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慶
高中生物是高考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應考能力培養,所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的自學能力是獲取更多知識的前提。學生自學能力首先表現在對文本的閱讀和理解。在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學生在學習中,有時會因為一個問題卡住思維,不能前進。教師在這時要考慮怎樣把學生從迷霧中引出。高中生物自學能力課堂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不斷獲取和運用生物學知識。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基礎教學階段實施了新課程改革。教學改革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關注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會學,讓學生學好。高中生物是高考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應考能力培養,所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自學能力的理解
我們通常所說的能力是指人能夠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和外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中的自學能力就是通過獨自學習而獲取某種知識與技能運用的綜合。學生的學習能力由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多種因素組成。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社會發展對人的科學文化、專業技能、心理品質等都有了新的要求。人才的培養是學校這個教育機構的基本職能,而能力提高是教育的核心任務。自學能力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前提,也是課堂教學所應著力培養的能力。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
1.掌握自學的方法
學生的自學能力是獲取更多知識的前提。學生自學能力首先表現在對文本的閱讀和理解。生物教材中,知識點都包含在教材文本的敘述中。對文本的閱讀主要有四種形式,即預習閱讀、課中閱讀、復習閱讀以及課外閱讀。閱讀是學習的前提,不論哪種形式的閱讀,都是自學的表現,也是能力提高的途徑。因此,教師在方法上應給予正確指導,以便保證收到良好的自學效果。
預習是新課前的自我學習,如同運動員賽前的熱身。學生對生物教學的預習閱讀是學生在教師未授課時的自行閱讀。這種閱讀對于后來的新課教學具有基礎和鋪墊的作用。為了保證這種預習閱讀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份閱讀提綱,讓學生根據提綱進行有目的和有針對性地閱讀。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課文,對教師發放的提綱給予認真思考,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難。如“伴性遺傳”一課,我設計下列預習提綱:什么叫伴性遺傳?寫出男女正常色覺的基因型,男女色盲的基因型,女性攜帶者的基因型。一對夫婦中,如果有一方患色盲,其后代色覺會怎樣?學生通過預習,一部分優等生基本可以解決問題。如果有不甚明了的內容,他們就在新課學習時,輕松解決。閱讀提綱的制定應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應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已有基礎后進行科學的制定。
生物課堂中的閱讀是教學過程中的閱讀。在新課教學時,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提出不同的問題,學生根據問題的內容進行個別段落的閱讀。抓住重點句段進行深入閱讀,運用對比分析法,對教材內容進行類比分析,掌握生物概念的實質內涵,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
復習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復習閱讀在一個單元結束后,要求學生對全部內容進行一次系統的歸納,使知識的系列化和完整性有一個規劃,保證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2.合理安排,有的放矢
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自學時間,所以應合理安排,選擇有利于點撥的內容自學。每節教材的前言和對某些現象或過程的描述由教師講解較好,并適當增刪內容,力求做到生動、富有吸引力,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并起到對自學內容的引導作用。而對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等,一般由學生獨立閱讀,自己得出準確答案。對于重點的知識、難點或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盡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解決,以達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選擇要點,及時點撥
中學生自學能力有限,如整章整節自學,易造成學生只記住字面意思,不理解內涵。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估計問題和要點、難點,布置自學后要注意學生的動向,及時進行點撥。例如“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課,先播放一段Flash動畫,動態演示減數分裂的過程,同時要列出問題:在整個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了幾次,分裂了幾次,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染色體數與母細胞染色體數有何關系,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在觀看動畫時將注意力集中到關鍵信息點上,通過有點撥的自學和教師的精講,易突破自學難點,確保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
4.積極評價,激發自學熱情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對于學習基礎好的學生來說,自學不費勁,基礎差的學生就會很吃力。與此同時,只有自學目標的安排而沒有檢查,自學效果就不會達到理想的境地,而有檢查沒有評價也會打擊學生自學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對一些較易混淆的概念和較難懂的問題先讓學生討論,再由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回答,并當場給予評價,對回答好的打成績予以鼓勵。同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則多指導如何區分重點、如何進行歸納分析等,多給他們發言的機會,充分肯定優點,以激發其自學的信心和興趣,從而提高自學能力。當然,對學生課堂自學的指導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地努力,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三、結語
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不管教學時教師如何絞盡腦汁,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漏洞,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反思。但是如果將學生自學能力培養起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就會提高他們生物知識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自學。生物課堂上,教師要根據每節的知識點,利用多種方式方法,創設更多的教學情境,豐富課堂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知識的探索意識,積極配合教師的講解和提問,使他們能夠不斷的樂知、好知,從而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李輝.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實踐中若干問題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
[2]葉萬平.高中生物單元課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
[3]丁雄文.生物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淺析閱讀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新課程(上),200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