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利
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并結合體育教學實踐,從體育游戲教學的特點、原則、游戲教學的組織與操作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等幾個方面,對小學體育游戲教學進行研究。目的是培養小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突出其個性,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體育游戲目的。新課程理念體育游戲教學小學生體育游戲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體育游戲具有一定情節和競賽因素,又因其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歷來為廣大兒童所喜愛。它對幫助兒童認識客觀事物,促進體力和智力的發展,陶冶美的情操,培養集體意識和個人才能,對學生合作、自主、探究精神都有特殊作用。因此,開展課改實驗過程中,我們緊緊把握游戲特點,并根據特點有目的地選擇游戲進行體育教學,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體育游戲的特點
1.游戲是以身體活動為主線,能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以及協調性、靈敏性、觀察力和表現力等,增強體質,并學會正確的動作,為將來學習較復雜的動作和技能打好基礎。
2.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情節和比賽因素,可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傳播奧運理念,可以培養學生朝氣蓬勃、遵守紀律、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機智、果斷、勇敢、頑強等優良品質,使其在不斷的挑戰中發展自我意識,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
3.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穿插些體育游戲,能起到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興奮性的作用。把某些教學內容換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某些基本技術,運用體育游戲進行誘導教學,可縮短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并且能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使學生在樂中學、在趣中練,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體育游戲的選擇及教學方法的運用
(一)根據課程的不同部分及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的游戲
游戲除了單獨作為一個教材上課以外,大部分在上課時為輔助教材。這就要考慮到與其它教材搭配的合理性,不然就起不到游戲在教學中應有的作用。在準備活動中,為了活躍上課情緒,或者為了配合主教材,可以編一些游戲性輔助練習。在結束部分中,為了達到輕松愉快的目的,也可選擇一些活動量不大而輕松快樂的游戲。在基本部分中,為彌補主教材的不足,可采用一些與教材相反或是相關的游戲。例如,一節課中主教材是跳高,在準備活動中除了自編有利于跳高的起跳擺腿游戲以外,在基本部分就不再安排下肢跳躍性活動過多的游戲教材,而應安排一些發展上肢力量的游戲,如“看誰力量大”“拋實心球比賽”“推手比賽”等。在主教材是壘球投擲時,因其主要是發展學生上肢力量,就可以安排下肢活動多的游戲,如“接力跑比賽”“跑臺階比賽”等。為了主教材技術進一步的鞏固提高,也可以安排與主教材相關的游戲,如主教材是彎道跑,為了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實踐彎道跑技術的要領,也可以安排“十字接力”游戲等。當然,當今流行的利用一個游戲情境貫穿整堂課的選擇方法也是可取的。
(二)根據人數多少選擇相應的游戲
根據實際人數選擇適當的游戲內容,可使游戲的趣味性和競爭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教師所選擇的游戲,要考慮每個學生都有活動機會,既要保證課的密度,又要達到一定的運動負荷。如人數多可選擇“大魚網”和“警察與小偷”或分若干隊進行“火車賽跑”等游戲。相反,人數少選擇“雙人對抗”和“攻堡壘”游戲就較為合適。
(三)根據本校的場地、器材實際及季節變化選擇相應的游戲
場地大小,器材多少是游戲的必備條件,要求實事求是地考慮游戲教材的安排,有些游戲可以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進行改編。如學校場地比較小,在做“黃河長江”游戲時,可把兩隊的間隔距離縮短,要求學生快速反應。氣候變化也是做各種不同游戲的一個因素。冬季,冰雪類游戲就比較合適,或者選擇取暖類體育游戲,使學生身體發熱,動作靈便,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夏季就要格外注意游戲的密度和強度,一般密度和強度小些為宜。另外,要善于利用教學中各種器材,隨機應變地選擇學生喜歡的游戲。
三、課堂體育游戲的一般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項
(一)提出游戲的名稱
通常是教師提出游戲的名稱、目標、任務和通過發展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培養學生哪些精神和品質,同時教師提出本課要求。
(二)講解游戲方法、規則及注意問題
俗話說,施教之功,貴在引導。教師講解時,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精于點撥、啟發、引導,并提出有趣味耐思考的問題,促使學生集中精力,邊聽邊思考,誘導學生對游戲產生極大的興趣。
(三)示范,分組練習
教師示范能力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游戲的成敗。示范要根據游戲的特點,選擇完整示范法、分解示范法、正誤對比示范法、夸張示范法等。同時,要掌握示范的時機、距離、方向和位置。教師示范后,根據小學生理解程度,考慮是否選用學生示范,如選用學生示范應以中等生為宜。學生示范后應及時指出優缺點,做得成功者應順水推舟,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做得較差者,也應以鼓勵為主,幫助找出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必要時在教師輔導下幫助完成示范動作。
分組練習。教師要合理分組,鼓勵學生情緒,爭取第一次練習成功。游戲要有一定的運動負荷,其目的是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增強體質。運動負荷要符合學生生理承受能力,過大的負荷會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反之則收不到效果。
(四)分組比賽
這是游戲教學的高潮。一般來說,游戲新穎,競爭性強,比賽的氣氛就越激烈。因此,教師在組織游戲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的需要,進行一至二次游戲比賽,以滿足他們的欲望。這期間,教師應注意活潑性與組織管理的科學性相結合。如游戲隊形站位注重合理性,手勢和語言提示應注意正確性,組織紀律、執行規則強調嚴肅性,使游戲比賽形成團結緊張、生動活潑的場面。
(五)宣布結果
課已盡,趣猶存。游戲結束時的評判工作,是游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小學生對游戲活動的結果,即勝與負極為關注。因此,教師在評判時,必須根據規則要求,實事求是地做出明確公正的裁決,否則就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在評判中還應注意鼓勵那些失敗者,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要表揚在游戲中勇敢頑強、積極拼搏、遵守紀律、關心同學、熱愛集體的同學,并教育大家向他們學習。對獲勝者,向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勉勵他們更謙虛謹慎,爭取繼續領先。同時,還要啟發小學生把游戲教學中的收獲,遷移到平時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去,以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國強,張健忠.體育游戲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的功能.
[2]劉福林.體育游戲.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3]劉先.淺談體育游戲創編與運用.
[4]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