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 趙超峰
摘 要:通過課程改革我們將ProE軟件的三維造型與機械設計基礎融合為一體化的項目教學模式,在教學環節中,項目實施后,如何客觀、全面、公平的考核學生對機構的認識和對機械零部件的三維CAD設計等綜合職業能力,如何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內容。
關鍵詞:機械設計基礎 三維CAD 考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b)-0179-01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高職機械類專業的核心課程,這幾年通過課程的改革,我們與天地(唐山)礦業科技有限公司專家共同開發,將本課程與ProE三維設計相結合,依托真實的機器將課程整合設計成三個教學項目,在每個教學項目中,構建了若干個學習情境,在每個學習情境中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讓學生在具體機器的真實情境中去分析學習任務,使學生通過一個個的“任務”來學習,按照“典型工作任務”展開課程,培養學生全面的工程意識。基于ProE的機械設計基礎項目課程在實施后如何評價教學效果,如何考核學生學習質量,我們根據課程具體教學情況,對基于項目驅動教學的考核評價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和研究,形成一套適合學生的考核方案。
1 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考核評價的重要性
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因此考核比較注重結果,忽視過程,在項目驅動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團隊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因此項目驅動教學的考核評價就應將能力、素質、知識的考核評價融合于項目完成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注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評價考核。在我們每個項目中都有拆裝和三維CAD設計的環節,如項目一插床的拆裝、項目二牛頭刨床的拆裝和項目三減速器模型的拆裝的任務中,通過學生自己動手,了解到各種常用零件的名稱、功用,以及其中傳動系統和進給系統中機構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通過先認識,再用ProE軟件進行設計曲柄滑塊機構、曲柄搖桿機構、凸輪機構、螺旋機構、間歇機構等常用機構后,學生對所掌握的知識有會有一個強化作用,每個環節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因此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核也顯得格外重要,所以考核評價以學生完成3個項目的整個學習過程情況評定。
2 考核評價的內容
為了實現課程的目標,也為了客觀、全面、公平考核學生對機構和機械零部件的認識、對機械零部件的三維CAD設計等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水平和程度,考核強調以人為本的整體性評價觀,重視對學生能力高低認定的具體手段和實用方法,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以學生為中心的綜合教學評價,采用全方位的考核,包括有自我評價、項目成果展示、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
2.1 終結評價和過程評價相結合
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項目教學模式后,改變原來的一卷定終身的終結性考核,而是采用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重視結果的正確性又重視整個過程的完整性,既對學生完成任務的工作過程及運行操作能力進行評價,也對運行操作的結果進行評價,體現的是職業行動能力的全方位評價。
2.2 自我評價與學生互評相結合
既要有以學生在學習中自我評價,重視學生主體學習與反思,又要有以他人對學生個體的相互評價,重視協作與溝通能力的培養。按照以“突破知識考核,體現能力考核”的要求,將學生的能力,素質、知識的考核評價融合于項目的完成過程之中。根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特點及教學目標,結合職業崗位能力的需求,評價內容主要圍繞三個方面:自我學習能力、協作學習過程中做出的貢獻及完成工作任務的質量,從學生的視角對學生工作積極性、團結協作精神加以評價。
2.3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把定性與定量考核結合到過程考核中,建立各種規范化、標準化的考核表。如教師檢查評價系列表,學生互評表、教師對學生個人評價表,以上完整的系列評價,可以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全過程考核。任務完成后,學生要呈交完成工作任務單,進行成果評價。
3 考核評價的方法
根據課程的培養目標及教學特點,其考核方式包括兩大部分:一是,課程結束時的最終評價30%,二是各個項目的綜合評價70%。
3.1 結課時的最終評價30%
為了最終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在完成三個項目以后課程結束時,我們要進行綜合性考核評價,其中包括前面項目中所涉及到的各種機構和零部件的三維CAD設計綜合考核。
3.2 各個項目的綜合評價70%
在三個項目實施的過程當中,進行的過程性考核,其中包括學生自評20%、學生互評20%、和教師評價30%三項內容,每項考核內容均涉及三個方面的考核。
3.2.1 學習過程態度考核
根據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的反饋意見分析,他們很注重員工能否遵守規章制度,是否具有愛崗敬業、團體協作、吃苦耐勞等方面的素質。通過職業素質的培養,可以增強他們的就業競爭力,以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礎。而學習過程態度具體體現到職業崗位上就是職業素質。所以學習過程態度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平時課堂的出勤、紀律、實訓態度、團隊協作精神、操作規范及安全常識等。學習過程態度考核各部分成績分為優、良、中、差4個等級,由教師、個人及小組互評考核。
3.2.2 學習過程知識、技能考核
學習過程知識、技能考核考核貫穿整個學期,主要考核學生在每次課程項目訓練中知識運用能力、任務完成情況、職業技能、計劃統籌能力、自學能力等。在學習過程知識、技能考核中,各部分的成績由學生在課程項目中的表現來獲取,各部分的成績分為優、良、中、差4個等級,由教師、個人及小組互評考核。
3.2.3 學習過程綜合能力考核
綜合能力考核評價主要包括對項目的分析能力、知識選擇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對問題的判斷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工作質量及效率和團隊合作能力等。在綜合能力考核中每項能力評定分為優、良、中、差4個等級,由教師、個人及小組互評考核。
4 總結
對學生的考核的目的是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機構識別、零件測繪,零部件造型創新設計的工作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潛能。我們通過把學生的能力、素質、知識的考核評價融于項目的完成過程中,不僅保證了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而且還鍛煉了學生處理解決問題、團結協作的能力,讓考核真正成為一個促進學習和提高綜合素質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 胡玉紅,李盛.基于項目驅動教學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考核評價探索[J].新課程學習,2011(12):60-61
[3]龔厚仙.基于項目驅動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11(1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