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保朝
摘 要:在理論和實踐教學中表明,體育與學習成績并不矛盾,適宜的體育鍛煉對學生的智力與學習有促進功能,能提高記憶力,而且對學生的心理、生理成長大有益處。
關鍵詞:學習精力;文化成績;學習氛圍;意志品質;提高效率
適宜的體育鍛煉對學生的智力有促進功能,能提高記憶力,而且對學生的心理、生理成長大有益處,我認為,適當開展體育鍛煉對于文化學習是大有益處的。
1.體育鍛煉可以使學生保持充分的學習精力
什么是適宜合理的體育鍛煉?從理論上講: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一系列練習就是適宜、合理的體育鍛煉。帶過中三畢業班的教師都了解,學生們在沖刺階段的學習壓力與各學科的習題量,造成他們的睡眠嚴重不足,從而引起的身心疲憊無以言表。如果這中間上完一節體育課,學生們雖然滿頭大汗,但一些學生會當著我的面由衷地發出一聲“好舒服呀!”這就是體育的功能。因此,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應該很好地利用體育的特性,根據學生的日常情況,在正常授課下,督促、引導學生在課間操和課外活動中進行1小時左右的身體素質練習。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保障學生以充分的精力投入學習,使學生們更好地完成各科學業。
2.體育成績與文化成績呈正比關系
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讓學生保持充沛的學習精力,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適宜的體育鍛煉,到底與文化成績之間存在一種什么關系呢?舉一上海市某中學的案例:
小英在老師們的眼中一直是一個刻苦努力的好學生,各科成績都不錯。小英每天放學后就匆匆回家,一直學習到深夜。她每天的生活基本上是兩點一線:教室——家。這與她的理想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她想考上上海市的重點高中,再成為清華的高才生??墒?,小英也有一個缺點——體質太弱,三天兩頭感冒,而且經常頭暈耳鳴。小英的班主任找到小英,勸她加強體育鍛煉,起碼應該跑跑步,可是小英卻不以為然。小英的父母也反對小英參加體育活動,他們認為只要學習好,其他都是次要的。結果,在中考時,小英由于體育成績不合格,被取消了報考重點高中的資格。而小英本人,也因為考試時精神壓力過大,身體超負荷,在考場上暈了過去,結果成績很不理想。至此,小英一家人才后悔萬分,可是為時已晚。
我對近些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七十三團金山雙語中學中三畢業學生的文化成績與體育成績進行對比調查,從結果不難看出:文化學習成績與體育成績兩者相互促進是普遍現象,而文化學習成績好,體育成績差則是個別現象,從整體來看,體育成績愈好,文化學習成績相對也愈好,文化學習成績達到優秀和良好的中學生,體育成績在良好以上的占大多數。
3.集體鍛煉可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集體鍛煉可以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為文化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毛萌老師帶的一個2012屆畢業班就能很好地詮釋這一點。毛萌老師利用每周周五課后的時間組織本班的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體育競賽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團隊比賽,最終達到了不同其他班級的教學效果,不管是從一個集體的凝聚力、個體學生對教師們的親昵態度來看,還是從全體學生的良好學習氛圍、最終畢業考取重點高中的人數來看,都是其他班級不能比的。
4.體育鍛煉可為努力學習奠定思想基礎
體育鍛煉可以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任何一種體育運動的成效都是學生在長期磨煉的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人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堅強意志的形成總是和克服困難的行為相聯系的。所以,長期、系統的體育活動能有效地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將這種頑強的意志運用到文化課學習中就能加大提高學習成績的機會。比如,體育中考中的坐位體前屈是鍛煉學生們柔韌性的項目,在練習中都會伴隨著不同程度的韌帶肌肉拉伸產生的酸疼,有的學生就能忍受堅持,有的學生就會偷懶耍滑。在這個項目中最終能取得好成績的都是能堅韌的學生,再看學習成績,又都是那些學習優秀的學生,甚至是拔尖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學習目的非常明確,因為他們能在體育運動中克服身體的不適,能克服文化學習中的困難也就是必然的。
5.體育鍛煉可提高智力水平、促進大腦發育
體育鍛煉對促進大腦的生長發育、改善大腦的功能有著積極作用,經常參加鍛煉的人,大腦神經的反應速度較快,大腦皮層的分析和綜合能力較強。體育運動耗氧量大,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可以增加血液中輸送氧氣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含量,使大腦獲得更多的氧氣。因此,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為學生的文化學習創造良好的生理條件。
(作者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七十三團金山雙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