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偉
摘 要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四基”是基于“雙基”擴展而來的,被眾多學者譽為神來之筆。“四基”正是為學生體驗數學,感悟數學,應用數學,提高數學素質而提出的,因而更加強調對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四基”的提出,從知識到技能,再到能力,使學生的素質節節升高,同時使教育目標更加多元和立體。
關鍵詞 數學教學;四基;教育;素質培養
“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經驗”,只有透徹理解新課標的“四基”理念,才能處理好知識,技能,能力三者的關系,讓課堂效率成倍提升,打破以往重知識,不重能力的局面,讓“四基”成為新時代教育的新向標。
一、“四基”教育理念的傳承與發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探究與教師講授相融合”的觀點,如“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數學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注意啟發和因材施教——處理好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這種觀點繼承了傳統教學精髓,并與探究,合作等理念相結合。
實際上,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并相互交融。數學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是“雙基”的創新發展,是在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形成的注重發展能力,注重思維過程,注重實踐的理念。數學思想需要體驗和挖掘,在數學知識中總結,這些都要統一于基本的活動經驗。
二、把握“四基”,培養“四基”
前兩基在廣大教育教學工作者的實踐中已經積累了寶貴經驗,因此這里著重探討如何把握好新兩基。
對于基本思想,史寧中教授認為數學發展所依賴的思想在本質上有三個:抽象、推理、模型。同時下面還有數形結合思想、劃歸思想、分類思想、方程思想、函數思想等。比如對于抽象這個過程:第一次抽象:有背景的抽象,用自然語言表達,具體、直觀;第二次抽象的特點是符號化,嚴謹。我們講學的特點表現形式是第二次抽象,但必須講第一次抽象,講背景,不要遨游于一大堆抽象的符號中,要感性、直觀,有直觀才能有判斷。在對1這個數字的認識過程中就是從數量到數的抽象,從一只鵝,一朵花、一群羊、一個學校等數量中抽象出數字“1”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的體現,讓學生把握數量的本質,并且用數學語言即數學符號加以表示。當然,抽象也包括數量間關系與數量的抽象,圖形與圖形的關系抽象。
數學活動經驗是一個復雜的,內涵豐富的概念。它可以分為操作經驗、探究的經驗、應用的經驗、思考經驗等,把握這個基本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1.因人而異,注重思維過程,適應個性發展
既然是活動經驗必然帶有學生自己的個性特征,因此要想法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經歷學習過程,經驗的形成并不是緊靠認真聽講就能形成的,需要學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觀察,自己去體驗,自己去感悟,進而積累起自己的學習活動經驗,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例如在學完人民幣的認識后,本著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一教學理論,設計一節活動課“游樂園”。發給每個學生游樂園游樂幣20元,讓學生自由選擇游樂項目(游樂項目和價格為:碰碰車3元/2人次,自動電車5元/2人次,小火車2元/人次,飛龍5元/人次,急流勇進6元/人次),并要求學生思考探究:有多少種游玩方案?哪種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礎上游玩的項目最多?同時申明:探究出合理方案的同學獎勵5元游樂幣。這樣,既將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緊密聯系,引導學生去實踐、去解決,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改變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學生的個性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興趣愛好、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策略等各方面反映出來。通過探究方案的活動,為不同水平、不同層次學生創造力的充分發揮提供了開闊發展的空間,既達到了“學有用的數學”,又使不同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2.實踐中出能力,培養動手能力
能力并非憑空而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么就讓學生自己動手吧,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感悟數學。生活中折紙是一種美學活動,是一種藝術,那么課堂上折紙是為培養數學感知進行的,讓學生去實踐,認識圖形的大小、特征,圖形的對稱等等。
3.多樣引導,多元教學
在學生個體學習經驗的基礎上,教學要注意多樣化引導,設立群體經驗交流,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長補短,豐富自己。同時,教學也要多元化,不能枯燥的用一種方式的僵尸模式。小學五年級開始的“確定位置”,我們可以模擬生活場景,讓學生們模擬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場景,手拿“電影票”確定自己的座位,即確定位置,體驗坐標,直到抽象出坐標的概念。
4.循序漸進,不斷發展創新
學習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數學活動經驗的也要循序漸進,鼓勵創新。五年級“三角形的面積”教學,之前學生已經經歷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積累了一定的活動經驗。這節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創新。只提供給學生各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每種都有兩個相同的),讓他們想辦法利用手中的三角形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學生通過拼成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提高了,并在活動中創新,建構起自己的數學。
綜而述之,把握“四基”的核心,培養學生“四基”能力,是每個數學教育教學工作者的目標所在,我們應引領新時代教育的內涵精神,對教育做出卓有成效的貢獻,為國家培養出更多高素質、創新型的人才而努力。