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發揚
(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創新教學管理工作 助力教學質量提升
莊發揚
(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教學管理是影響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創新教學管理,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從而達到實現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目的。在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現存困惑分析的基礎上,從轉變思想,創新體制,加強學習,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素質,創新管理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探析,為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改革提供一些借鑒與幫助。
創新;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質量提升
今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重點課題就是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具體體現。因此,高等職業院校要實現這一目標,要通過不斷提高的教學質量來實現。當前,全球經濟迅猛發展,而畢業生知識結構與能力與適應社會的需要還有很大差距,出現在結構性的就業難問題。要解決就業難,就要求高職院校通過積極作為,切實實現學生的能力和素養的提升。教學工作是學校的各項工作中的重心,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中心。有效的教學管理,是實現教學秩序的穩定、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才培養質量提升的保障。通過對教學管理進行探索與研究,創新教學管理改革,推動高等職校內部推行的相關管理模式以及體系,是當前高職教學管理工作的核心。
有效的管理可以充分開掘對象的潛能,可以為學校帶來生機和活力。教學管理的高低是影響教學質量、影響人才培養的主要因素。通過教學管理促進學校教學質量有效提升,實現合格人才的培養,這是國家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學校為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提供智力支持的使命所在;而良好的教學質量,這一切都要靠教學管理工作來保證和實現。優良學風校風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需要教育教學管理來引導。今天的我國已步入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通過管理實現效益的提升,通過管理實現質量的提升,已成為大家的共識。高職院校必須充分意識到教學管理在學校的重要性,才能重視教學管理,也只有這樣才能強化教學管理在學校管理工作的中心地位。當前,憑主觀意愿不能做好教學管理工作,教學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要注意克服隨意性和盲目性,更不能憑自己的經驗和體會來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管理工作本身的持續發展。同時要求高職院校不斷創新教學管理方法和方式,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切實建立一整套制度化、規范化的方法,使得教學管理從經驗性走向科學性,使其與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相適應。
(一)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理念方面
教學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特別是管理層秉持的教育管理思想,它是影響一個學校實際辦學水平的直接因素。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進程中,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但是目前不少高職院校沒有轉變思想,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職業教育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意義。當前,“管理層”落后的教學管理理念是根深蒂固的家長作風的具體表現,最終造成“管理層”仍然重“管”少“理”。這樣的教學管理系統,與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高素質技能性人才的要求很不相適應。高職院校在實際教學管理中,又忽視了教師的主體性,同時忽視了學生的需求性。高職院校不能主動革新教學管理模式,最終嚴重擯棄了“管理就是服務”這樣的理念,使得管理者、教師、學生三者之間不能平等協調和交流,從而嚴重地制約了人的個性發展和創新意識。
(二)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機制方面
教學管理的實施要靠教學管理制度來保證。在高職院校管理中,首先要準確定位管理的層次以及模式。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全,與高職教育的性質不相匹配,大多借鑒甚至照搬了中專院校推行的相關層次以及模式。多數采用校系二級或三級的教學管理體制,學校及教務處管到系(部),系(部)設立教學科和教務員。然后通過(系)部教學科管理教研室。學校實際存在的管理組織形式仍比較單一,無法與相關制度相銜接,最終阻礙了制度的有力推行。同時教學管理的實際工作大多具有事務性以及規范性,如專業設置、課程體系的構建、課程建設和改革等,都需要有相關教育理論的指導,便往往教學管理活動未能夠引起重視,對許多學術性的教學管理事務缺乏認識,阻礙了制度的有力推行,最終損害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方面
有效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是高職院校秩序正常運行的具體體現,而教學管理隊伍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學管理工作的結果和效率。高職教學管理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學管理人員要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較強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技能,這些都需要通過較長時間的專業訓練才能實現。然而,目前我國多數高職院校的管理由于自身的專業素養的限制,無法較好掌握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對高職教育認識不到位,更是缺少高等教育專業理論的系統培訓,無法實現對高職教育管理的深層思考。總體表現為:一是教學管理人員學歷結構偏低、學科結構不合理、職稱結構不合理,同時具備管理學和教育學背景的管理者更是少數;二是教學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觀念滯后、管理理念存在偏差、服務意識淡薄,特別是基層教學管理經驗匱乏,管理角色定位適應性緩慢;三是教學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發展不足、欠缺系統教學管理理論知識和專業教學管理技能、教學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先進;四是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整體創新意識、競爭不強、教學管理的調查研究水平相對較低、主動創新能力還比較弱等等。因此,高職院校要正視教學管理隊伍現狀,重新定位教學管理隊伍,配齊配強管理干部隊伍,實現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化,提升學校競爭力,從而實現提高教學質量。
(一)轉變思想,是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的基礎
科學、先進的管理思想觀念的指導是有效開展教學管理實踐的保證。通過不斷更新管理思想,創新管理理念,有利于富有成效、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局面的形成,同時也避免出現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無序的管理局面。現階段,高職院校應秉承“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切實建立起“以人為本”這一科學觀念。當前學校一切的教學管理的改革活動必須立足于這一基礎上,才能有效改革與創新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以人為中心,要求充分理解人,尊重人,善待人,善于調動人的主動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激發民主管理意識,提升管理的效能和決策的科學性。在這平時具體的教學管理過程中要將師生當作主體,充分地理解、關心他們,并充分依靠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應尊重師生的個體差異性,尊重教育規律,滿足師生的切實需要,從人性關懷上給予更多考慮。通過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完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結構,最終達到將學生的潛能激發出來的目的。
(二)創新體制,是提升教學管理質量的保障
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學管理質量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通過創新教學管理體制,以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從而達到學校教育目的和辦學目標的實現。高職教學管理體制的創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是各級教學管理機構要各司其職。結合本校的辦學規模和特色,建立一個適合本學校發展的管理體制模式,從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管理創新、辦學質量等方面考察,從整體上推進教學體制的逐步改革。二是創新教學管理運行機制。通過完善和深化院校各級教學管理機構的管理機制,明確它們的職權利益關系,把管理重心下移,使人、財、物管理權限進一步下放,使各級教學管理機構的成為責、權、利的組織統一體,實行目標崗位管理,崗位責任目標考核,激發各級教學管理機構的主動作為、自我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管理目標。三是創新教學管理制度體系。目前,現有的教學管理制度建設制約了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已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高職教育的需要,是高職院校的管理相對薄弱的體現。因此,高職院校要實現從傳統管理向現代大學管理轉型,必須要有先進的管理制度來保障。當前,高職院校要根據不斷發展的高職教育新形勢,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制定內容簡練、規定明確、體制簡明、注重實效的教學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新制度,并保證制度的落實,以適應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加強學習,是提高教學管理隊伍素質的必由之路
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包括對教學計劃、實踐教學、學生成績、學生學籍、教研科研、教學運行及師資隊伍建設等管理工作。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人員的現狀與新形勢下的高職教育發展的不相適應,作為從事教學管理工作的人員除了要對高等教育的基礎理論有所了解外,還需要熟悉高職教育的特點,要能將現代技術手段運用到管理中技能和豐富的管理經驗。高職院校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建立一支素質過硬、水平夠高的教學管理隊伍。一是合理規劃,注重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發展。合理規劃教學管理人員的業務進修培訓計劃,以實現通過培訓來改善教學管理人員的學歷結構和學科知識結構。通過對教學管理人員業務能力的提升,使教學管理人員做到教育管理理論知識與應用有機結合,滿足教學管理改革的需要;通過不斷完善教學管理人員的進修制度,為教學管理人員參加業務培訓、交流學習提供更多的經費和支持,分批分期到兄弟院校參觀、學習、交流經驗等,以整體上提高業務素質。二是支持教學管理人員自我發展。教學管理人員通過脫產學習是實現提升自身素質的最要途徑。高職院校應通過優惠政策,大力支持他們的脫產學習的行為,并保障接受脫產學習的職業發展。三是調整優化人員結構,建設精干的隊伍。嚴把入口關,把本科學歷作為進入教學管理隊伍的基本條件,根據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需要,要適當從本科院校引入具有碩士及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充實教學管理隊伍。四是制訂激勵機制,提高工作效率。通過設立教學管理崗位專項津貼、設立教學管理工作優秀獎,堅持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并舉,促進教學管理人員的成長。
(四)創新手段,是實現教學管理提效的途徑
創新現代化教學管理手段是實現教學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徑。面對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學管理工作已經不是單純地將計算機應用于管理工作中,而是需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達,從而實現無紙化辦公。教學管理工作由于涉及大量的信息和數據,例如課程資源管理、學籍事務管理、成績管理、師資管理、排課管理等等。日新月異的今天,教育形勢發展迅速,客觀上要求教學管理工作現代化,而傳統方式信息和數據處理、加工要動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因此,教學管理人員不單要掌握辦公軟件的使用,還要熟悉網絡技術利用網絡傳送文件、瀏覽和查詢信息、傳遞信息。另外教學管理人員還要熟悉綜合教務管理軟件的操作,要借助計算機網絡管理不同的教學事務性工作。很難想象如果教學管理沒有借用現代化管理手段,那肯定將無法適應當前的信息化社會,也就不能實現教學管理的科學化、準確化、高效化、高質化,最終實現教學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高等院校必須直面的問題就是如何通過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切實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辦成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高職院校要實現這一目標,要切實提高教學管理水平,促教學質量的提升。通過運用先進的管理思想,實現提高教學管理水平;通過創新體制,實現提高教學管理水平;通過業務學習,提升管理隊伍的業務素質;通過有效創新手段,提升教學管理工作效率,最終建立起穩定正常的高職教育教學秩序,促進高校的可持續發展。
[1]肖韻竹.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若干問題分析[J].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2002,(1).
[2]郭惠聰.新時代高校教學管理創新初探[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
[3]高翔.改革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核心競爭力[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0).
[4]宮小明.普通高校教學管理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07.
[5]李秀琴.高職院校創新教學管理研究[J].科協論壇,2009,(12).
[6]吳煒.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創新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15).
[7]鄭虹.關于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改革的幾點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05,(10).
[8]高翔.改革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核心競爭力[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9).
[9]朱云霞.淺析我國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與創新[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