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麗
語文是一門極富情感、容易激發學生想象的基礎學科。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效果非常重要。然而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灌輸式教育和模式化教育,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抑制。小學語文創新思維學習氛圍民主平等一、培養小學生語文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主體能動性、創造性的思維活動。語文作為小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其內容的豐富性和想象力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時代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國家的繁榮富強在于青年一代的培養,教師肩負著培育祖國未來一代的使命。創新思維就是指對已知的知識和領域進行求索,追求獨特性的思考活動。它是現代素質教育所追求的目標。素質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和民族性的人才。在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體現在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最大限度發揮潛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等方面。語文創新思維是學生形成理性思維的基礎。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主動和多樣的學習條件,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灌輸式教育
在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灌輸式教育普遍存在。這主要是指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區分情況把書本知識強勢灌輸給學生。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認知理解能力還處在較低水平,脫離這一實際情況,盲目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創新能力是注定要失敗的。教師在日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具體情況,充分實施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主動發展、追求進步和創新的環境,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解放學生的思維,尊重和鼓勵學生的差異性。
2.應試化教育
目前一些學校教育以追求升學率為唯一目標,廣泛推行應試化教育,注重理論知識點而忽視教學實踐性的重要性。小學語文知識的知識點相對來說還是較為抽象和枯燥的,以成績的高低來絕對評價一個學生優劣是不正確的。語文知識是生活經驗的積累,要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知識分析實際情況的能力,還原教育的本質。這要求教師要改變唯書本至上的觀念,學生改變唯書本、唯教師的依賴,善于將生活中的難題引入課堂,積極求索,實現自主思考和學習,培養創新能力。
三、小學語文創新思維培養路徑
1.營造民主學習氛圍,培養學生求異思維
興趣是學習的導師,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起點,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對于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充分發掘教材本身的魅力,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規律引導學生自我理解和消化課程內容。通過實踐得來的知識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創設特定的情境,能引領學生的創新欲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下架子,和同學建立平等的朋友關系,讓學生以一個發現者的身份投入語文學習的思維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大膽地充分想象并提出獨特的見解。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好奇心,巧設懸念引導學生學習興趣。
2.構建開放式課堂,培養學生提問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不能局限于教師問學生答的固定模式,而應充分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果。心理學家吉爾福提出了“思維品質”的概念,這主要指的是個體思維活動過程中智力特長的體現,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以教材為載體、以師生互動為橋梁,發掘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但又要求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而應立于教材、高于教材,以閱讀教學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提示性講解,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對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疑難問題予以解答,以吸收和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學習效果。教師也需要不停地學習專研,吃透教材,盡可能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同尋常的問題言要善于引導,不能不分緣由的一概否定,這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開放式課堂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師生的思維,充分展示思維過程,使學生主動、有興趣的學習,逐步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
3.利用現代閱讀手段,積極評估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和多媒體等教輔工具越來越多地運用于各學科的教學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網絡并不陌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建立個人博客或網站,通過網絡與學生進行交流,把有益于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讀物或作文放在網上供學生閱讀。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外作業中留下上網閱讀作文的作業,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上網閱讀。這樣既增強了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又進一步拉近了學生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距離。學生需要成就感。他們總希望自己的知識技能得到表現,得到認可。為了及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作出評價,相互鑒賞活動成果,或者教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從個性發展、心理品質等方面做出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對富有新意的作品給予熱情的肯定和評價;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的想法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滴的創新都要給予重視。教師肯定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新信心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澳愕睦斫馐莻€創造”“你有獨立的見解”“老師還沒有想出來,你已經想出來了,真了不起”……這一聲聲的贊揚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學生的心田,使學生不僅得到極大的心理滿足,還無形地鼓勵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下一次的創新活動中。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定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總之,追求教育的創新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教師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營造追求真知、不斷思索的氛圍;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新火花,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開發創造寬松的環境,并運用恰當的方法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還有很多,關鍵是我們要樹立創新教育的觀念,引導得法,這樣才能更好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皠撔率且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眲撔戮竦呐囵B,需要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轉變觀念,發揮學科優勢,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實踐,注重創新精神的教育,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跨世紀人才奠定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