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董秀銀(1986-),增城市廣播電視大學,增城市東方職業技術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中職數學教育。
摘 要:本文在闡述中職數學口試評價的一些相關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教學案例介紹了口試評價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口試評價的實踐效果,并且提出了一些實踐反思。
關鍵詞:中職數學;口試評價;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066-02
一、問題的提出
在《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標準》中明確地提出“評價方法除了書面考試以外,要積極探索口試等形式進行評價”。口試的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有關數學基本知識的表達、運算、辨釋以及應用等能力。
二、教學實踐
(一)平時口試評價
平時口試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一數學知識點,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判斷學生能否做出正確的回答或者反應的一種形成性評價。
平時口試評價也分為平時集體口試評價和平時個人口試評價。
案例1:集合的概念
在集合概念教學時,通過組織以下的活動,對學生理解集合概念進行口試評價:
教師發出以下口令,并對按要求完成的學生加分:
口令1:某某班(正在教學的班級名稱)的同學起立。評價標準:站起來并能夠說明理由的加1分; 口令2:高個子的同學請起立。評價標準:能夠說明不起立的理由的同學加1分。
此類具有“是或非”的回答或者反應,適宜集體口試評價,主要考核學生對相關數學概念是非的理解,可以即時知道全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快速地判斷教學效果,讓教師可以及時地調整教學行為。
案例2:函數的概念
在函數的概念教學時,通過組織以下的活動,對學生理解函數概念進行口試評價:
教師提出以下問題,并對按要求完成的學生加分:
問題1:蘋果的單價為5元每斤,購買的數量x和支付的錢y之間是函數關系嗎?它的函數關系式是?
問題2:函數y=x+1和函數f(x)=x+1是相同的函數嗎?
問題3:若函數f(x)=x2+1, f(1)=?, f(-1)=? f(a)=?
問題4:函數y=x-2的定義域是多少?
若在筆試中,此類題目一般是填空、選擇、判斷的形式出現。對于這類題型,學生容易死記硬背,不求甚解,有些學生就是甚至瞎蒙,也能得分。口試,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口試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去描述概念,說出理由,舉例子才算掌握。通過口試,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或暴露其思維的過程,經歷知識外化的過程,達到進一步鞏固認知結構的目的。
(二)期末口試評價
期末口試評價是一種終結性評價,適宜在臨近期末進行。教師將口試試題提前兩天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進行考前準備。口試時,學生按某順序抽簽抽取到一張卡片,卡片上有兩道題目。學生準備5分鐘后,逐個到黑板前向教師和同學們解答題目,可以黑板板書輔助,時長不超5分鐘。在學生回答完畢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口試的情況,酌情提問,并且要求學生答辯。
·教學教法·中職數學口試評價的實踐
案例3:期末口試評價
在臨近期末時,教師在教材每章擬定兩道題目(一道一級水平,另一道二級水平),對學生進行口試:
試題1:集合A={x|x=2n,0 試題2:在前100個正整數中,5的倍數有多少個?8的倍數有多少個?既是5又是8的倍數共有多少個?試用集合的語言來表示上三者之間的關系; 試題3:在數軸上如何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如何比較78和87的大小? 試題4:什么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試闡述如何解一元不等式x2+2x-3<0; 試題5:函數y=x與y=(x)2是相同的函數嗎?為什么? 試題6:試舉例說明奇函數和偶函數; 試題7:用計算器計算:lg2+ln5; 試題8:請舉例說明指數函數定義域、值域、單調性。 教師應以所給測試要點為基礎,根據考生的實際水平選擇題目,靈活把握測試內容和進度。評判標準以公平公正為基本原則,以檢測評定為目標,以激勵督促為導向。 期末口試評價標準,見下表1。 表1 期末口試評分標準 這種方法能較全面的分析學生,為公正客觀地評價學生提供了一種重要的補充。 三、實踐效果 在實踐教學中,中職數學口試評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筆者在教學進度相同、 數學水平和班級情況相當的兩個班級12會計1班(實驗班,開展口試評價)和12會計2班(參照班)作了比較實驗。 1.最后的成績表明:開展口試評價的實驗班級的成績明顯比參照班級好,具體見表2和表3。 表2 期末成績比較 表3 學期總評等級比較 注:參照班學期總評成績=平時成績(100分制)×1.5×30%+期中成績(150分制)×30%+期末成績(150分制)×40% 實驗班學期總評成績=平時成績(100分制)×1.5×20%+口試成績(30分制,實際權重為20%)+期中成績(150分制)×30%+期末成績×30% 2.口試評價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重視聽說的訓練,重視對數學概念的辨析,重視數學運算的口算,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口試評價給了學生一個鍛煉自己,展示自己的機會,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4.數學口試也可以讓教師看清楚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方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因材施教。平時在上課中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對于問題多的學生,要進行個別輔導,鼓勵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通過口試評價的實踐,不僅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也促進了教師的提高,讓教師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教學方式變革的必要性,對今后的教學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實踐反思 1.課堂平時口試評價與平時課堂提問的區別?是否將之納入課堂的形成性評價,在操作上容易簡單一些?期末口試評價若集中在臨近期末時舉行,也加大了學生在期末的負擔,能否分散到各單元去進行? 2.在口試考試組織時,是全班學生同時參與,若班上人數多,則口試時間長,占用了本來就已經比較緊張的中職數學教學課時。 3.在進行口試的時候,還是主要是師生互動為主,教師評價為主。可以繼續優化到生生互動,生生互評,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相互學習。此外,也應當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結合。 4.進行的口試評價還是過于強調了甄別選拔的功能。我們更應當強調評價的診斷功能和促進功能,著重于學生成績和素質的增值,通過評價,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 5.口試評價只是豐富學生評價的一種,作為筆試評價的補充,還應當與活動報告、課堂觀察、課后訪談、作業分析等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與物理教研會編.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標準(實驗稿)[EB/OL].http://www.docin.com/p-559651694.html. [2]王祥,祝慧麗,高麗春等.初中數學開放性口試實驗[EB/OL].http://www.fyeedu.net/info/13355-1.htm,2005-8-16. 責任編輯 賴俊辰
作者簡介:董秀銀(1986-),增城市廣播電視大學,增城市東方職業技術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中職數學教育。
摘 要:本文在闡述中職數學口試評價的一些相關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教學案例介紹了口試評價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口試評價的實踐效果,并且提出了一些實踐反思。
關鍵詞:中職數學;口試評價;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066-02
一、問題的提出
在《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標準》中明確地提出“評價方法除了書面考試以外,要積極探索口試等形式進行評價”。口試的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有關數學基本知識的表達、運算、辨釋以及應用等能力。
二、教學實踐
(一)平時口試評價
平時口試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一數學知識點,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判斷學生能否做出正確的回答或者反應的一種形成性評價。
平時口試評價也分為平時集體口試評價和平時個人口試評價。
案例1:集合的概念
在集合概念教學時,通過組織以下的活動,對學生理解集合概念進行口試評價:
教師發出以下口令,并對按要求完成的學生加分:
口令1:某某班(正在教學的班級名稱)的同學起立。評價標準:站起來并能夠說明理由的加1分; 口令2:高個子的同學請起立。評價標準:能夠說明不起立的理由的同學加1分。
此類具有“是或非”的回答或者反應,適宜集體口試評價,主要考核學生對相關數學概念是非的理解,可以即時知道全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快速地判斷教學效果,讓教師可以及時地調整教學行為。
案例2:函數的概念
在函數的概念教學時,通過組織以下的活動,對學生理解函數概念進行口試評價:
教師提出以下問題,并對按要求完成的學生加分:
問題1:蘋果的單價為5元每斤,購買的數量x和支付的錢y之間是函數關系嗎?它的函數關系式是?
問題2:函數y=x+1和函數f(x)=x+1是相同的函數嗎?
問題3:若函數f(x)=x2+1, f(1)=?, f(-1)=? f(a)=?
問題4:函數y=x-2的定義域是多少?
若在筆試中,此類題目一般是填空、選擇、判斷的形式出現。對于這類題型,學生容易死記硬背,不求甚解,有些學生就是甚至瞎蒙,也能得分。口試,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口試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去描述概念,說出理由,舉例子才算掌握。通過口試,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或暴露其思維的過程,經歷知識外化的過程,達到進一步鞏固認知結構的目的。
(二)期末口試評價
期末口試評價是一種終結性評價,適宜在臨近期末進行。教師將口試試題提前兩天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進行考前準備。口試時,學生按某順序抽簽抽取到一張卡片,卡片上有兩道題目。學生準備5分鐘后,逐個到黑板前向教師和同學們解答題目,可以黑板板書輔助,時長不超5分鐘。在學生回答完畢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口試的情況,酌情提問,并且要求學生答辯。
·教學教法·中職數學口試評價的實踐
案例3:期末口試評價
在臨近期末時,教師在教材每章擬定兩道題目(一道一級水平,另一道二級水平),對學生進行口試:
試題1:集合A={x|x=2n,0 試題2:在前100個正整數中,5的倍數有多少個?8的倍數有多少個?既是5又是8的倍數共有多少個?試用集合的語言來表示上三者之間的關系; 試題3:在數軸上如何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如何比較78和87的大小? 試題4:什么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試闡述如何解一元不等式x2+2x-3<0; 試題5:函數y=x與y=(x)2是相同的函數嗎?為什么? 試題6:試舉例說明奇函數和偶函數; 試題7:用計算器計算:lg2+ln5; 試題8:請舉例說明指數函數定義域、值域、單調性。 教師應以所給測試要點為基礎,根據考生的實際水平選擇題目,靈活把握測試內容和進度。評判標準以公平公正為基本原則,以檢測評定為目標,以激勵督促為導向。 期末口試評價標準,見下表1。 表1 期末口試評分標準 這種方法能較全面的分析學生,為公正客觀地評價學生提供了一種重要的補充。 三、實踐效果 在實踐教學中,中職數學口試評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筆者在教學進度相同、 數學水平和班級情況相當的兩個班級12會計1班(實驗班,開展口試評價)和12會計2班(參照班)作了比較實驗。 1.最后的成績表明:開展口試評價的實驗班級的成績明顯比參照班級好,具體見表2和表3。 表2 期末成績比較 表3 學期總評等級比較 注:參照班學期總評成績=平時成績(100分制)×1.5×30%+期中成績(150分制)×30%+期末成績(150分制)×40% 實驗班學期總評成績=平時成績(100分制)×1.5×20%+口試成績(30分制,實際權重為20%)+期中成績(150分制)×30%+期末成績×30% 2.口試評價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重視聽說的訓練,重視對數學概念的辨析,重視數學運算的口算,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口試評價給了學生一個鍛煉自己,展示自己的機會,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4.數學口試也可以讓教師看清楚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方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因材施教。平時在上課中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對于問題多的學生,要進行個別輔導,鼓勵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通過口試評價的實踐,不僅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也促進了教師的提高,讓教師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教學方式變革的必要性,對今后的教學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實踐反思 1.課堂平時口試評價與平時課堂提問的區別?是否將之納入課堂的形成性評價,在操作上容易簡單一些?期末口試評價若集中在臨近期末時舉行,也加大了學生在期末的負擔,能否分散到各單元去進行? 2.在口試考試組織時,是全班學生同時參與,若班上人數多,則口試時間長,占用了本來就已經比較緊張的中職數學教學課時。 3.在進行口試的時候,還是主要是師生互動為主,教師評價為主。可以繼續優化到生生互動,生生互評,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相互學習。此外,也應當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結合。 4.進行的口試評價還是過于強調了甄別選拔的功能。我們更應當強調評價的診斷功能和促進功能,著重于學生成績和素質的增值,通過評價,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 5.口試評價只是豐富學生評價的一種,作為筆試評價的補充,還應當與活動報告、課堂觀察、課后訪談、作業分析等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與物理教研會編.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標準(實驗稿)[EB/OL].http://www.docin.com/p-559651694.html. [2]王祥,祝慧麗,高麗春等.初中數學開放性口試實驗[EB/OL].http://www.fyeedu.net/info/13355-1.htm,2005-8-16. 責任編輯 賴俊辰
作者簡介:董秀銀(1986-),增城市廣播電視大學,增城市東方職業技術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中職數學教育。
摘 要:本文在闡述中職數學口試評價的一些相關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教學案例介紹了口試評價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口試評價的實踐效果,并且提出了一些實踐反思。
關鍵詞:中職數學;口試評價;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066-02
一、問題的提出
在《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標準》中明確地提出“評價方法除了書面考試以外,要積極探索口試等形式進行評價”。口試的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有關數學基本知識的表達、運算、辨釋以及應用等能力。
二、教學實踐
(一)平時口試評價
平時口試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一數學知識點,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判斷學生能否做出正確的回答或者反應的一種形成性評價。
平時口試評價也分為平時集體口試評價和平時個人口試評價。
案例1:集合的概念
在集合概念教學時,通過組織以下的活動,對學生理解集合概念進行口試評價:
教師發出以下口令,并對按要求完成的學生加分:
口令1:某某班(正在教學的班級名稱)的同學起立。評價標準:站起來并能夠說明理由的加1分; 口令2:高個子的同學請起立。評價標準:能夠說明不起立的理由的同學加1分。
此類具有“是或非”的回答或者反應,適宜集體口試評價,主要考核學生對相關數學概念是非的理解,可以即時知道全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快速地判斷教學效果,讓教師可以及時地調整教學行為。
案例2:函數的概念
在函數的概念教學時,通過組織以下的活動,對學生理解函數概念進行口試評價:
教師提出以下問題,并對按要求完成的學生加分:
問題1:蘋果的單價為5元每斤,購買的數量x和支付的錢y之間是函數關系嗎?它的函數關系式是?
問題2:函數y=x+1和函數f(x)=x+1是相同的函數嗎?
問題3:若函數f(x)=x2+1, f(1)=?, f(-1)=? f(a)=?
問題4:函數y=x-2的定義域是多少?
若在筆試中,此類題目一般是填空、選擇、判斷的形式出現。對于這類題型,學生容易死記硬背,不求甚解,有些學生就是甚至瞎蒙,也能得分。口試,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口試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去描述概念,說出理由,舉例子才算掌握。通過口試,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或暴露其思維的過程,經歷知識外化的過程,達到進一步鞏固認知結構的目的。
(二)期末口試評價
期末口試評價是一種終結性評價,適宜在臨近期末進行。教師將口試試題提前兩天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進行考前準備。口試時,學生按某順序抽簽抽取到一張卡片,卡片上有兩道題目。學生準備5分鐘后,逐個到黑板前向教師和同學們解答題目,可以黑板板書輔助,時長不超5分鐘。在學生回答完畢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口試的情況,酌情提問,并且要求學生答辯。
·教學教法·中職數學口試評價的實踐
案例3:期末口試評價
在臨近期末時,教師在教材每章擬定兩道題目(一道一級水平,另一道二級水平),對學生進行口試:
試題1:集合A={x|x=2n,0 試題2:在前100個正整數中,5的倍數有多少個?8的倍數有多少個?既是5又是8的倍數共有多少個?試用集合的語言來表示上三者之間的關系; 試題3:在數軸上如何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如何比較78和87的大小? 試題4:什么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試闡述如何解一元不等式x2+2x-3<0; 試題5:函數y=x與y=(x)2是相同的函數嗎?為什么? 試題6:試舉例說明奇函數和偶函數; 試題7:用計算器計算:lg2+ln5; 試題8:請舉例說明指數函數定義域、值域、單調性。 教師應以所給測試要點為基礎,根據考生的實際水平選擇題目,靈活把握測試內容和進度。評判標準以公平公正為基本原則,以檢測評定為目標,以激勵督促為導向。 期末口試評價標準,見下表1。 表1 期末口試評分標準 這種方法能較全面的分析學生,為公正客觀地評價學生提供了一種重要的補充。 三、實踐效果 在實踐教學中,中職數學口試評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筆者在教學進度相同、 數學水平和班級情況相當的兩個班級12會計1班(實驗班,開展口試評價)和12會計2班(參照班)作了比較實驗。 1.最后的成績表明:開展口試評價的實驗班級的成績明顯比參照班級好,具體見表2和表3。 表2 期末成績比較 表3 學期總評等級比較 注:參照班學期總評成績=平時成績(100分制)×1.5×30%+期中成績(150分制)×30%+期末成績(150分制)×40% 實驗班學期總評成績=平時成績(100分制)×1.5×20%+口試成績(30分制,實際權重為20%)+期中成績(150分制)×30%+期末成績×30% 2.口試評價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重視聽說的訓練,重視對數學概念的辨析,重視數學運算的口算,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口試評價給了學生一個鍛煉自己,展示自己的機會,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4.數學口試也可以讓教師看清楚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方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因材施教。平時在上課中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對于問題多的學生,要進行個別輔導,鼓勵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通過口試評價的實踐,不僅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也促進了教師的提高,讓教師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教學方式變革的必要性,對今后的教學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實踐反思 1.課堂平時口試評價與平時課堂提問的區別?是否將之納入課堂的形成性評價,在操作上容易簡單一些?期末口試評價若集中在臨近期末時舉行,也加大了學生在期末的負擔,能否分散到各單元去進行? 2.在口試考試組織時,是全班學生同時參與,若班上人數多,則口試時間長,占用了本來就已經比較緊張的中職數學教學課時。 3.在進行口試的時候,還是主要是師生互動為主,教師評價為主。可以繼續優化到生生互動,生生互評,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相互學習。此外,也應當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結合。 4.進行的口試評價還是過于強調了甄別選拔的功能。我們更應當強調評價的診斷功能和促進功能,著重于學生成績和素質的增值,通過評價,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 5.口試評價只是豐富學生評價的一種,作為筆試評價的補充,還應當與活動報告、課堂觀察、課后訪談、作業分析等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與物理教研會編.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標準(實驗稿)[EB/OL].http://www.docin.com/p-559651694.html. [2]王祥,祝慧麗,高麗春等.初中數學開放性口試實驗[EB/OL].http://www.fyeedu.net/info/13355-1.htm,2005-8-16.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