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鳳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問題,以及結合我國的國情和教育實踐,有效地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發展的需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學校教育中切實、深入、全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學生自己的心理素質提高了,他們才會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認真的對待學習生活,以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面對所要碰到的各種問題。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尊重;注重實踐;共同參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285-01
隨著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給人們的各個方面的壓力,尤其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至此心理健康在近幾年來特別受到人們的關注。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未出校門的孩子們,心理健康狀況很可能對他們一生的發展和行為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如何讓其能適應未來的社會,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教師們的必修課,它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工作中,如何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呢?就以下幾方面,談談筆者的初淺認識。
一、重視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教師只有掌握關于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科學知識、按照科學的規律和方法開展教育工作、處理學生日常表現出的心理行為問題和意外事件,教師才能真正做到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實處,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如,一位平時表現還不錯的、身心都很健康的學生,由于一時的沖動偷拿了同學的錢,事后良心的自責使他找到老師并承認了錯誤。但由于教師處理不當,他從此被戴上了小偷的帽子,父母的責罵、教師的不屑;和同學的疏遠,使他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從此郁郁寡歡、自暴自棄,不但學習成績下降,而且變得怕和人打交道,甚至出現幻聽、幻視,總懷疑別人在背后議論他又在偷東西,最終發展到再也無法上學,陷入心理危機。而有同樣經歷的另一位學生,在承認錯誤的時候得到了老師的諒解,老師不但沒有將事態擴大,而且還把信任和改正的機會給他,把管理班費的任務教給了他。在老師的不斷鼓勵和積極支持下,這位學生終于擺脫了上次錯誤在心靈上留下的陰影,能抬起頭走路、堂堂正正地坦然處理關于錢的問題,其它方面的發展不但沒受到消極影響,反而因老師的諒解和信任所帶來的自尊、自信的增強而得到促進。
二、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
有一個孩子叫王超,這孩子個頭很小,年齡不小,學習慢半拍;還有一定攻擊性,經常跟同學一發生矛盾就打架,家長比較年輕。我經常找他談話,鼓勵他要認真學習,與同學們團結友好,還跟他的家長聊天,了解他的基本情況。這孩子漸漸地有了一些進步。然而,就在孩子取得進步沒多久,學習又急劇下降。以前家庭作業基本上能夠按時完成,現在卻總是不能夠按時完成家庭作業。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周都安排時間,在放學后留他去辦公室補習功課。在跟他聊天時我發現,孩子總是說:"媽媽還沒有回來,爸爸說老家有些事情。有一天,他臉上帶著幾道傷痕來上學。一種直覺告訴我,他的媽媽并不是老家有事久不回家,而是爸爸媽媽可能在鬧矛盾。于是我旁敲側擊,了解到他的媽媽和爸爸吵架了。媽媽賭氣回了老家,爸爸要忙于工作,還要照顧孩子,有時候心情不好就會打他。我感覺到孩子的家人不希望別人知道這些,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處理這件事情。我在他爸爸交談時,暗示他要對孩子多加鼓勵,父母雙方的關愛是直接影響孩子學習心理狀態的。又在跟他交談時,鼓動他打電話給媽媽,說很想念她。告訴媽媽,老師表揚了他,說她很乖,有進步;但是媽媽在身邊,進步就會更大。果然,海潮的媽媽不久就回家了,孩子的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我們用一個標準去要求他們,必定使得大多數學生感到困惑,也會導致校園里千篇一律的單調局面。因此,我們要充分尊重孩子們各自的個性,適當引導,才能夠永遠保持百花齊放春滿校園的美好景象,才能夠保持學生學習各有特色,盡可能達到最佳運轉狀態。
三、創設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
這點非常重要。我們應該盡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溫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盡量避免出現對于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比如,在一個班集體中,有一些學困生,他們的學習上有或這或那的問題,表現出來的特征,也許是成績不夠好,反應不夠快,與同學們相處有些小氣等等;那么班集體中難免有同學會不喜歡這些人,甚至會歧視他們,那么,老師們就需要在班級營造一種氣氛:不管同學學習如何,成績如何,性格如何,家境如何,在這個班集體中,大家都是平等的,任何人歧視同學都是不對的,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關心,那么,這些孩子們就不會陷于一種不良環境之中,漸漸地,也許會有令人驚奇的表現:成績好的不再驕傲,成績差點的有了進步等等。讓孩子們的心理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四、注重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
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教師每天大量而具體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
實踐證明,只要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鼓勵教師開動腦筋、注意積累、重視交流,完全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將非常顯著,同時會對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帶來巨大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