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英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本課程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在中學英語任務型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所謂合作學習,就是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將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應用于教學之中,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
一、結合適當的內容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一)合作復習單詞
作為英語教師,大家都知道,單詞是學生學習中最大的困難,好多學生記住了忘了。這就要求教師要讓學生及時地復習單詞,而通常教師的做法是讓學生利用一節課或半節課自己去讀寫,這樣花費的時間既多,效率還不夠高,時間一長學生就會覺得太辛苦了,越學越沒勁,如果教師在復習單詞時利用小組合作方式,那效果就不一樣了。
在復習與鞏固詞匯時,教師可把學生分成2人或3人小組,在每個學生的背上粘貼1—2個單詞,然后讓學生互相不斷地給對方一些提示,使對方猜出背上的詞。例如:學生A背上的詞是“hospital” ,學生B就在大腦中尋找恰當的信息來指示對方。B可能會說:“This is a place. The doctor and nurses work there”或“If you are ill, you must go there and see a doctor”。B不斷地提供信息,學生A聽到這些信息后,大腦里飛快地閃現出與此相關的詞,直到最后猜出。學生A猜出自己背上的詞后,再提示B去猜背上的詞。這樣學生積極思維,學會捕捉信息,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鍛煉了聽說能力。
(二)合作閱讀課文
常見的閱讀教學,老師一般讓學生從頭到尾,看完整篇文章,看完后回答幾個問題或做幾道閱讀理解題,學生主要是讀,很少開口說英語。時間長了,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但如果進行小組合作,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師在學生閱讀前,把學生分成兩人一個小組,例如AB一組,CD一組。A閱讀上半篇,B閱讀下半篇文章,C閱讀上半篇文章,D閱讀下半篇文章。待他們讀完后老師發給每人一些問題。A手上的問題是關于B所讀的內容,而B手上的問題是關于A所讀的內容。然后互問對方問題并做記錄。之后,小組成員重新組合,AD一組,BC一組。A把從B處得的信息告訴D,D把從C處得到的信息告訴A,并與自己的信息比較,如果信息不一致,再找出問題的所在。最后老師也可以叫一組學生起來示范,并公布正確答案。這樣ABCD都知道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而且也訓練了聽說。
(三)合作學習語法
語法教學是絕大多數教師頭疼的問題,學多了各種語法混淆不清。在教學中,教師把一些筆頭練習改為口頭練習,把遠離學生的、抽象的,教學信息換成學生熟悉的、具體的實際生活信息,效果會好的多。
如學生在學習直接引語變為間接引語時,老師不要給學生現成的句子,更不要給他們一張張的練習題死板地、機械地操練,而是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對話,AB一組,CD一組,對話內容自己確定。例如:星期一時A問B:How are you? What hare you done to 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B可能回答:I′m not well to day I have seen a doctor.It′s sunny.星期二時,老師重新分組,AC一組,BD一組,AC互相轉述BD對話,BD轉述AC對話。例如A向C轉述B對話:He told me he was not well, but he had seen the doctor.He told me it is was sunny.
(四)合作改正試卷
每次單元測驗后,教師會評講試卷,找出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但是總有一小部分學生不能找到自己出錯的原因所在,或者他們根本不懂。教師不可能在40分鐘內為學生個別講解每一道題目,可以讓學生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較差的學生組成兩人學習小組,由成績好的學生負擔檢查成績較差的試卷并幫助改正;中等成績的兩個學生組成兩人學習小組,相互研究、學習和改正試卷上的錯誤,這樣能營造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共同學習、探索和研究問題的氛圍建立對話式、互動型的教學形式。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應培養的幾種意識
(一)合作意識
馬克思指出:“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而現在的小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比較缺乏合作意識。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激勵性評價手段,如評選“好伙伴”、“小專家”獎,贈送“友情樹”貼畫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體驗到合作成功的喜悅,要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不是孤軍奮戰可以成功的,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有賴于與他人的不斷交際。要讓學生發現合作的必要性,從而增強合作意識,主動在小組活動中盡力發揮自身的才干。
(二)尊重意識
對合作伙伴的尊重一方面體現在善于傾聽同伴的表述。例如在信息差的任務中,一方持有信息,另一方通過發問了解信息,在這個過程中互相詢問,傳遞信息,合作完成任務。學生要耐心傾聽對方,可以有禮貌地提醒對方語言上的錯誤,并作出相應的回應;而不是在小組中爭著表達,忽略他人的存在,影響到整個任務的進程。
(三)競爭合作意識
組內合作、組際競爭是合作學習最明顯的特征之一。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找準切入點,適時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使他們逐步體驗到通過合作學習不但可以提高每個人的能力,而且可以解決很多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從而對合作學習產生認同感。
【參考文獻】
[1]熊丹.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10
[2]郭乃娟.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01
(作者單位:江西省廣豐縣枧底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