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冬
摘 要:本文從作者自身的實踐出發,對游戲教學法進行了新的探討,并提出了自己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 創業課堂 中職生
一、應用游戲教學法符合學生特點
1.符合中職學生學習特點
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差,厭學情緒濃,而創業課程是一門理實結合緊密的課程,如果在課堂中教師一味地講創業理論,會讓學生對創業課產生畏懼情緒,因此采用傳統的老師教、學生聽的模式,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但是他們都很喜歡玩游戲,為了玩游戲可以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因而我們如果采用游戲教學法,創設游戲情境,可讓學生在無意識中學到知識,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2.符合中職學生心理特點
十六七歲的孩子在身體上已發育成熟,但在心理上普遍還不夠成熟,他們心氣重,喜歡爭強好勝。游戲有一定的競爭性,在玩游戲過程中,不自覺地會相互比試、分個高低,這就激發了他們的上進心。而且,教師在游戲中由以往的領導者變成了合作者,既拉近了師生距離,學生又愿意聽大哥哥、大姐姐的話,因此學習過程自然變得輕松愉快。
二、游戲教學法在創業課堂中的應用
1.游戲導入,引發興趣
中職生的創業意識淡薄,很多人都抱著等學校安排、靠父母幫助找工作的想法。但是,現代企業更喜歡具有創新精神、靈活思維、較強執行力的職場人。創業教育不僅僅教會學生如何創業,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考力、樹立創新意識、增強執行能力。所以創業課堂不僅是創業者的夢想之路,更是所有求職者的職場課堂。
第一堂課,為了讓學生“明白在求職道路上我可以有更多選擇”,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每組分發一個小物品,有的是一支鉛筆,有的是一個紙杯,有的是一張A4白紙,都是些生活中常見的東西。筆者讓每組同學各自想想手中拿到的這個物品有什么用,一組寫完將物品及答案傳遞到下一組,下一組同學繼續寫。
一開始,學生覺得這些小東西能有什么用呢,答案沒寫幾個,但是越到后來答案越多,最后回收回來時學生自己也不敢相信這么個小玩意兒竟然能有那么多用處。接著筆者又反問學生,一個看似平常的小東西也能有那么多的用處,那我們呢?畢業后除了等、靠、要找工作外,我們還可以選擇什么路呢?學生說可以創業。筆者追問,可以創什么業?并讓他們盡量想想自己身邊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漸漸地氣氛活躍起來,有的說我家周圍有很多竹林,我可以開個竹制品加工廠;有的說我家對面新開了一個廣場,人流很多,我可以在家門口開個奶茶店;有的說我姐姐開過美容店,我可以跟她一起開……就是一個小小的游戲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讓他們發掘出身邊有那么多可以利用的創業資源,使他們對創業課的學習熱情一下子提高了。
2.游戲破冰,化難為易
在創業課程的幾大模塊中,財務知識是讓所有學生頭疼的內容。特別是幾張報表,內容繁多,學生經常搞錯。為了讓學生熟悉表中各數據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做一個“搶位子”的游戲。邀請10名同學上臺,戴上特制的帽子,帽子上分別標有“銷售收入”“ 銷售商品成本”等內容,其中有1項不屬于利潤表的內容。臺上放9張椅子,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搬起椅子排好順序,搶錯的同學接受一定的懲罰。教師如果只是反復強調利潤表如何填寫,學生會很容易忘記,而且這樣的課堂很枯燥、沉悶。加上這樣一個小游戲,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在游戲中鞏固知識,好玩易學,又不易忘記。這個游戲也可以換個玩法,把幾張表的內容都放到一起,在規定時間內最先找到伙伴并排隊正確的為勝,這不僅增加了游戲的難度,參與人數也大大增加,更有助于學生分清幾張表之間的關系。
3.游戲比拼,加強合作
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是創業課程一個主要目的。創業課中有很多大型游戲都需要團隊的協作才能完成任務。學生的好勝心強,于是就會自動團結起來和其他小組競爭。逐漸培養了他們的團隊意識,讓他們學會了團結合作。比如制作公司海報,就是一個很好的團隊合作游戲。在前一堂課上,筆者先明確幾點制作海報的要求,然后讓學生自行采購所需物品,下一堂課進行海報制作與展示。第二堂課時,筆者發現有的小組工具準備得很充分,有的甚至連草圖都畫好了,而有的小組卻什么也沒動過。筆者給他們設定了一個小時的制作時間,并想好展示方案。有的小組分工很明確,畫畫的畫畫,寫字的寫字,想方案的想方案;有的小組只有個別人在制作,其他成員閑著沒事干;還有的小組海報設計方案想了一個又一個,但不斷被組內人員推翻,到最后差點罷工不干了。
一小時后進行展示,筆者讓每組在展示完后分別講講制作的感想。每組同學都有一大堆話要講,有反思的,有感謝的,但他們都提到了成員間的相互配合是成功的關鍵。通過制作海報,學生明白了創業道路上的難題還有很多,只有同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
三、開展游戲教學要注意的事項
1.游戲內容要有針對性
課堂教學的所有活動都必須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游戲是為了服務教學,不能為玩而玩。在設計游戲時應明確教學目標,緊扣教學內容進行,將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要成為課程內容引導、說明、解釋的有效手段與方法。如在創業課程中我們設計了一個水果沙拉的大型游戲,在游戲開展前教師應告知學生本堂課的任務是學會計算成本和定價,并且明確要求學生列清手中材料的成本是多少,每一份沙拉的成本和定價是多少,而不是吃吃、玩玩到下課。
2.游戲活動要有年齡性
教師在設計與選擇游戲時,要注意使游戲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對中職生來說,如果游戲太簡單,技巧性太低,他們會覺得浪費時間,這樣會減弱他們的參與熱情和興趣。比如在上投資回報率一課時,引入過程可以采用“神投手”的游戲:每組10個球,一大一小兩個筐,每組派一名代表投球,投進大筐得一分,投進小筐得三分,分值最高為勝。這個游戲與投籃相似,有一定的技術性,而且還有一定的策略要求,比較適合中職生的年齡段。投球的命中率與投資回報率相對,投球的策略選擇則考慮了風險的大小,風險越大,分值越高。在投資回報中也有風險,這個風險則來自于時間和流動性。一個游戲貫穿于整堂課教學內容,有趣又動腦,學生十分喜歡。
3.游戲活動要有創造性
俗話說“把戲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戲,玩過幾次后就會變得枯燥無味,使學生失去玩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翻新游戲,不斷設計新游戲,以滿足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設計游戲形式時我們可以全體參與,可以單人示范,也可以小組合作;游戲的獎勵規則可以是小禮物,可以是加分,還可以是滿足學生的一個小要求;游戲素材可以來自學生身邊事件,可以是某個情景再現,還可以是劇情故事的表演。
4.游戲設計要有紀律性
游戲是課堂的教學環節之一,但不是課堂的全部,教師應把握游戲之舟的方向盤。教師的主導作用十分關鍵,決不可把創業課變成游戲課。這就要求教師有掌握全局的能力,既要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要因勢利導將感性游戲引到理性高度。
游戲教學法是深受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它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學生樂于接受的生動內容,能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化難為易。
參考文獻:
[1]于翠玲.游戲教學法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05(10).
(作者單位:象山縣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