匀坏模璩枰臍庀⒁壬钪袣庀⒁蟮亩唷⑸畹亩啵簿褪菍儆谟幸庾R、有目的的、帶有技巧性的呼吸。由于唱歌中的呼吸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之上,所以在練習時要保證其自然性,目的是要使呼吸運用暢通、自如。聲樂初學者在練習呼吸時要保證全身放松并且站直,體會腹部的肌肉松開,然后讓氣息慢慢吸入體內(nèi),當感覺有氣流在腹部擴展,就證明氣息的注入是正確的了。到此狀態(tài)后需要把吸氣控制平穩(wěn),然后均勻地把氣吐出去。這種練習方法在聲樂教學中稱之為慢吸慢呼。當此練習已經(jīng)練的得心應手后,就可以進行慢吸快呼﹑快吸慢呼﹑快吸快呼的練習了。這些呼吸方式其實都是由我們最開始練習的慢吸慢呼演變而來的,為的就是當遇到演唱不同作品時,氣息能夠運用的自如。如果學生對體會氣息上有困難,可以在訓練時要求其雙手掐腰,來感受腹部受到氣的擴張。
(二)哼鳴訓練
當初學者進行完呼吸訓練后,便可進行哼鳴的訓練。哼鳴練習是發(fā)聲練習的一種,對于掌握唱歌的共鳴是非常有幫助的。哼鳴訓練作為發(fā)聲練習的一種,在訓練中要求聲音輕松而又明亮,保持較高的位置。所以舌根要放松,并且喉嚨要保持嘆氣和打開狀態(tài)。其中,嘆氣式哼鳴訓練對初學者來說更容易一些,因為人在日常生活中嘆氣時而發(fā)生,無形之中我們已經(jīng)訓練了嘆氣哼鳴,只不過我們不以為然罷了。當嘆氣訓練告一段落后,便可在練習中加入閉口的哼鳴練習。由于哼鳴訓練相對來說對初學者有一定的難度,在練習中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同的問題和困難,所以在平時的聯(lián)系中要注意音與音之間不能出現(xiàn)任何斷、卡、不均勻等現(xiàn)象。換音時要精神集中,如稍不注意,喉頭就容易往上跑,因此需要注意連貫性。作為初學者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論音的高低,都始終要保持高位置的感覺,這對上下聲區(qū)的統(tǒng)一很有益處。
(三)發(fā)聲訓練
在進行發(fā)聲訓練前,教師可以讓初學者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緩解在此前訓練中所積累的疲勞感。訓練時要由淺入深,先由單一的母音開始,切忌不要多元化,要確保以單獨母音為主,然后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逐漸增加。在訓練時一般先從簡單的三度音階開始練起。因為只有三度,跨越比較小,所以學生比較容易掌握聲帶與氣息的搭配,從而更有利于掌握音與音之間的變化。在唱好三度音的練習后,教師可以把訓練難度增加到五度音的練習。由于五度音涉及的音域相對來說比三度要廣,初學者往往不太能保持住喉嚨的穩(wěn)定性,所以,采取由高到低的發(fā)聲練習會好一些。需要初學者在進行五度音訓練時注意的是,練習時開頭第一個音很重要,需要在開唱之前,想好這個音的位置、音高,并且要做出歌唱的狀態(tài),隨著音的高低,聲音來去自如,保持聲音貼著后咽壁。就算到了中低音區(qū),也要保持高音區(qū)的位置,保持興奮的狀態(tài)。
三、提高聲樂初學者的審美
聲樂是一門視聽感覺藝術。對演唱者來說,運用自己的聽覺去監(jiān)聽、調(diào)整歌唱狀態(tài)是平日訓練中早已形成的習慣。其實這就是一種審美觀念,只不過這種審美是在不經(jīng)意中體現(xiàn)出來的。由于每個人對聲樂藝術的理解不同,則聽覺效果也會有所不同。由于歌唱者與聽眾,在聽覺上存在著主、客觀的關系。所以兩者之間在審美回饋上就存在一些問題。由于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大腦需要考慮很多演唱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以至于在其演唱作品時,大腦不能把耳朵接收到的信息一一進行分析處理。因此在演唱中會有一些欠缺。因此,作為聲樂初學者,要盡早建立和形成對聲音的審美感。作為聲樂初學者,千萬不要把唱歌當成一種負擔,我們只要自然、簡單地演唱,就足夠了。往往想得太多,追求得過于完美,反倒在演唱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對于學習聲樂的人來說,聲樂是最普遍的一門藝術也是最難的一門藝術。普遍是在于每個人都會唱歌,每個人都能唱歌,只是有好壞之分。難又難在它不像其他樂器,能看得見摸得到,方便理解和接受,所以聲樂只能憑著意向去摸索,去開發(fā)。所以,教師除了傳授學生演唱技巧外,其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認知能力、審美能力并加強情感交融,從實際中出發(fā),因材施教,這樣才能為聲樂初學者搭起走向成功的橋梁。
參考文獻:
[1]弗里德里希·黑格爾.美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2]周小燕.聲樂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余開基.高考音樂強化訓練聲樂卷[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