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文
(云南中醫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自然辯證法課程作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辯證思維能力、創新素質與人文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該課程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內容多、課時少、學理性強、政治性突出等問題。在醫學院校講授自然辯證法課程時,如何在抓住主要內容的情況下,緊扣醫學理論與醫學實際,提高該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可操作性,使其成為醫學碩士研究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是值得深入研究與探討的課題。
自然辯證法課程要反映馬克思主義有關理論的新發現,吸收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社會學、技術社會學、科學技術與公共政策等領域的新觀點和新方法,其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在教育部“05方案”中,自然辯證法課程就有54學時,“10方案”中為18學時,且由必修課改為選修課[1]。因此,在內容多、課時少的情況下,要講好自然辯證法課程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認真研究、不斷摸索、吃透理論、把握重點,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自然辯證法課程主要進行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理論的教育,幫助碩士研究生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科學觀、技術觀,了解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課時減少的情況下,應從以下兩方面保持講授內容的完整性:一是吃透理論,在實際的教學中突出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科學技術與社會,最后落腳于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及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二是突出理論的邏輯完整性,減少經濟社會發展中具體問題的講授。
自然辯證法課程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和政治色彩,講授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教學和教材中不得散布違背憲法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觀點和言論[2]。講授的內容要貼近醫學碩士研究生的思想、生活和學習實際,幫助他們切實解決好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立場問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思想上自覺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想和理念,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用以觀察社會問題、分析社會思潮以及指導科學研究。
恩格斯指出,“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的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3]。自然辯證法的教學內容具有開放性、自調節性和動態適應性。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動態的,隨著實踐的發展和變化,必然會產生新問題、新發現、新理論,有些內容可以及時地反映到自然辯證法的教學中來,使該課程真正做到與時俱進。當前,如何將十八大內容及時地引入課堂,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包括為什么引進、引進什么、如何引進等問題,要求教師在認真研讀、吃透、領悟十八大精神的基礎上,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及時將十八大內容引入課堂,進行針對性教學。當然,其落腳點不只是進行信息傳輸,而是引發醫學碩士研究生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認同感、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自然辯證法研究的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學以及人類認識與改造自然的一般規律,就學科性質而言,自然辯證法屬于哲學門類,屬于哲學的分支學科,它和醫學之間具有一般和個別、普遍和特殊的關系。一方面,醫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給自然辯證法提供科學的基礎;另一方面,自然辯證法又給自然科學(包括醫學)以思想上的指導。在醫學院校講授該課程,如果在教學中不能同醫學的具體問題相結合,抽象地談論普遍規律,就難以讓醫學碩士研究生信服。因此,加強理論聯系學科和專業實際的教學十分必要,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醫學中的辯證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包括正常生命活動的辯證過程、疾病發生發展的辯證過程、疾病診斷和防治的辯證關系以及中西醫結合的辯證關系等。例如,在講授科學技術方法論時,除了要講解科學技術方法論的一般原理、概念、觀點,還要結合醫學院校碩士研究生的學科性質和專業特點,探討醫學中的辯證內容,從而提高醫學碩士研究生的水平。一方面,要求教師具備醫學方面的知識,了解醫學科技發展前沿的最新成果,這樣才能針對不同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更新教材內容,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另一方面,在講授時要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既要突出自然辯證法對醫學實踐的指導性、普適性、共性,又要聯系醫學辯證法的特殊性、實踐性,提升醫學碩士研究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
楊叔子院士曾經指出:“人文教育熏陶高潔的人性,練就非凡的靈性;科學教育練就嚴密的靈性??茖W教育與人文教育交融,才能造就出完整人格的人才。”[4]醫學高級人才的培養當然也不例外。一是因為醫學本身的人文性。人文是醫學的靈魂,是醫學的旗幟,是支撐醫學發展的原動力,是醫學發展的起點和歸宿[5];二是隨著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出現了醫學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離。醫學高新技術濫用、醫療過度重復、醫患關系緊張、醫學科技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現代醫學迷失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因此,呼喚醫學人文的回歸,用醫學人文精神為醫學發展和醫療實踐提供正確方向,就顯得尤為重要。
自然辯證法概論是醫學碩士研究生為數不多的人文社會科學限定性選修課程之一,它從哲學、社會和歷史等視角反思科學技術(包括醫學科技)問題,挖掘科學內部所包含的人文意蘊,多年來一直承載著人文教育的重要使命,成為培養醫學碩士研究生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講授時,有必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強化人文意識,讓醫學碩士研究生初步意識到人文關懷在醫療實踐中的特殊意義,進而認識到醫學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的價值所在。
提高醫學碩士研究生思想素質和科學素質是自然辯證法教學改革的目標,通過自然辯證法的教學,不僅要使醫學碩士研究生了解和掌握自然辯證法的基本知識,而且應重視培養他們研究、分析、應用的能力。例如,在講授科技方法論部分時,通過讓醫學碩士研究生了解思維的收斂性與發散性、邏輯性與非邏輯性,特別是能聯系醫學具體的案例,從而提高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
醫學院校自然辯證法教師應加強科研,并正確處理好科研和教學的關系,以科研成果充實教學內容,把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疑點作為科研的方向,二者相輔相成,不能偏廢。一方面,教師要更新知識,增加醫學方面知識的儲備,關注醫學領域與自然辯證法相關知識的熱點、難點、重點及前沿問題。例如,醫學高科技的發展及其倫理和社會問題、醫患關系沖突問題、醫療改革問題、中藥新藥研發問題、中藥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醫學領域協調創新問題等,有意識地將它們轉化為科研課題;另一方面,結合自然辯證法的相關知識點,將科研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充滿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
一是改變傳統“注入式”、“填鴨式”的單向式教學方法,代之以案例式、參與式、啟發式、辯論式、討論式等多種雙向式教學方法。在各式各樣的教學法當中,以蘇格拉底的教學法最為人們所稱贊,并且奉為理想的教學典范,因為它最能提供給學生自己發現真理的機會。所謂蘇格拉底的教學法,就是教師只負責提出問題,然后在討論與批判之下,不斷地修正觀念,所有的答案都必須由學生自己說,教師只是用一連串相關的問題,去啟發學生思考。
二是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傳統的考核方式注重期末卷面成績,許多學校該課程的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70%左右,平時成績占30%左右。這種注重結果而輕視學習過程的考核方法,導致醫學碩士研究生急功近利、臨時抱佛腳,在考試前幾星期進行突擊復習,結果對知識點的把握不夠全面、牢固,從而影響了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為適應經濟社會對高層次醫學人才的需求,應以考促學,建立多形式、常態化、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方式。
三是要盡量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教學。網絡互動法就是教師運用網絡技術,建立自己的教學網站,把教學信息、課程簡介、教學大綱、課件等相關資料放在網絡平臺上,醫學碩士研究生可以通過討論區和留言板來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討論學習,教師可以通過他們對自己教學效果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6]。教師要與時俱進,勇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把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以提高該課程的針對性、實效性。
綜上所述,提高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的針對性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既需要該課程教師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又需要廣大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刻苦努力,更需要各高校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積極推進。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的意見[S].教社科[2010]2號.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S].中發[2004]16號.
[3]恩格斯.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夏雨晴.醫學專業研究生人文素養的缺失及其對策[J].醫學教育探索,2006,5(11):1069-1071.
[5]杜治政.守住醫學的疆界[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
[6]張洪雷,張宗明.醫哲結合創新自然辯證法教學[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8(8):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