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宏
摘要:結合社會對外貿人才的要求,給出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建議:抓師資隊伍;抓教材;抓教學方法;抓實訓;抓課程考核方式。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市場需求;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2-0004-01
一、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教師實踐經驗少,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實踐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有針對教師的培訓制度,特別是參與一線企業鍛煉的有關規定。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規定教師暑期要到與專業相近的企業進行實踐鍛煉,通過實踐,使理論與實踐結合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但由于時間較短,真正參與到實際操作步驟少之又少。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授課中只按照課程的內容安排依次講解,重概念、理論、流程等的學習,擴展的實踐內容很少。這樣的教學思路也極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這樣的師資就決定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一直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
(二)教材選用上存在的問題
首先,面對市場上已公開發行的國際貿易實務類教材太多,知識結構體系大體雷同,高職院校在教材選用上缺乏針對性,選用不當可能會偏離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其次,有些國際貿易實務教材內容嚴重滯后于實際業務,沒有做到與時俱進,高職院校選用此類教材將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培養的學生走向社會與社會要求脫節。最后,高職院校在選用教材上雙語教材的選用較少,從教學上看中文教材學生會更加容易接受、理解、更便于自學,但是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英語在對外貿易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選擇這類教材的學習,學生走向社會將不能適應崗位的要求。
(三)實訓練習較少
目前,在教學過程中,理論占了80%,實踐僅占20%,有的甚至更少,且大部分實踐教學是通過一些仿真軟件完成的。然而,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貿易的形式越來越多和復雜化,教學軟件的使用遠遠不能滿足實際業務的要求。而且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沒有專門的外貿校外實訓基地,這樣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就沒有真實體驗外貿業務操作的機會。理論的知識如果不能通過實踐加以固化,記得再牢也容易隨著時間而遺忘。
二、社會對外貿人才的要求
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社會對涉外經濟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對外貿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首先,要有良好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有較寬的知識面,掌握相應的業務知識;其次,要有良好的外語知識水平,這是涉外業務必不可少的技能;第三,要有一定的開拓創新能力,善于處理棘手的業務談判等,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及處理人際關系能力。而現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培養的學生技能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外貿人才的要求。因此,近兩年來我們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三、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抓師資隊伍
高職學院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方面通過開展校企合作,讓理論授課的專任教師到外貿公司進行掛職鍛煉,參與外貿公司某些具體崗位的實踐操作,把一線的實踐經驗帶到課堂上來;另一方面學院應積極鼓勵教師外出培訓,通過外出培訓和兄弟院校溝通交流,掌握更多的教學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取長補短,更好的為該課程的教學服務。
(二)抓教材
首先,高職院校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材選用要符合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注重實用性。因為選擇普通高校的實務教材層次過高、重理論輕實踐,過高的選擇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也不利于教學。
其次,教材的選用要與時俱進,內容更新及時和當下實際業務同步的教材,且案例豐富、附錄更多的外貿單據樣本的教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觸到實際業務,理解外貿相關知識。
最后,高職院校要選用和建設雙語教材,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英語在實踐中是進行外貿業務的基礎,學生通過中英文對照對知識的掌握更全面,將來走向工作崗位也能快速適應崗位的要求。
(三)抓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強他們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學習興趣,如:案例教學法。教師要多加引導,多所提供的材料認真分析,多加思考,對問題作出獨到的見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教學、網絡錄像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四)抓實訓
首先,應逐步增加實訓教學在總課時中的比重,讓學生多操作、多思考,帶著問題回到課堂,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次,國際貿易教學模擬軟件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基礎,軟件要及時更新或引進更貼近實際的教學模擬軟件。最后,學院應積極的與當地外貿企業簽訂共建協議,將企業作為實踐教學基地。校外實訓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動手感受外貿業務的技巧,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或在教學實踐部分聘請實習基地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參加教學培訓工作,協助指導教師一起完成實習指導工作。
(五)抓課程考核方式
傳統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在課程結束后進行的,常常是閉卷形式的偏理論考試,這樣的考試形式容易出現學生平時不學習,臨考抱佛腳的現象。為了改變這種考核方式的弊端,一方面安排期末閉卷考試成績占總評成績的60%、實訓成績占總評成績中的30%,并且把課堂提問情況和到課率考慮在內占到總評成績中的10%,另一方面在期末考試中注重實際業務操作的考試題,這樣的考核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
四、結論
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企業的需求,這樣的教育才更有意義。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改革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更新。通過不斷的課程教學改革,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 偉,鄭 穎.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以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6).
[2] 馬向陽.從企業需求看高職外貿人才培養[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5).
[3] 王 進.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J].卷宗,2012(6).
[責任編輯:蘭欣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