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冰
【摘 要】新媒體環境與高校擴招是所有傳媒類高校共同面對的時代背景。在這樣的大媒體環境下,如何將傳媒類專業的教學與影視產業進行接軌,是一個共同的課題。考慮新媒體爆發式增長的現狀,通過產業與高教的對接,強化實踐教學,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再配合傳統的理論教學與言傳身教的師徒制教學的部分特點,是解決傳媒教育領域的部分現實問題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新媒體 傳媒教育 產學研結合
隨著新媒體的浪潮,一個新興的媒體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在這股媒體優勝劣汰,新舊交替的大潮中,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為代表的新型人際交往模式;以迅雷視頻,PPlive,樂視等網絡電視軟件平臺為代表的新型網絡電視;以好萊塢特效大片為代表的新型影視劇目,正在逐步更替著媒體環境。
傳媒教育界的很重要的一大傳統就是師徒傳承與小班教學。即便現在進入電視臺,依然是老員工帶著新員工進行節目的策劃,錄制或后期等工作,直到新員工能夠完全熟悉和勝任自己的位置時,才能獨立進行節目制作。而隨著高校的擴招,傳媒類院校的班級制度也逐步擴大。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就對傳統的授課模式產生很大的沖擊。
一、量產與精品的矛盾
當代的傳媒教學,存在批量化與規程化的問題。國內傳媒教學的評判機制與價值過于統一化與制度化。以百分制面對藝術化要求較高的傳媒教學時,就面臨著給一個舞蹈、一首鋼琴曲做出數字化評價一般困難。然而我們的教學考核就是這樣的制度,并依此為依據衡量學生的獎學金,評優等各種獎勵。這與藝術專業,傳媒行業對藝術化思維,個性化創意的需求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二、專才與通才的矛盾
專才與通才的矛盾不僅存在與傳媒行業,更普遍存在于各行各業。實際上這兩個概念的界定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姑且不論其中細味,單從教育本身對學生培養制度的要求來看,我們的高等教育對傳媒類學生的教學要求與行業要求仍存在巨大差距。課程設置死板,要求面面俱到,高端內容缺失,使得我們的學生專才的精尖度不夠,缺乏真正的專業高度;而通才的突出性不夠,面面俱到而淪為平庸。綜合觀之,是教育制度上對于高精尖專才缺乏真正高端傳媒人才的指引,而對于通才則缺乏特色性的指引。缺乏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能夠一語定音的重量級人物。即便是國內風生水起的這些影視行業的人才,還有很多不是傳媒相關專業的所謂“科班出身”,這無疑是一大諷刺。
三、言傳與身教的矛盾
目前國內的傳媒類課程教學,正由傳統的言傳身教,師傅帶徒弟的作坊模式,逐步轉向規模化教學,正規化教學,班級制教學。傳媒類課程班級的人數激增,這種教學模式帶來的巨大的問題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已經失去了很多言傳身教的態度。學生在投影儀和電腦屏幕上看到的,只是光標機械的來回運動,而不是剪輯師精心思考的態度。
四、理論與實踐的矛盾
影視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對實踐要求尤為突出。這個行業的理論指導大多來自于行業內實踐最多,創作最優秀的實踐型人才,而非由理論推導理論的研究性人才。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設施設備,硬件機房等建設遠遠滯后于擴招的腳步,導致大量理論性課程充斥課表。而實踐性課程則寥寥無幾。
以上問題在傳媒類院校的教學中普遍存在,在技藝結合類專業與課程中尤為突出。針對這些問題,浙江傳媒學院動畫學院進行教改試點,總結了系統化應對解決方案。
一、小班制(小組制)實踐化教學
這一制度在傳統教學中一直存在。一個班人數就只有10多人,剛好能夠組成1-2個小組進行實踐化教學。而對于大班而言,將其拆分成數個小組輪流授課應當是一個可推廣的趨勢。小班制不但避免了每個學生獨立創作對于資源的高度需求,更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其效果遠優于大班整體項目實踐或者單人實踐。
二、項目制實戰化演練
在小班制的基礎上,實踐演練不再以作業的形式分配,而是模擬實戰的項目。以公益、比賽或者商業項目作為基本的取材點,為學生合理分配項目,課內時間指導,課后時間推進項目實踐。不僅有效利用了學生的大量業余時間,更讓學生提前接觸行業與獎項。其趣味性和有效性也遠超于強行布置一個虛擬的作品標題。在這樣的實戰化項目推進過程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學生的靈光閃現和創意靈感,抓住這些點,讓項目更具創意特色。
三、國外教學視頻大規模引進
歐美在媒體行業中已經制作了大量教學型視頻資料。著名的Gnomon Workshop,Lynda網站等就是世界知名的CG視頻網站,錄制了許多知名CG藝術家的講座與教學視頻。另外還有斯坦福大學公開課,耶魯大學公開課等視頻公開課中的如《創意與藝術》《聆聽音樂》《解讀好萊塢》《好萊塢電影特效制作教程》等視頻公開課,都可以作為與國際媒體行業接軌的重要教學與參考資料。這些視頻教程不僅可以讓學生看到、聽到國際化的視野和聲音,更是我們尋找差距的重要依據。
四、產業實踐平臺的常態使用
國家教育政策的要求下,高校與諸多電視臺,影視機構,影視公司都有固定的合作關系,建有一大批實習基地。實際上這些所謂實習單位接受學生的時間和人數都極為有限。如何與產業單位進行常態化合作,強化產學研的體系,是為傳媒學生提供更多實踐與就業機會的一大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念蘆. 影視技術基礎. 世界圖書出版社公司,2012.
[2]林迅. 新媒體藝術.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