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颯 蔣 曉 譚伊曼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江蘇無錫 214122)
互動是指行為主體借助一定的手段、與他人或自己相互作用、影響的過程。符號互動理論是指符號在傳播過程中,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符號進行相互對話、交流的過程。
由于移動設備大小的限制,所能給與的界面元素非常有限,那么在這樣有限空間內,要能夠時效性的解決溝通和娛樂等問題才能達到好的用戶體驗;對于同樣的環境,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操作行為等,這些都給移動設備的產品設計提出很高的要求,所以對于移動應用界面的符號互動必須達到易用性、易識別性、高效性、便捷性等。
在移動界面中,時效性是指信息元素的動態呈現程度,比如好友的消息提醒、信息的處理反饋、桌面標記、應用的升級提示等。界面中所有的元素應該能夠反映實時狀態。符號的高質量時效性是保持用戶粘度的重要內容,也是良好用戶體驗的中很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互聯網中,信息的更新是時效性內容之一,過時信息的價值只能通過用戶自己檢索信息的歷史,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搜索行為。但是信息的更新狀態,比如好友的狀態、公共平臺的更新消息等,必須能夠顯示用戶目前的存在狀態,以及預示下一步的操作行為。
社交應用中,互動性是設計的核心,在這個系統中,社交的符號是自我心理模型的外顯狀態,互動性又可分為自我與自我、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三大類。對于個體而言,符號互動是一種自我交流的過程,他反應狀態的互動性,有一種封閉性,處于不受群體動力干擾的狀態。個體與個群移動社交的中互動,這只是物理世界的一種映射現象,個體是群體的單個構成單元,自我構不成社會關系,但是一旦激活自我與群體的行為,符號的互動關系就立刻建立起來。在移動應用設計中,典型的應用如微信、陌陌中都會群聊的功能。在移動界面中,所有符號都必須具有可選擇性,而且互動性符號展示的層次易于理解和識別。
清晰的表達,可以減輕用戶認知負擔,符號的易識別性,是良好用戶體驗基礎。由于移動設備界面的限制,界面中的每個元素都必須有意義,同時在用戶的視覺認知的范圍內,符號的易識別性處于認知的最外層,用戶在尋找信息的時候,必須在3秒內能解決需求。環境的多變性、未知性,要求符號能夠適應這樣的變化。
恰當的呈現方式會帶來很好的用戶體驗,任何的符號的表現或是其他層次的設計,都要有個表現度。表現欠缺或是過載,都是不可取的,在移動界面有限的空間中,符號表現形式要符合移動界面的特性,要做到韻律、統一、協調、均衡的美學法則。
界面中靜態符號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具體的形式包括靜態的文字、靜態表情、靜態圖片。靜態符合表現的內容,主要解決高效率的交流。在界面中大部分的符號都是處于靜止狀態,但是符號的可達性既要滿足系統的特性,也要滿足的用戶的心理。
界面中,動態符號是另一種方式,具體的形式包括動態表情、動態文字、視頻、動態圖片、語音、實時更新的狀態等。動態符號較靜態符號來說,表現力更強,能夠傳達的情感更加豐富和直接。動態符號和創新性的交互方式結合起來,能夠產品高強的互動性,比如專屬性的個人動態表達語言,通過自己習慣性的交互方式,會大大增加用戶粘度。在動態符號中,又可細分為系統符號和用戶創造的符號。
符號可以是一種態度、一種行為方式、一種文化立場等等,通過有形的、有效的載體表現出來,而尋找這種載體的過程就是設計,在移動界面中,互動性符號的構建要依托于用戶心理模型才能夠有效的傳達,在構建社交符號系統的過程中,符號的具體形式要考慮到用戶的人群特性才行。
在進行移動界面設計的過程中,用戶的心理模型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一般我們在交流的的時候,會選擇不同的群體。所以對于這些人群的所內化的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在界面中呈現出來也是大不一樣,對于用戶來說,這些符號應該具有高強度的可選擇性,為了增強用戶的互動性,不同的互動符號要有特有的界面屬性,顯示特有的狀態提示。
環境的特異性,也會給最終的界面設計帶來影響,即要準確的定位。不同的環境具有不同的接納性,高校的人群接納度最高,這也就導致人群的價值觀和行為都在不斷地變化。那么用戶心理模型的也具有了生命周期,用戶心理模型也要不斷地迭代,界面的結果也要和這種變化的模型對應起來,否則設計的應用會很快會被用戶拋棄。對于接納度較高的環境,符號的變化根式迅速,及時的根據所在的環境,更新設計的界面或是交互動作的設計才能更好的留住用戶。
符號的互動過程即是心理添加物的外顯狀態。我們所交流的內容,是符號的核心,內容和動作相呼應,隨著用戶體驗設計的發展,設計的扁平化是個很大的趨勢,隱喻的設計重要性會減弱,這就說明,符號的呈現和交互會更加的簡約和高效。由于移動設備的限制,所交流的信息容量有限,就要求在移動界面中,符號的存在具有時效性,比如微博的信息,今天的心會覆蓋昨天的消息,人們會通過轉發或回復來關注這條狀態。對于互動,形式的可選性要豐富,比如文字、圖片、視頻等,但是這些內容的動作是互動核心,不同的呈現和行為會帶來差異性很大的用戶體驗,原生的應用和web應用的用戶體驗的差異就很大。
在移動設備的中,符號的互動呈現和動作設計是個很大的挑戰。符號的交互和表現形式要符合用戶的心理模型,比如聲音和圖片的結合的交互方式,圖片的動態化的交互方式,目前移動社交應用——啪啪和匯聲匯色就是符號呈現的創新形式。當移動應用以動態的方式,慢慢迎合用戶的核心需求,應用就會形成社區,表現出生長性。
[1]羅蘭.巴特著.董學文等譯.《符號學美學》.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中國服飾圖案符號學研究[2]李彬彬.《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3]弗林(Fling)著.馬晶慧譯.《移動應用的設計與開發》.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4]胡飛.《聚焦用戶:UCD觀念與實務》.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