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艷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德陽 618000)
隨著人們對家居生活品質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對裝修個性化要求的重視,近年來,墻繪藝術作為一種新型時尚的裝飾裝修題材,以其大眾化的價格和獨有的藝術個性魅力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室內及室外各種裝飾場所,逐漸發展成一種較為成熟的墻面裝飾裝修手段。筆者承擔了建筑裝飾專業多年的課程教學,同時也具備多年的墻繪設計經驗,在教學與實踐中,摸索出墻繪與專業教學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逐漸把墻繪引入對建筑裝飾專業美術課堂教學,通過實踐后發現墻繪對建筑裝飾專業的教學有很大的促進推動作用。
當前裝飾專業的職業教育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方面專業及課程設置市場化傾向,強調教育產出的應用性和實效性,裝飾專業美術基礎課程的受重視程度和教學效果普遍不高。另一方面,裝飾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上有其不同于藝體專業學生的特點,這尤其體現在對裝飾美術課的學習上,普遍興趣不高,學習效果差;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與專業脫節,更與社會實踐脫節。大一年級學生大多數在進入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專業學習以前對美術課的接觸少,由于應試教育,一直以來對美術課程的認識存在偏見,基礎薄弱,幾乎無美術功底,在學習時認為與藝體生存在很大距離,出現心理落差,長此以往,對裝飾美術課程的學習熱情不是很高。在心態上并沒有把美術課放在重要的位置,部分學生表示有可能會放棄美術課程。這種情況說明了部分學生從潛意識里已經把美術看為副科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最大動力。要激發學生興趣就要從學生關心的問題著手。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最關心的莫過于就業和考試。墻繪作為一門新穎獨特的裝飾裝修技藝,緊密貼合裝飾裝修市場,有助于建筑裝飾專業學生提高就業能力。另外,高職院校裝飾專業非藝體生的普遍特點除了美術基礎薄弱,還追求個性,喜好自我表現,欣賞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分析學生的這些特點,總結出所教授內容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盡量減少艱深的美術理論和概念,而應精選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墻繪作為一門時尚的裝飾手法,入門快,操作簡單,符合了學生追求個性化的心理特點,可以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平臺。然而,墻繪藝術作品與學生敷衍完成課堂的作業不同,墻繪作品一旦產生便很難更改,對學生手繪基礎能力,色彩調配能力等都有一定要求。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繪制讓客戶滿意的作品,迫使學生會主動盡全力把墻繪作品做好,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美術基礎能力的不足之處,為了把墻繪作品做到最好,就會想方法主動克服困難,向老師請教,查找相關專業資料,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繪畫能力,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過程,激發對專業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
墻繪制作必須到裝飾裝修現場才能進行。在墻繪實訓練習的過程中,通過現場觀看讓學生初步了解家具、材料、裝修風格,培養空間感,使同學們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個初步的認識,培養同學們對專業的認知興趣,為今后更好地學習專業課程打好基礎,同時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實踐素養。
第一,加深對裝飾專業美術基礎課程理論的認知。
要全面提高裝飾專業美術課程教學質量,僅依靠教教材、學教材,那是遠遠不夠的。裝飾專業的美術教學,就要聯系裝飾專業的實際狀況。從社會實際需要出發,有針對性地構建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強化崗位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加大教學實踐所占的比例。在墻繪實訓過程中,通過現場墻繪制作教學,采用講、做(操作)結合,在操作過程中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交替滲透。墻繪在繪制前就要根據室內外的風格、裝飾部位、色彩確定相關風格的圖案以及搭配合適的色彩;在繪制時先根據繪制部位用鉛筆或粉筆勾勒草圖,由概括到精細,勾勒時力度不能重,畫錯的地方可用干凈濕毛巾或橡皮擦拭,上色時選擇無污染、無異味、不褪色的上好丙烯顏料,用水和顏料慢慢調試到合適飽和度,可在報紙上先試色直到滿意。上色時要注意力度,保證整個畫面的平整度和流暢感,細節地方選擇小筆勾勒,力度要求均衡,如出現錯畫則無法更改,此時還要根據個人美學經驗修改錯畫部位成為墻繪作品整體的一部分,保證畫面的完美。整個繪制過程涉及到色彩搭配與調制,手繪技能,對形式美要素的領悟,通過現場練習學生對這些知識點會有更深刻地認識與體會。學生在繪制中啟迪了智慧,陶冶了情操,審美能力得以提高,創造能力得以發展,空間意識也得以強化。學生學習的過程不是學生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學生親自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墻繪實踐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裝飾專業美術基礎課程理論的認知。
第二,加強裝飾專業美術課程與其他裝飾專業課程之間的滲透。
裝飾專業美術課程屬于裝飾專業基礎課程,傳統的繪畫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它成為孤立的課程。它應該與其他裝飾專業課程有著緊密的聯系,為美術學科的展開服務,真正做到美術學習的價值與意義。墻繪藝術的創作環境處于真實裝飾裝修環境中,在繪制中,可以接觸到家庭裝修室內設計及公共空間室內設計,接觸到裝飾裝修風格,初步了解人體工學,家具裝飾,室內陳設,室內采光與照明,色彩與材料,住宅風水,室內綠化,室內平面的布置等專業知識,為后續裝飾專業課程奠定一定的實踐基礎,學生學習后續裝飾專業課程時不至于太過抽象,達到裝飾專業美術課程與其他裝飾專業課程之間相互滲透的目的。
第三,有助于增強學生溝通能力,增強團隊意識,鍛煉耐心。
通過墻繪談單,讓學生和真實客戶進行溝通,有助于鍛煉學生口才,增強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在墻繪作品的接手及完善過程中,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勇氣、獨創精神和敢于探索的精神;在墻體繪制分工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室內墻繪的繪制通常對細節要求較高,在上色中如果圖案復雜,色彩豐富,就需要反復勾勒,多次上色,長期堅持一個動作繪畫,此過程必須要有耐心,細心才能完成。學生在真題真做的環境中,責任心和重視度都會提高。
根據高職裝飾專業美術課程的性質和特點,重新界定新時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概念,墻繪設計可以實現通過課程來完成對人的培養——自信心、耐心、勇氣、人格、審美力、想象力、合作精神、創新精神等。
當前建筑裝飾專業課程的授課教師多來自高校應屆畢業生,因此呈現出專業基礎知識扎實而實踐能力不足的現狀。基于此種情形,應著力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所謂的“雙師型”教師,是我國當前高職高專教育的教師隊伍特色與重點,即是指具備專業知識儲備的同時,又具備本領域的實踐技能的復合型教師。在裝飾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中,教師既要承擔教學的組織工作同時也要擔負起教學指導任務,所以,實踐教學的師資質量決定了實踐教學的質量。基于上述原因,如裝飾美術課程的實踐指導教師,必須在具備專業的裝飾美術知識的基礎上,還具備突出的實踐操作能力,這樣,方能保證實踐教學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因此在實踐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教師參與墻繪設計實踐,使教師在掌握前沿設計理念的同時,其自身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也隨之提高,并最終保障了建筑裝飾專業的教學實踐需要。在實踐中讓教師體會到裝飾專業美術學習的價值和意義,促使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將美術與生活緊密聯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同時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程的趣味性。教師能夠把學科前沿信息及時轉化為課程教學內容,在為學生學習美術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的同時,有利于提高自身美術修養和專業實踐能力,有助于建筑裝飾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校門洞開的今天,對外設計服務已不可逆轉,以教師帶領學生走向社會,引導學生把裝飾專業課堂所學與實際工程案例相聯系,服務于真實生活,是加強裝飾專業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舉措,墻繪藝術實踐可以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就業前教育與就業后培訓、相關類型課程教育之間的溝通和銜接;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科研能力;達到本課程教育教學評價和考試制度的變革。墻繪藝術實踐練習能夠讓建筑裝飾專業美術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以達到更高的教學效果。
總之,裝飾專業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方式的探索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的重要工作;其建設水平是裝飾專業基礎課程整體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墻繪藝術必然能夠在學校理論教育和社會實踐之間搭建一座重要橋梁。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改革與建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孫光意.墻繪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5):39-40.
[3]張 爽.淺談墻繪藝術的意義[J].建筑設計管理,2010(9):65-66.
[4]劉 明.淺述“墻繪”作為項目課程引入中職美術課程的可行性[J].科技視界,2011(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