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克忠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學;自學能力;學習興趣;探
究;鞏固;檢驗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4—0055—01
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起著奠基作用。而自學能力的養成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具有重要影響。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呢?針對思想品德學科特點,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學習興趣
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有的學生認為,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用處不大,從而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喜歡思想品德課,首先,要使其知道學習思想品德課的重要性,教師應重視第一堂課的教學。其次,作為教師,得想辦法讓學生尊重、喜歡。一般來說,上課有激情,親和力強,善于鼓勵學生、欣賞學生,知識面廣,且對學生嚴中有愛的教師都比較討學生喜歡。博得了學生的喜歡,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有利因素,趁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在教學中,要做到先易后難,善于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如,七年級的入學教育,可以先從學生進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談起,而后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了解整個學校,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讓學生感覺到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既好學又有用的課程。
二、引導學生探究
思想品德教材內容絕大多數都來源于學生生活,因此,很多的知識都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會、感悟。由學生自己探究的知識,既容易理解,又記得牢。現在的思想品德教學內容,很多知識都可以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學習,并且教材中也設計了很多這樣的活動,只要教師合理利用,充分體現當代新型的師生關系,做到教與學有機結合,精心組織好這些活動,一定會對教學有幫助的。通過這些活動,能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加強課后鞏固
預習、上課固然非常重要,但課后鞏固也必不可少。學生在課堂上聽得再好,如果課后不及時消化,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如,上一學年,筆者只要求學生要認真聽課并做好筆記。課堂上,氣氛確實很好,學生覺得輕松,聽課效果也不錯。但上完一個單元后,組織了一次測試,結果則讓筆者比較失望,試題答案中有很多口水話,還有一些學生是憑自己的感覺做的。事后,我再去調查,發現學生不知道怎樣將平時所學知識運用到答題中去。因此,即便學生上課聽懂了,課下再進行一些典型習題的訓練并花上短暫的幾分鐘或十幾分鐘進行識記,趁熱打鐵,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學生不僅能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而且還能將課堂上所學知識通過練習得到拓展。經過長期訓練,既培養了學生的答題能力與知識的運用能力,又讓學生知道了本課所學知識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以及哪個知識點經常會出現在哪種題型中,他們就不會覺得所學知識不知如何運用了。這對學生今后的自學也有很大的幫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及時進行檢驗
學生學了,記了,用了,還得檢驗。當然這個檢驗,可以是實踐活動,也可以是書面形式。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都得及時。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很快知道自己哪些知識還沒掌握,哪些方面還得強化。當然,對于學生做得比較好的方面,教師一定要實事求是地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表揚。表揚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表揚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表揚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如,對學生正確回答問題,習慣性地給予真誠的表揚,這樣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很多教師都說學生到了八年級,就不愛回答問題了,筆者則不這樣認為。每次,筆者授課時,課堂氣氛都很不錯,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和教師配合得也很好。由此可見,學生能積極參加教學,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就更加自如,教學效果當然更好。也就是說,可能備課時教師沒想到的地方,學生想到了,這樣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彌補了教師教學上的不足,真正實現了一舉兩得。
編輯:孟 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