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璽
摘要:寫作在歷年語文考試中所占分值比重大,因此,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尤其重要。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語言素材庫;通過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激發寫作興趣;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學生生活體驗,發掘寫作源泉。學生閱讀、寫作的興趣培養起來,寫作能力才會提高。
關鍵詞:寫作能力 閱讀興趣 寫作興趣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年來的語文考試中所占分值比重都很大,因此,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尤其重要。但是現行語文教材中沒有涉及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內容,所以,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不斷探索,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筆者在農村小學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談幾點嘗試。
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在寫作時無話可說是小學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問題,其實,無話可寫的根源是語言積累匱乏。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無話可寫實際上是因為腦中無“米”下炊。要想有話可說,頭腦中的語言必須充足,語言來自平時的閱讀摘抄積累。所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語言素材庫,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基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讀書和寫作的關系。讀書其實就是讀者和作者進行交流,好詞好句好段積累得多了,語言庫才能建立起來,才能培養語感,寫作時才能得心應手。
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途徑很多,如設班級圖書角、課前講故事、課前美文欣賞等。農村小學的條件有限,學生的閱讀面很窄,為了讓學生讀到更多的書,我在班里開設“小小圖書角”。讓每位學生捐出自己的課外讀物,放在教室一角的柜子里,由學生組長負責管理。每周三、五進行借閱并登記,并統計學生閱讀數量,對讀書多、讀書積極的學生給予“周讀書之星”稱號。這個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寫讀書摘抄筆記,將文中的好句好段摘抄下來,每人一個摘抄本,每周進行一次摘抄比賽,對那些摘抄積極并能背下來的學生給予“周摘抄明星”稱號,以此鼓勵學生學會閱讀并注重讀書摘抄背誦的結果。除了班級圖書角外,我還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開展講故事、課前美文朗讀活動,按照學生學號或座位號的順序,每天由一個學生登臺講或讀,文中的好句段讓全班學生及時記錄下來。每周開展評選我最喜歡的“講故事大王、美文朗讀之星”活動,以此調動學生參與課前三分鐘閱讀的積極性。通過多途徑、多渠道的閱讀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漸漸培養起來。
二、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學生有了閱讀摘抄的興趣,只是為寫作準備了素材庫,要想寫出好作品,必須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勤寫”的好習慣,學會動手運用素材表情達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從培養學生寫日記習慣做起。低年級學生寫日記可能有一定困難,會遇到許多不會寫的字,這時教師可讓學生把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等上到中年級學會查字典了,再鼓勵學生查字典解決并標注出來,同時把低年級時寫的日記進行修改,將拼音換成漢字,并標注在旁。這樣學生既豐富了詞匯,又學習了語文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很重要,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把日記當做一種愛好去完成。我在教學中,每周開展優秀日記評比展覽,對獲勝學生給予獎勵,每天讓寫得好的學生登臺朗讀自己寫的日記,每周評比出“優秀日記之星”,并頒發小紅花。因此,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小小日記使學生體驗到動手寫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學生的寫作興趣漸漸被激發出來。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發掘寫作源泉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和人情構成了生活的主要內容,懂得了世情和人情,才能寫出好文章,有力地說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這個道理。葉圣陶老先生也曾精辟地指出:“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了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小學生寫作的內容,來源于他們的生活,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增加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生活體驗,使他們的生活充滿快樂。如我按照時令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外活動。春天組織學生春游,把學生帶到野外,組織“廣宗一日游”,讓學生欣賞到郊野春光之美,并引導學生注意從景美、人美兩個角度仔細觀察。夏天帶領學生來到一望無際的麥田,看農民伯伯收麥之喜悅之辛苦,使他們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秋天,帶領學生來到一望無邊的白色海洋——棉田,與棉農共享收獲的樂趣、勞動的快樂;帶領學生來到秋天的果園,紅色的蘋果、黃色的大鴨梨,紅燈籠似的柿子,使學生明白了春種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冬天雪后帶領學生來到田野打雪仗,讓學生盡情玩耍。每次活動之后,我都會組織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比賽,優秀作品以手抄報的形式張貼在班級文化角,學生們紛紛閱覽,在文章中找著同學的趣事兒和自己的影子。
除了按季節組織戶外活動外,平時我還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有趣活動,如猜謎語比賽、背誦名言比賽、講故事比賽、廣告門面糾錯別字活動等。這些語文活動不僅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也為學生的作文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每次活動之后都會有一些優秀作品出現,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地將作文和生活聯系起來,懂得了“生活是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這一道理。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素材庫,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并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發掘寫作源泉。以上是我在多年教學中總結出的粗淺經驗。作文教學博大精深,我相信只要我們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迎難而上,不斷探索,一定能使學生提高寫作能力,使廣大小學生樂于上作文課,樂于寫作文。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