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紅
職業核心能力是成功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力”,整合“專業核心能力+職業核心能力”,將職業核心能力貫通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從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課程培養方案設計、顯性和隱形教學的“研訓結合三步式”教學方面,論述紡織經貿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職業核心能力紡織經貿創新人才培養途徑一、研究對象
在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2013~2014年會計、營銷2個班試點,在2013級新生中成立一個實驗班開始實驗,與同年級、同專業的另外班級進行比對,檢驗效果。研究學生接受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前與培養后的態度、能力變化等方面的情況。通過對學生接受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前與培養后學習態度與職業能力變化、教學實際效果等方面的調查研究,為學院選取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途徑、教學方法等提供依據。2015年工商管理系部推行,2016年外經貿學院推廣,2017年在武漢紡織大學普及,2018在湖北省眾獨立學院試行,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的就業軟能力、教師的職業領導力及學院的發展軟實力提升。
二、研究內容
在課題組專家指導下,構建職業能力專業特色的教學團隊,對“專業核心能力+職業核心能力”整合?;趯W院教育“育人為本”的理念,圍繞行業、企業用人要求及崗位任職標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指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將職業核心能力貫通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以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一致為前提,職業精神與職業規范接軌為基礎,把職業核心能力融入公共課程、滲入專業課程、嵌入實踐課程,通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的串聯,輔之以戶外拓展訓練,搭建起三重螺旋式能力遞進模式,組成培養體系的核心板塊;同時,推行專業資格證、職業核心能力資格證“雙證”嘗試,“雙核”融通,研究與實踐外經貿學院實施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使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切實融入學院的教育教學之中,研究與實踐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針對職業核心能力的內涵和特點,研究與實踐外經貿學院教師在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培養的實際效果,為改進和推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實證。
三、以職業核心能力為導向的課程培養方案設計
1.公共課程方面
與人交流能力融入《大學語文》;數字應用能力融入《高等數學》和《應用數學》;信息處理能力融入《計算機應用》;外語應用能力融入《大學外語》;與人合作和解決問題能力融入《就業指導》,培養學生形成職業核心能力的基本行為,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2.選修課教學
要求實驗班學生明確進行課題實驗的目的、意義、目標、要點,選擇相關課程學習。
3.專業課程方面
與人交流、與人合作、信息處理、解決問題能力滲透到基于工作過程的典型任務的項目中,立足兩個維度,橫向打造學生的專業核心技能,縱向打造學生的社會能力、方法能力,矢量推進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并啟發學生體會職業核心能力的作用,應用職業核心能力的時機、環境與技巧。
4.實踐課程方面
與人交流、與人合作、信息處理、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創新革新能力嵌入校內外的項目實訓或實習指導任務書,引導學生在職業情景下掌握職業核心能力行為的規范,主動與企業的用人要求接軌。
四、基于課堂的顯性教學和隱形教學的“研訓結合三步式”教學模式
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進入課堂分兩個方向:即課堂的顯性教學和課堂的隱形教學。課堂的顯性教學主要就是把職業核心能力相關模塊以課程的形式安排到課表中,由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教師進行授課。課堂的隱形教學主要是把職業核心能力相關模塊穿插到相關課程內進行教學,如《信息處理能力》插入到《計算機應用能力訓練》課中作為一個模塊進行教學,《與人交流能力》《與人合作能力》插入到《管理學》課中作為一個模塊進行教學,《解決問題能力》插入到相關專業課程中進行教學,等等,最終做到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由各系培訓教師帶其他教師、本系學生,對學生培訓采用專修學習、實習滲透、社團提升及研究性教學等方式進行。
參考文獻:
[1]張蔚.對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模式的實證研究[J].職教論壇,2012,(08):72-74.
[2]曹家謀.高職財經類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內涵與培養[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5):22-25.36.
[3]謝志平.我國職業核心能力開發研究綜述[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2,(10):10-14.
[4]鄧峰,吳穎巖.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9):96-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