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 花 (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0)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手段,高校的音樂欣賞教學不僅能對學生的心理發展以及心理素質起到一定的培養作用,同時還能極大的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學生的課余生活帶去更多的選擇和享受。但是就現階段高校音樂欣賞教學來看,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像學生興趣不高,參與性較低的問題等,那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哪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揮出音樂欣賞教學的教育功能呢?
從現階段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開展現狀來看,很多學生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過程中顯得無所適從,無從下手,他們不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對作品的美以及作品的內涵進行評價。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展開音樂欣賞教學之前,首先應對學生展開相應的基礎聲樂教學,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聲樂要素,為音樂欣賞教學課程的開展奠定相應的基礎。就音樂欣賞教學來說,不能采用“泛泛而談”的教學方式,在對樂曲進行欣賞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樂曲的主要構成要素進行一定的了解,才能有效保證在進行音樂欣賞的過程有重點的進行。就音樂作品的構成來看,主要包括了音高,相應的節拍以及速度、音色、等多個方面,如果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的過程中只是簡單的采取空洞的理論講解的話,收到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從樂曲的本位要素出發,從專業的角度對學生加以引導的話,必然會收獲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就音樂欣賞教學來說,在課堂上的時間通常比較有限,教師如果能夠從專業要素的角度展開相應的欣賞教學的話,不僅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課時,同時對于提高相應欣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來說,也能起到相應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比如在進行具體的音樂欣賞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認識樂曲中的旋律線。在音樂表演過程中,旋律是靈魂,而旋律線是將這一靈魂進行具體化的重要表現,因此在整個音樂表演中占據著重要的主導地位。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了這一要素的教學之后,可以針對性的選取一些旋律線起伏比較明顯的作品讓學生們去感受,這樣一來,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欣賞樂趣,同時增強了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的目的性,從而提高相應音樂欣賞教實踐的質量與效果。
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開展,除了從專業要素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欣賞效率之外,還應結合感情體驗的有效性開展相應的音樂欣賞教學。就音樂作品來說,它主要是通過聲音的傳遞在創作者、表演者以及欣賞者之間建立起一定的聯系和共鳴,而在具體的音樂作品表演過程中,音響是聲音最主要的承載方式。因此,高校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最好能通過良好的音響想過,引導學生在音樂作品中去尋找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提高學生對整個音樂欣賞教學的興趣程度與參與程度。教師在展開音樂欣賞教學之前,首先應讓學生對相應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創造過程中融入的作者的情感進行相應的了解,因為只有在了解音樂作品本身蘊含的一些情感內涵時,學生才有可能在自己身上去尋找一些共鳴。這一部分內容的開展,建議可以先讓學生們去聆聽一些歌曲,在沒有跟他們講明音樂本身內涵的基礎上,讓他們根據自己在聆聽過程中產生的感受對這一樂曲的情感因素進行描述。通過這樣盲聽的方式,不僅能有效增強學生在聆聽過程中的目的性,同時還能提高學生辨別不同情感,不同風格音樂作品,從而最終提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鑒賞能力。比如例如在對《黃河大合唱》第七章《保衛黃河》一曲進行欣賞的過程中,樂曲充滿了雄壯豪邁,極其生動地呈現出在萬山叢中以及青紗帳里抗日英雄的光輝形象。學生在對樂曲進行欣賞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欣賞技巧,同時也被樂曲本身的氣勢所感染。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中融入情感進行有效的體驗,教師還應在具體的教學形式上進行有效的改進。從而豐富學生的體驗渠道。在相應的教學內容上,應盡量避免千篇一律的音樂風格,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音樂性形式,調動學生情感體驗的能力以及領悟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在主觀情感方面的審美體驗,凈化學生的心靈,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最終目的。比如就樂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欣賞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整個作品分成以下四個步驟來進行:首先,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從愛情的主題入手,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對愛情的崇尚,為下一步的深入教學作出相應的準備;在學生內心對愛情的美好有一定概念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音像資料。當獨奏的小提琴聲從柔和的A弦開始時,明朗的高音區已經富于韻味地開始奏出詩意愛情的主題,學生們口中也開始不自覺的跟著哼唱起來;在一步步的深入之后,教師可以樂曲的完整版呈現出來了,讓學生們系統的去感受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美好愛情。
就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實踐來說,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審美意識,同時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和發展,為高校教育體系的多樣化創造了更好的環境和條件,但是同樣也使得高校課程教育改革面臨更多的挑戰和難關。音樂欣賞教學作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直接關系著高校的發展,同時還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在具體的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有效的探索,從情感以及專業要素等方面下手,充分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多方面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為高校課程教育改革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和努力。
[1]武嵐.多媒體環境下高校音樂欣賞教學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0:182-183.
[2]陳鵬.高校音樂欣賞教學與審美能力提高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1:93-96.
[3]楊曉輝.淺論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意義、內容和方法[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01:40-42.
[4]寧偉杰.關于提高高校音樂欣賞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3,08:260-261.
[5]姜輝.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教學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