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春
摘要:中小企業在知識存量上的劣勢,決定其必須以靈捷化、開放化為思路加以彌補,并且還須加大力度促進已有知識的流動性,以形成其局部的競爭優勢。加大知識管理的力度,充分發揮其在經營知識的流動性上的優勢,以集中化、靈捷化、開放化為思路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這是在與大型企業展開競爭時中小企業的必由路徑。
關鍵詞:中小企業;知識管理;戰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1-0110-01
知識管理可以促進中小企業提前進行業務流程改造,在企業規模變得龐大之前,以較低的代價換取工作效率的提高,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和進一步發展的潛力等。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特點面臨的一些問題,加大知識管理的力度,充分發揮其在經營知識的流動性上的優勢,以集中化、靈捷化、開放化為思路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這是在與大型企業展開競爭時中小企業的必由路徑。
一、中小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優勢
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由于建設時間短,技術力量、經營實力不強,導致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積累的知識存量上不如大型企業,即缺乏先進工藝流程、生產專利以及齊全規章制度等等,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小企業在以顯性知識為主的知識存量不如大型企業的同時,卻在其擁有的知識存量的流動性方面具有優勢。
(一)擁有知識的流動速度快
由于中小企業組織規模小,各管理層級之間管理幅度較小;規章制度柔性較大,員工橫向接觸較頻繁,使得中小企業在員工之間、群體之間、部門之間的知識傳遞、共享、集成方面受到的組織結構限制較少,從而容易促成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充分流動。
(二)知識傳遞的路徑短
對客戶需求的響應及時。中小企業由于組織結構較為扁平,決策重心靠近客戶終端,使得其對于客戶需求的把握較準、響應及時,并且由此設計的客戶解決方案更為貼切。
二、中小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方法
(一)建立知識管理的組織體系
建立一套有效的組織體系來支持企業的知識管理活動,就一定要有負責知識管理活動的負責人,承擔制定管理計劃和協調企業的各種知識活動,成立專門的小組完成與知識管理活動有關的任務,同時建立支撐知識管理的基礎設施,如統一的信息技術平臺、數據庫等。可以在聘請知識管理的專業人士做顧問,選取在企業內部核心業務部門工作多年有經驗的員工且對知識管理較為熟悉的員工負責知識管理的工作。
(二)建立支持知識管理的信息系統
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知識的識別、獲取和利用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為中小企業實施知識管理帶來極大的便利。因此,可以使用一些共享軟件來實現知識管理,建立一個知識庫,方便員工的使用。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開發用于知識管理的數據庫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
(三)建立學習型組織,營造適于知識管理的文化氛圍
學習型企業是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的企業組織。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建立這樣一種企業文化,即能讓員工有自覺學習和完善自己的想法和動力,是十分基本而且必要的。學習是員工獲取知識,從而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同時學習也會促進員工之間的相互敬佩,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員工間的知識交流與共享。
(四)建立獎勵機制
一般而言,在一個具有業務利益競爭的環境下,每一個人都有保守自身“業務秘密”的本能行為,這是不可避免的。為了讓員工無所保留地把自己的經驗和技能讓大家共享,一方面,要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和企業文化,另一方面,要建立適當的獎勵機制,不僅要和員工的業績掛鉤,同時也要和員工在知識共享中的表現結合起來。
(五)組織定期交流
企業的員工由于接觸的業務以及個人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方法不同,獲得信息和知識的能力也有一定差異,從而使得員工之間在不同領域里存在著一定的知識差和信息差。因此,定期組織經驗交流是進行知識管理中很重要的環節。這種交流不僅表現在資源共享方面,也同時應該定期組織交流會、經驗介紹會等座談形式,讓彼此在介紹自己經驗的同時,聽取他人的見解和分析,以促進共同的提高和進步,也可通過公司的局域網、數據庫等方式進行經驗交流及提出建議。中小企業由于人員較少,在組織交流方面有更為方便靈活的便利條件。
三、中小企業實施知識創新的思路
中小企業在存量知識導致的成本、品質劣勢的背景下,要形成自身的競爭力,則必須以提高知識存量的流動性為突破口,用流動的充分性來彌補存量上的劣勢,并借以提升企業競爭地位。
(一)靈捷化經營
這是針對知識流動過程而言的,中小企業應當發揮組織柔性較高,員工接觸充分,工作制度安排較為靈活等特點,提倡定期知識交流和非正式的人員溝通,從而促進員工隱性知識的擴散和群體化進程,并在此基礎上,高度認識知識明示、集成的重要性,設立專職的知識管理崗位,以特定的企業經營戰略為指導,自覺進行企業知識的挖掘、揭示、共享工作,從而形成企業所需的知識產生、傳遞、共享、集成的自覺性和流程化,加快企業特定知識的積累速度,并為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創新作鋪墊。
(二)開放化經營
由于形成企業競爭優勢的經營知識還包括外部相關知識,因此中小企業可以以開放的姿態促進與外部知識源之間的共享,以形成經營知識的外部效應。這也就是將生態學的理念引入其經營當中來,中小企業可以對整個地區行業的生態系統的結構構成及功能分擔進行分析,以競合的方式參與生態系統的整體運作,依賴系統的整體推力來展開個體的經營規劃。如其可以充分發揮集群的優勢,在特定行業和空間范圍內,集中各自經營知識積累、創新的力度,以充分的知識流動和集成而形成的知識聯合體來抗衡大型企業的競爭壓力。
參考文獻:
[1] 張少兵.知識管理在中小企業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報,2008(6).
[2] 陳東利.論當代中國企業慈善文化的構建[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8(2).
[3] 潘利國.論中小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戰略[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責任編輯:方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