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愛營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學生只有對學習感興趣,才能表現出積極的學習行為,從而為教師教學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們專注于教法的改革,而忽視了學習者自身因素的影響。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健康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廣大教育者對體育教學進行了重新審視,新課改明確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這是從認知角度與情感角度的綜合考慮,更加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智力活動中的重要性。只有二者的共同參與,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來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呢?對此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實現積極情感的正遷移
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教師所任教學科的態度。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教師能夠贏得學生的喜愛與尊重,那么學生自然會將這種積極的情感轉移到體育學科上來。相反如果師生關系對立緊張,學生不喜歡甚至是討厭教師,他們又怎么會對體育學科產生興趣呢?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實現學生對教師積極情感的正遷移。
1.平等民主。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教師與學生同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尊重學生,要與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與學生一起來展開體育鍛煉。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關注,少一些壓制與命令,要讓學生感受到自身是與教師平等的學習體,體現教學的民主性,要讓學生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建立教師與學生間的良好關系。
2.和諧融洽。教師要從幕后走向臺前,多與學生進行一些直接接觸,這是體育學科所特有的特征。教師不要遠遠地只是讓學生機械模仿動作,而是要走進學生,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手把手地教給學生動作要領與運動技巧,這不僅利于學生掌握基本動作,而且在師生間展開了一次直接的情感交流,這樣更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積極的情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關注
多媒體的運用為體育教學帶來了更多趣味因素,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論課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藝術性與形象性,這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多媒體集圖片、圖像、音頻與視頻于一體,可以將抽象枯燥的各種動作要領寓于形象直觀的事物中,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這樣更能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關注,使學生對體育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可以使學生在抽象的理論與直觀的動作間建立直接聯系,從而使學生準確地掌握各動作技術要領。在室內上課時,我們可以將所要講解的體育知識制作成一段段精彩的視頻,以照片、視頻等來綜合呈現,讓學生來欣賞一段段畫面逼真、音樂動聽的精彩視頻。這樣的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枯燥封閉式教學,大大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與形象性,用初中生所喜歡的方式來傳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種種不足,使得體育教學更加富有活力與動力,備受學生的喜愛,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
三、開展豐富的體育訓練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機械的模仿只會讓學生對體育產生枯燥感與厭倦感,而簡單地認為體育學科就是機械地模仿一些動作,尤其是耐久跑、障礙跑等更是讓學生望而生畏,認為體育課累、苦,而排斥體育活動。這是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此我們要變單一的訓練為多樣的活動,帶給學生新、奇、趣,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與主體性。如為了提高學生的跑步速度,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接力賽,傳遞物品、闖迷宮等多種活動,集趣味性與活動性于一體,引發學生的主體參與,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與環境中展開積極的訓練,身心處于放松狀態,這樣更能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更好地掌握動作,提高跑步速度。
四、建立科學的多元評價體系,提升學生參與的動力
一個體育測試的分數并不能客觀而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的身體素養,反映學生的掌握水平。這只會打擊部分學生的學習信心,使之逐漸失去參與鍛煉的激情。體育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初中階段的基本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增強學生的體質,讓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為此我們應變單一的評價為多元評價,讓學生看到成功,享受樂趣,激起學生更大的熱情,真正讓學生愛上體育鍛煉。一是關注過程。看結果,更要看過程。要看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的綜合反映,如參與鍛煉的積極性、動作掌握的準確性、動作的優美性、合作意識、互助精神等等,可以實施學分制,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種種表現納入其中,這樣可以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讓學生客觀看待,長期堅持,必然能取得成功,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二是賞識教育。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希望,而不是讓他們沉浸在過去失敗的陰影里。”我們要運用賞識教育,肯定學生的進步,哪怕只是極其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真實的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樂趣,從而內化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習動力,使學生對體育鍛煉形成持久穩定的興趣,真正愛上體育鍛煉,享受體育鍛煉所帶來的身心的愉悅與健康發展。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