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濤 劉釗
摘 要:合作學習作為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之一,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學生掌握語言的交際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參與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通過兩年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體會,我們發現與傳統教學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有許多的優點,怎樣才能使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們必須從它的小組建設、評價以及實效性三個方面入手談談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180-01
合作學習作為教育改革的主流模式之一,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學生掌握語言的交際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參與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通過兩年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體會,我們發現與傳統教學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有許多的優點,怎樣才能使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們必須從它的小組建設、評價以及實效性三個方面入手談談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
一、合作學習的小組建設
首先,思想上要對合作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側重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進行信息傳遞,缺少學生之間的交流,而小組間的合作學習,恰恰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的充分發揮:不僅可以使同學之間互幫互學、以優帶差;更可以增加學生發言的機會,培養學生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
其次,合作學習小組建立要合理。一般的合作學習,每組以4-6人為宜。學生分組以混雜分組最好,由于學生與不是很熟悉的同學一起學習討論,因不同觀點的提出和整合,會提高學生作業的質量和思維的多樣性;使學生學會與不同的人之間合作的學習的技能;和較生疏的人在一起會約束自己,紀律會變好。
再次,小組活動時要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小組內應設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等。小組長應選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全組人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探究活動,記錄員的職責是記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內容,匯報員可由口才較好的學生擔任,職責是將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最后,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應自然融入課堂教學設計之中。在課堂教學時, 教師 應有意識地圍繞教學內容,創設便于小組 交流 的語境或情境,引導學生在小組 活動 中發散性地、創造性地思維。例如,教學九年級語文《古詩三首》伊始,便以小組競賽的方式導入新課,很新穎,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啟發他們參與的熱情;在朗讀環節中,配放背景音樂,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小組練讀比賽,以自己創造的方式走進文本;問題探究也是教師精選出來的,通過對關鍵詞語的理解,理解詩歌的內容和領悟作者的情感。
二、合作學習的評價
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教師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情況,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我們應該多用此類的評價:“你們小組……真是充滿活力的團隊!”“第幾小組真是一支高效率的團隊。”……總之,合理的評價不僅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在思維的迸濺中產生思想的火花。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合作學習追求的一種境界,讓每一位組員清楚自己的每一點進步,體驗成功學習的喜悅,進一步激發興趣。有效促進學習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可見評價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學習效率的高低。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激發學習熱情,增強學習主動性和責任感,增強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對集體的熱愛,改善學生對學校、同伴、自己和學習的看法,提高發散思維能力,也能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觀察和評價學生學習的機會。因而,我們在教學中適當應用是很有必要的。但一節課中不宜安排過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次數和時間,防止隨意性與形式化,可以說學習內容的優化是合作學習取得實效的關鍵。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把小組合作學習引到我們的語文課堂,并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合作學習的適時提出,是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的,尤其是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的,有利于他們的探究與創新。抓住合作學習的特點,逐步向語文學科領域滲透,讓合作學習這朵課改之花越開越盛,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健康成長,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愿合作學習之風盛行在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田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