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新課改語境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發生了很多變革,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家庭輔助教育的實施。理論上講,語文家庭輔助教育是家長在家庭中通過一些教育活動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對學校語文教育起到輔助作用。小學語文輔助教育新課改家庭作業家庭作文輔導是相對于學校作文而言的,它起著輔助教學的作用,是學校教學的補充和深化。但家長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他們認為,學校在作文教學上下了那么多功夫,采取了一系列教學活動都無法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自己又有什么辦法呢?
其實,這個問題的源頭恰恰在于家庭的輔導,因為每個孩子閱歷和積累的不同造就了孩子書面表達水平的高低,而孩子的閱歷和積累主要來自于家庭生活。因此,父母必須幫助孩子抓住每一個生活的瞬間,內化為孩子的閱歷和積累。
兒童心理曲線表明,孩子寫作的興趣應來自于一種表達的欲望,一種氛圍。
一、了解學校的寫作要求和孩子的寫作現狀,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流氛圍,為積累素材奠定基礎
首先,家長應經常向孩子介紹生活中的新鮮事,讓孩子與家長有話可說,這是幫助孩子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方法。無論是假日休閑、茶余飯后,還是周末逛街、走親訪友,家長都可以隨時隨地利用機會向孩子介紹單位趣事、社會見聞、左鄰右舍的糾紛等,盡可能生動地描述出細節,把故事講得有頭有尾。也可以介紹在報紙雜志上看到的名人故事、熱點新聞,讓孩子對社會問題發表看法,這對孩子積累素材大有好處。在介紹這些素材的同時要加以分析,讓孩子知道寫哪一類的作文可以靈活運用這些材料。積累素材,要扎扎實實,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同時要順其自然,不做作,不強求,讓孩子對這樣的做法感興趣,這樣才能產生良好效果。
其次,家長可以在平時帶孩子出門或是在家聊天時進行一些發散性的激活,讓孩子知道,我只要去思考去表達就會有說不完的話題。比如,樹葉為什么會落下呢?在這個時候孩子會習慣于做科學性的回答:“因為秋天到了”。還有的孩子會說這是一種地球引力,這些都是一種自然科學現象。作為家長,可以借助孩子生活中的信息,借助我們的聊天,把孩子的思維打開,讓他覺得文思泉涌,比如樹葉就是我自己,是每個要表達的孩子……家長可以這樣問孩子,你最近累不累啊,很累很辛苦,那樹葉為什么落下來了,因為樹葉它承載了太多的壓力,它很辛苦。像這樣通過家長有意識的啟迪,引領孩子對生活中雜亂無章的信息進行有效關注,使孩子對表達更有興趣。這種引領是培養孩子作文興趣的一個重要方法。
最后,在孩子表達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傾聽、學會引領,不要隨意打斷。讓孩子就生活中的某一些點點滴滴的事情去進行一些思想的組織,樂于去表達。因為口頭表達的積累是文字表達的基礎。文字表達則是通過感性的認識后的一種理性的思考,之后再又感性表達的一個過程。
二、制訂科學的寫作計劃,有目的性帶孩子參加勞動、旅游、觀光以及社會公益活動
孩子的作文輔導是一項復雜艱巨的任務,一定要長期不懈地抓好。在星期天、節假日和寒暑假中,要有目的地帶孩子參加這些社會活動,以便拓展視野,熟悉社會,增長見識。在活動中要啟發孩子熱愛生活,體察民情,增進感情,學會待人接物,善于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發現作文素材,并勤于記錄,以備后用。
三、孩子寫作文時,家長要幫助他運用積累的素材
孩子雖然積累了一些素材,但到時候不一定能想得起來,想得起來也不一定能運用,運用了也不一定就恰當。孩子寫作文時常常會對著臺燈發呆,面對題目好似“老鼠搬鴨蛋無從下手”。這時家長最好用熟悉的素材,喚起他的回憶,觸發他的聯想,和他共同討論如何運用素材,如何剪裁取舍,如何深化認識。這樣不但能激起孩子寫作的熱情和信心,而且能提高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
四、孩子打好了作文草稿后,家長要聽他大聲朗讀
孩子寫作時往往心里想得很明白,寫出來卻不能讓人聽明白。究竟哪里不明白,一讀就能發現。對那些表達不準確的部分,讓孩子先口頭述說,然后再拿筆寫,就會順暢得多。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而孩子寫作文一般都沒有修改的習慣,這就要家長監督引導,讓孩子學會修改文章,并養成習慣。
五、讓孩子重視老師的修改
一般中小學生接到老師發下來的作文本,只看得分和評語,不太關心老師批改的具體內容。這樣,老師辛辛苦苦地批改,學生輕描淡寫地翻過,會有什么樣效果呢?因此家長要檢查孩子的作文本,讓孩子說說老師改筆的道理,使之明白存在的問題。如時間有余,還可讓孩子把老師改筆較多的作文重謄一遍以強化理解。
六、建立孩子的寫作閱讀體系
首先,要為孩子購置各種各樣健康有益的讀物;其次,家長在家里要著力營造有利于提高孩子寫作水平的氛圍。讓孩子接觸名著,接觸報刊和影視文化,這對提高孩子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品位意義重大。
總之,作文訓練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家長要持之以恒,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地引導孩子扎實基礎。作文訓練過程中的每一步,家長都要和孩子一起去經歷,去體驗,只有親身體會每個過程,才能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符合孩子實際的作文成功之路。相信,在孩子學習寫作的路上,有了家長的幫助和輔導,孩子一定能夠走得更快、更好。
參考文獻:
[1]王麗曉.小學語文家庭作業“樂趣”的實踐與思考[J].華章,2010,(2).
[2]鄧學梅.試析新課改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目標教學[J].新課程學習,2009,(3).
[3]嚴書芹.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初探[J].新課程,2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