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素
摘要: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自覺動機,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以最佳的姿態接收教學信息,這樣,教和學都能得到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
關鍵詞:提高 小學生 語文課 興趣
一、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語文課程應凸顯教師的人文關懷,使學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獨特體驗受到保護和尊重。在學生眼中,教師是神圣的。教師應該化身純潔善良的天使,帶領學生在如詩如畫的、趣味橫生的語文天地遨游。學生打開自己稚嫩的心靈,需要教師的呵護和澆灌。學生一旦對教師產生深厚的感情和無比的信任,他會無條件地喜歡你的課,你就會輕松走進他們的內心。當你走進教室時,你是滿臉微笑的;當你講課時,你的聲音是飽含感情的;當你面對回答問題的學生,你的眼神是充滿鼓勵的;下課的時候,你就是他們的知心朋友,可以聊他們的游戲、他們的動畫片、他們的煩惱......我有這樣一個學生,他中途轉來,各科成績都不是很好,語文更差一些。經常會找些理由不完成作業,大不了被教師罰也無所謂。每次把他叫到辦公室,我先用一種很寬容的眼神看著他,然后對他說:“老師知道你很想完成作業,就是有時控制不住自己,下次呢,一定要堅持一下,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喲!”他真的知道錯了,雖然好一點,但還是堅持不住。轉折點是一次運動會,他參加了800米長跑比賽,在運動場上他顯出了平日里難得的自信。比賽開始,同學們的加油聲震天,我也激動得跟著在跑道邊加油,快到終點了,選手們都已精疲力竭,他跑在第二,我迎上去,拼命揮著拳頭,嘶啞地喊著他的名字“小強,加油!小強,加油!”在人聲鼎沸的賽場上,他聽到了,抬頭看到我激動急迫的眼神,像一股神力注入他的已麻木的雙腿,猛地加大步伐和速度,在沖刺的一剎那,超越了第一個,成了冠軍。我知道他感受到了老師與他同在,這次之后,他變了很多,他會堅持,他會奮進,他也會學得很好,成績也步步高升,成了班級中進步最大的一個學生。
二、幫學生建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基礎,使人燃起理想的火花,勇攀高峰。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的長處,即使是很平凡的優點。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閃光的地方,及時給一點鼓勵,一點贊許。當我們從學生角度考慮時,我們會充滿耐心,像在荒原上播種,每個學生的心田都會長出屬于自己的果實,需要我們精心培育,即使暫時雜草叢生,只有一顆柔弱的小苗,只要我們呵護它、澆灌它,它就會強壯起來,會開花結果。我們班上的一個學生給我印象深刻,他長得其貌不揚,轉到我們班時已經因病休學半年,成績非常差了,只考十幾分,又經常被別人取笑,看樣子他自己是放棄了,上課只顧玩自己的,作業不做,或是寫的無法辨認,新學的字都不會寫幾個,開始我也覺得他沒救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如果認真寫字,他的字寫得不錯,于是我就讓他寫了一篇貼在教室前面,我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表揚了他,那天上課提問他竟然舉起了手,我立刻請他回答,還真不錯,我大大表示了自己的吃驚,贊許地摸了摸他的頭。第二天他教了作業,雖然沒寫全,但我已經很高興了,并說希望他下次寫得更好,他沒有讓我失望,我知道,是自信燃起了他的潛力。讓我們做那個呵護幼苗的園丁吧!
三、與生活密切聯系
語文是人們日常交際和思維活動的基礎,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時時現生活。”
生活的酸甜苦辣、絢爛多彩,就是活生生的教材,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樂趣。從報紙電視、廣告路牌中學認字,從網絡中學詞、流行語,在與別人交往、參加社會活動(如宴會、婚禮等)中學習禮儀、禮貌用語。學習傾聽別人并努力抓住對方意思表達,學習表達自己;向陌生人詢問,跟親人朋友表達感情,表示友好。對病人表示慰問。增加自己的感性經歷,注意觀察周圍生活(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山一水,一情一事,)才能在寫作中表達真實情感。這樣,學生能更留心他的生活,并能培養自己獨立的思想。
語文學習正是為了它在生活中的應用,當學生用自己學到的字詞來讀出那些趣味橫生的故事,用一個詞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時,他們會很有成就感。在教學中每每學到生詞時,我就讓學生充分地聯系生活,讓它如花朵般綻放在學生身邊。讓學生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價值觀充分評價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使學生在形成自己價值觀的同時更關注社會。學生會覺得語文就是生活,學好了語文生活會更有滋味。
四、讓故事打開學生的心靈
對于小說來說,沒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沒有故事的課堂也必定是缺少活力的課堂。學生的心是至善至美的,兒童故事充滿幻想,給學生展現出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畫面,帶著他們走向那亦真亦幻的童話世界,深深地吸引了他們幼小的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對故事內容的需求由簡單變復雜,這個過程,也是他們思想成熟的過程,懂得了真善美,假惡丑,有了豐富而細膩的情感。教師應該利用故事對學生那無敵的魅力,在課堂上以故事為引導,緊緊抓住他們的興趣,從而使他們易于接受知識。沒有故事的生活是寂寞的,沒有故事的童年是暗淡的,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溫情的故事陪伴他們的課堂,為他們的人生啟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會有熱情,愛好是獲得知識的第一步,當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著溫情和趣味,教師興致勃勃地徜徉在語文的海洋,在其中得到歡愉和滿足,這不是我們教師孜孜以求的嗎?
總之,語文學習,興趣為先。如何更好地激發和拓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不僅關系到語文課堂是否活躍和教學效果的好壞,更是素質教育成功實施與否的衡量標準之一。作為當代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學改革,積極應對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不斷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的知識取得能力發展與興趣提高和諧統一地結合起來,體驗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的熱情,這對學生學好語文這門學科具有重要意義。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